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的价值尺度和评价尺度,是我们建构当代道德体系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力图从道德与人:价值尺度之秘密,价值尺度:评价尺度之尺度,评价尺度:价值尺度之观念把握,实践尺度:价值尺度之元尺度四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初步回答该问题。  相似文献   

2.
个体发展是多维价值尺度的统一,道德完善是个体发展的价值目标.道德完善与个体的发展,统一于个体的人生实践.道德完善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个体的人生实践之中,个体人生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生理想的美好愿望.作为一种道德理论,道德完善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以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为价值取向,指导个体进行人生实践,引导个体追求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3.
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勤劳勇敢、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思想一直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纽带。中国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传统道德文化对于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类似于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具有积极的道德教化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将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这些重要思想与现实相结合,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从而实现现代化的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农村道德建设是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农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特点,重在建设,贵在落实,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5.
农村道德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农村道德建设是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农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特点,重在建设,贵在落实,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在法治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法治视野的缺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现代法治为基础,道德规范不断进入法治领域并成为法律规范,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法治文明时代,法律与道德互动的一种趋势。但是,推动法治实现实然和应然两种状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避免道德降低为法律,也是道德建设重要的价值取向甚至是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重视公德和私德的统一、重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重视群体主义和个人事业的统一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当前社会治理德治是基础 ,法治是根本 ,要做到德治和法治的结合。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 ,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 ,重建当代社会道德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法治所需要的道德环境系统由社会主体的道德认知水平、社会主体行为合法性与合道德性的统一、社会道德评价环境共同构成。道德认知只有外化为道德主体的合法性与合道德性统一的行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这则是由法权威的合道德性与合法性的要求所决定的,它也同样是法权威的获得依据和保障。一定社会的法治总是对它的社会道德评价环境有着其固有的要求。就当代中国法治而言,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道德的一致性、道德的先进性、道德追求目标与法治目标的同趋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创新与道德继承、道德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及道德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党员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其思想意识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理性分析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党员传统美德消解的原因,构建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党员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的教育机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1.
以传统文化中道德和法治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对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优秀法治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侧重研究汉语语境下法律思维的形成,就古代中国法治、德治思想以及向西方样本学习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讨论.融合当代法学文化成果,将借鉴吸收西方先进法学文化与重新认识本国传统法学文化特点和习惯相结合研究,同时提出一些有益、鲜明、独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法治社会的发源地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里孕育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及民众文化等因素在东西方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催生了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道德的性质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发生了对位偏差 ,道德地位在德治主义传统文化的视野里也相对降低。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 ,要正视这种变化 ,并立足于法治 ,才能有效地开展德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对中国传统道德和西方现代道德的现代适应性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需要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但从道德建设的基本取向看,更需要借鉴西方现代道德。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道德对当今社会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影响范围和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没有变化,这些都不应该由坐在书斋里的专家学者通过理论推演来论述,需要深入地调查研究。我们在中学生中做了调查,然后深入思考,希望能够解决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人类合作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人修身养性、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的道德基石。然而,从社会现实来看,诚信危机是一个全球性、世界性的大问题。面对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冲击和诱惑,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未能独善其身,诚信缺失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因此,如何挖掘和汲取儒家传统诚信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年来发生的道德事件主要集中于公共领域的陌生人群体,因此当前中国令人诟病的道德问题实际上主要体现为陌生人道德问题。通过对这些陌生人道德事件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在家里或单位里能够严于律己的人一旦进入陌生人领域或者面对陌生人时,其道德自律性水平往往会降低,甚至表现为缺德,而这正是本文所说的陌生人道德困境。陌生人道德困境的形成与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滞后具有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就是中国陌生人伦理的缺失、道德与利益关系认识的僵化及道德维系力量的语境错位等。要消除陌生人道德困境,就必须建立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新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不仅是个人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而且是个重要的伦理问题。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刚刚有所提高, 许多人的消费活动就表现出了畸形和病态。中国的“尚俭”传统思想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其主要观点仍有鲜活的现实生命力。经过批判扬弃, 汲取其中的道德精华, 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消费道德,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公忠,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在中国封建社会伦理纲常中,公忠被看作"为国之本","天下大公之道",是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义理之归".究其原因,盖由公忠之德的兴废,直接关涉着社稷安危,天下兴亡.它要求人们"以公灭私"、"临患不忘国"、"天下为公"、"公而忘私"、"至公无私",特别是"忠先于孝"思想的提出,打破了忠孝难两全的局面,把忠拔高到无上的地位.虽有维护忠君道统之敝,但基本精神还是恤民安国.孙中山先生也倡导为民、为国、为天下的公忠精神,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弘扬公忠精神,对于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道德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 ,在今天和未来仍具有普遍性、永久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家庭美德 ,应当继承传统道德的精华 ,把这一笔宝贵财富融入到今日家庭美德建设之中 ,让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道德激励是道德调控、道德建设的内在机制,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完善道德激励机制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分析道德激励内涵入手,对传统道德激励与现代道德激励进行比较,并提出当前我国实现道德激励现代转化的路径:吸取道德教育传统资源,构建德行有用、德福一致的道德生态环境;实现道德激励主体的多元化;创新道德激励的方式方法,实现道德激励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