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启示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城镇化为目标、以城乡均等化为原则的政策思路.已有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表明:制度变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果密切相关.在今后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在制度完善上充分重视,促进其产生良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劳动力的国际转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我国劳动力在国际流动中存在的渠道窄、规模小、层次低和转移可逆性以及缺乏有效管理等特点和问题,我国应在加快人才的国际流动、推动和加大合法移民的力度和规模以及进一步开拓国际劳务合作等方面做出努力,才能有效地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3.
李中秋  王朝明 《创新》2015,(4):108-113
通过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人口年龄结构、养老负担等的影响,并对农民工流动带来的8个指标的变动进行估算,发现农民工流动使得农村的人口更加老化、养老负担更沉重,农村老年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比都因此而增大,变动幅度也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城镇老年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比的变动则刚好相反。最后,建议从发展社区互助式养老等方面缓解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国珍 《学术交流》2008,(5):107-111
劳动力有序流动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在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城乡劳动力流动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人口流动模型是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尽管两模型是在不同时代背景提出,也都有自身缺陷,政策含义也各不相同,但对于加快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问题有着重要的政策借鉴价值.加快劳动力流动使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就需要从推动劳动替代资本,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小城镇,就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增加农民人力资本的长效机制;尽量使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极小化等方面求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后发优势是欠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对后发优势的研究并不深入和系统.甚至对于后发优势的内容都没有清晰的界定,似乎欠发达国天然具有优势.理论上的模糊,导致实践中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后发优势的实现,固然需要利用好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本乃至于管理经验,但是更重要的是提升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梳理16个城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其未来人口规模的预测,发现近80%的样本低估了未来人口规模。因此通过构架劳动力转移模型,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0-2017年间中国31个省市城镇化的经济动因,发现:第二、三产业比重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城乡收入差越大、房地产占GDP比重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高的地区,城镇化率也越高,而资本形成占GDP比重越高的地区城镇化率越低,GDP增速对城镇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基于驱动城镇化的计量结果,认为有三方面原因导致预测人口规模失败:一是政府忽略了人口转移的经济规律,二是由于制度原因政府偏好小城镇并刻意压低人口规模,三是苏联模式后遗症的影响。因此,在未来城市发展进程中,应结合人口转移的经济规律进行城市规模预测,继续强化市场机制建设,充分信任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减少制度性障碍,积极调整公共资源的供给缺口,认真落实社会法治,做好公平市场竞争机制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谷歌图书的百万书籍大数据,以中国地级以上(含)城市近300年来英语书籍中出现的词频来展示和分析城市国际知名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北京、香港、上海、广州、南京、澳门、天津、台北、重庆和拉萨依次为近300年国际知名度的前十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基于书籍大数据的国际知名度和媒体提及率进行基于时间序列回归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大陆城市在国际媒体中的提及率显著影响其国际知名度,而港澳台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媒体提及率之间则不存在这种关联。这意味着近代以来大陆城市的国际传播主要通过媒体报道进入西方社会。本文最后总结了中国城市国际知名度获得过程的模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由于产权的实施和控制需要成本,因此,事实上的产权并不等同于法律意义上的产权。事实上的产权与产权主体排斥他人侵蚀染指其资源收益的"努力"密切相关,还与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以及"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有关。基于银川市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地产权束中最重要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在法律层面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界定,然而农地产权的实际运行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鉴于此,学术界应摈弃继续在产权法律层面上进行的争论,而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如何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以及政府如何不断完善其管理职责以提供更好的保护上。  相似文献   

9.
福利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主要部分。在"福利治理:本土创新与国际经验"国际研讨会上,会议代表提出了中国社会改革与转型背景下新的福利治理的理念,总结了中国福利治理的本土化特色,对推动中国福利治理发展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会对人口流动和规模、经济增长、教育、生活环境产生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到公共卫生的支出.基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1999-2011年期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两步系统GMM的计量方法进行经验分析,发现无论城市化数量还是城市化质量都显著地促进了公共卫生支出,并且城市化质量的促进作用要远远大于城市化数量的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升,政府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支出以满足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本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困境。2008年雷曼危机之后,2011年发生了地震、海啸、核电事故、急剧的日元升值、国内经济的萧条和需求低迷,被称为六重苦。在长期日元升值的情况下,大企业加速了海外投资。而中小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订货甚者二次下包企业也被迫选择转向海外。但是在亚洲各国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市场中,日本企业面临着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激烈的价格竞争。从国际化经营的角度看,日本的中小企业在亚洲、欧洲等开始当地化生产、确立生产据点配置战略,面临着很多课题。本文从据点的再配置、人才培育等角度考察全球化社会中日本中小企业的产品制造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社会转型的同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从1981年到2015年,中国是全球贫困人口减少最多的国家,为世界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贫困人口的大规模减少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核心叙事。通过回顾中国减贫的历史进程,梳理不同时期具有连续性特点的减贫机制,在收入分配格局、经济增长和减贫之间复杂关系中探讨中国贫困治理的经验。如何客观地、历史地呈现中国的减贫经验,不仅对总结中国经验十分重要,而且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核电低常规性风险、高灾难性风险的特点,从社会性规制的视角,对核电安全规制进行了供求分析,并从核电安全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两个方面阐述了核电安全规制的理论动因和依据。研究表明,日本核电站的泄露事故带来的危害将直接促使中国公众增加对核电安全规制的强烈需求,进而推动政府相应地增加核电安全规制供给的数量。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规制机构、法规体系、规制力量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核电安全规制框架,并援引核电发达国家的核电安全规制模式,对我国加强核电安全规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虽然雅尔塔体系从没有规定美国单方面制定国际规则并单独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独一无二的实力和地位,美国成为战后国际体系的主导国(霸权国),进而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它也因此将国际公共产品视为自己的国际政治工具,尤其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工具。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权力转移,美国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权力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凸显,从国际公共产品的"消费者",逐渐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修正者、建设者,甚至是供给者、创新者。中国角色的变化源于中国实力的变化,既包括经济实力等的增强,也包括文化、价值观念、政策对国际社会的重要影响。"一带一路"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由中国提出并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的一种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并且从多个维度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陶希东 《创新》2016,(1):106-113
健全顺畅的交通体系,是城市保持高效运转的重要依托和保证。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日渐成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而香港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为主的综合策略,成功化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文章结合实践考察,对香港构筑发达、完备的公共交通体系,实行TOD城市开发模式及规划策略,创新的城市公交运营模式,实行限制私家车和公务用车政策,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体系等治理交通拥堵的主要策略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为我国内地特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提出了实施公交优化发展战略,优化与创新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私人汽车使用政策,努力推行大数据支撑的交通智能化工程等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是否转向低迷——与日本泡沫经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成华 《求是学刊》2008,35(2):70-76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股指不断上扬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增大等问题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这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状况极为相似.人们纷纷担忧中国是否也会出现与日本一样的经济低迷.作者认为,尽管中国经济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表现多有类似,但由于中国政府采取的对策较为及时、到位,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类似日本的长期经济低迷.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15,(5):64-71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探索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成为中国破除能源、资源、环境瓶颈,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关键。目前世界各国已建立了EU ETS、CCX和NSW GGAS等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机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起步较晚,还存在法律基础薄弱、管制对象不明、交易市场分散、金融机构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借鉴国际碳交易市场完善的法律体系、合理的碳权分配、良好的交易模式、完备的金融产品来推动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动员式改革:中国农村改革理论与经验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万春 《社会》2008,28(3):156-179
新制度经济学并不足以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浓厚的动员色彩,是一次动员式改革。这次动员式改革既不同于以群众运动为代表的组织化动员,也不同于市场转型背景下的准组织化动员。该动员式改革采取了物质刺激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形式,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改革过程中动员与制度建设相互作用;国家不能完全控制动员的影响。中国农村市场化的启动是作为动员式改革的非意图性后果出现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快速发展且深度介入世界事务,丁学良为此提出一系列国家良治要素的建言,其中包括经济增长内生机制、一流大学制度、人才启用机制、提升政府效能、民主政治发展、多元信息机制和社会公正;这些见解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丁学良突出之处在其国际比较的视野和方法。本文深入辨析了这些见解、方法和争议,并伸论之。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正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紧迫问题,但人类寻求国际气候合作的进程却如履薄冰。当下国际气候合作之所以出现困境,源自于民族国家关注视域局限于特定的民族或国家利益,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相冲突;民族国家倾向于采取冲突或战争而不是合作的方式来处理国际关系,不能充分保足国际气候合作的成功性。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以人类利益作为价值关怀,秉持“和为贵”的理念,因而成为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天下理论通过对传统“天下”观念进行“创造型转化”,超越现有的民族国家理论,构建出规约国际气候合作的天下理论框架:以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为前提、以人类普遍利益作为思考尺度以及寻求“和为贵”的政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