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 80年代以来 ,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悖于传统贸易理论的政府干预政策主张并被广泛运用。日本被称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理论的国家。本文拟就支持这一理论的几个主要观点和日本的政策实践作以介绍和分析 ,为我国“入世”前后的政策选择提供一条新思路。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简介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不完全竞争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这是两个前提条件。同时 ,在这一理论研究中 ,又采用了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及产业组织理论等现代理论。…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以来,发展战略性产业成为中国政府的重大战略选择.战略性产业应当具备三个特征:该产业政府能够培育比较优势、该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收益、该产业蕴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中国大都市圈是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重要力量,是国内高端产业的集聚地.中国大都市圈的战略性产业政策包括地区发展政策、产业环境政策、普惠性政策以及定向性政策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3.
WTO贸易政策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世界贸易组织原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政策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各种贸易行为和贸易政策制定。林产品贸易是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总和的一部分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 ,林产品的进出口蕴藏着极有经济价值的潜能并将为其服务。为适应多边自由贸易体制 ,阐述了WTO贸易政策的一般规范与扩展 ,分析了其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政策的影响以及我国林产品贸易面对WTO的贸易政策所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战后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演变,来评介日本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经验,对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日本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动向与制造企业的调整和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毅 《日本学刊》2005,(6):112-127
面对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关于制造业发展模式的争论,以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制造业如何发展为目的,本文对当前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做一简要的实证分析。即分析制造业在日本经济中的实际发展状况、当前日本制造业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特点,分析和探讨日本制造业企业调整与变革的基本方向。以事实说明制造业在当代日本经济中的位置、产业政策及企业变革对其成长产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贸易政策调整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快速增长,但与贸易伙伴的摩擦也日趋增加,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新崛起的贸易大国应及时调整外贸政策思路,外贸指导政策从出口创汇为核心向进出口创利为核心转变,适当控制外贸增长速度和外贸依存度,正确看待和利用国外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维护正常出口秩序和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质量档次,主动调控进出口的基本平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错位发展,建立我国对主要地区重点商品出口数量和价格监测预警及调控系统。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产业政策,其合理有效实施对产业做大做强意义重大。在目前的产业政策研究中,内容涉及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生产区域政策、产业投入政策、产业关联政策等多方面的研究。蓝莓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产业政策主体、客体、运行环境和实施手段等,其特征表现为政策主体较为单一、产业客体逐渐增多、政策内容逐步扩展、主体职能实施呈现多样性等。基于此,各级政府要在扩宽政策主体、保护产业资源、规范企业技术体系、培育市场、扩宽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完善调整蓝莓产业人才政策等方面,充分发挥引导、监督、协调等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并完善相应政策,才能对产业进行有效调控,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政府出资成立引导基金,旨在通过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支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我们应通过厘清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及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为制定扶持政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针对我国政策体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完善税收优惠制度、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引导基金退出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政策体系调整,以实现引导基金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企业总称,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因为这一产业群在工业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被界定为特定的产业加以关注和大力扶植.日本的装备制造业是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实现了现代化发展,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着复杂的机制,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对装备制造业发展起到了作用的促进作用.中国也具备实施相关政策的条件,可以参照日本的经验和当今的现实,使之更加完善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服务贸易:中国的战略意义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吉昌 《浙江学刊》2003,(4):154-158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异军突起 ,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论述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涵义 ,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条件下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和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意义 ,并讨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日本农产品贸易政策法律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前 《日本学刊》2007,(1):66-79
各国对农业的保护由来已久,乌拉圭回合谈判成功地将农产品重新纳入国际经济合作的范畴后,世贸组织各成员国均对各自的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日本作为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农业保护思想和传统做法的发达国家,其调整后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极具特色,保护主义色彩依然浓厚,这给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中日之间农产品贸易摩擦日渐加剧。本文结合实践深入探讨了日本有关农产品贸易政策与法律的形成、发展、内容、体系与特点,并结合日本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的立场,提出了中国的应有对策,以期为妥善解决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协议性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不仅应该协调而且也能够协调.借助于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和进一步完善的世界贸易组织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组织形式的充分发展,通过实行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来协调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不仅可以扩大协议性国际分工的空间,避免比较优势陷阱,而且可以使经济全球化达到理想境地,使现实世界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中日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比重高达90%以上,本文采用日本财务省贸易数据,使用G-L指数对当前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中日制造业贸易整体属于产业内贸易,8年来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上升。但四类产品组中,SITC8类产品属于产业间贸易,而重要产品钢铁、汽车、集成电路等也仍属于产业间贸易。数据表明,中日国际产业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正积极加入世贸组织,这必然导致俄罗斯政府在贸易体制政策上作较人调整,也将对中国对俄贸易与投资产生很人的影响.俄罗斯贸易体制的调整对中国在埘俄出口、对俄投资及对俄劳务输出方面将会提供良好机遇;同时,俄罗斯贸易体制政策的调整也对中国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为此中国应当在规范中俄贸易,加人对俄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适应俄罗斯贸易体制政策的调整,迎接饿罗斯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WTO框架下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乐 《学术交流》2005,(11):98-101
广义上的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贸易的发展必然要求有适当的竞争规则的存在。在GATT的历史上以及WTO的实践中,都能体现出这一点。在WTO体系中是否需要一个专门的竞争政策立法,正在受到世贸组织各成员方的关注。多哈谈判中各方的分歧也显示出各成员方对该问题的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对竞争政策的要求更为强烈,但是,竞争政策在WTO框架内将会得到怎样的实现,仍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也是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看,目前是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发展的有利时机,一方面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转型产业的要求,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内生动力已经形成;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与中西部地区政府都出台了鼓励产业转移发展的优惠政策.与广东和江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在省区内地区间转移不同,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向江西、安徽与河南等相邻的中西部省区转移发展.在产业转移发展中,分离式转移与集群式转移成效最为明显,困难主要来自转出地政府与企业对产业转移心存疑虑,转入地投资环境与市场秩序有待改善.从产业转移区域看,与浙江毗邻的江西、安徽等省区与浙江经济互补,交通相连,有 利于浙江产业延伸与转移发展.浙江各地政府需要抓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推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时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在本文中,作者系统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产业内贸易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就产业内贸易的正面效应而言,自由贸易政策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就产业内贸易的负面效应而言,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对某些国家来说,保护贸易政策仍优于自由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业外包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对中国制造业以及对外贸易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全球价值链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各国的制造业企业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中国制造业外包企业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在此情况下,推进中国制造业外包转型并向价值链两端攀升势在必行。但在推进制造业外包发展过程中存在退税不及时、优惠税收“一锅端”、国内深加工结转业务无法享受优惠收税等一系列财税问题。只有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差别税收”、增加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等有效的财税政策并避免实施过程中引发的其他问题,才能有效解决这些财税问题,推进制造业外包完成转型升级,并向价值链体系的两端攀升。  相似文献   

19.
王志 《社科纵横》2013,(4):40-44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头越来越汹涌,对中美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更清醒认识美国贸易政策本质,这需要从体系、国家、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它们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体系是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背景;国家层面是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制度保证;社会层面是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社会基础。奥巴马执政以来,这三个层面都呈现出有利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制定的态势,从而成为理解奥巴马贸易政策的关键。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贸易政策是打开国外市场、促进就业、维护美国经济发展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工业政策是影响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分析1948年以来印度工业政策演变的逻辑,再结合1950年以来印度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具体阐述其工业政策如何影响制造业的发展。本文发现,印度在振兴制造业的过程中,尽管废除、修改了很多不合时宜的工业政策,但其发展仍然受过往工业政策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由路径依赖理论来解释。此外,文中给出了摆脱依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