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西田阳县拥有深厚的壮民族文化底蕴和浓郁的风土民情,壮民族传统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民间歌圩古老、神秘、壮观,素有“歌海”和“舞狮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田阳县加紧对县内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保护,吸取壮民族民间精神食粮,打造布洛陀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传统往往是其历史演绎的结晶和文化特质的一面镜子。要研究黑衣壮的文化特质 ,就不得不对其文化传统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从文化变迁的人类学视角分析 ,黑衣壮文化对他族文化的接受与认同 ,体现了黑衣壮文化传统的吸纳性特征 ;恶劣、闭塞的自然环境 ,是导致黑衣壮文化传统具有排他性特征的重要成因。重新审视黑衣壮的文化传统 ,发扬其优良成份 ,克服其消极因素 ,是黑衣壮人在现代化道路上必经的观念更新历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壮剧作为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应当尽快"走出去",让英语世界国家认识壮剧,了解壮剧,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壮剧的行当角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而在对其进行英译时,应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遵循"文化再现"原则,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壮剧行当所蕴涵的壮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壮族传统体育既体现了壮民族的伦理价值、民族性格、审美情趣等,更与壮民族物质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壮族传统体育与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打铜鼓、打扁担、踩风丰、蚂拐舞、抛绣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例,探讨了壮族传统体育与稻作文化的关系,分析了壮族传统体育在稻作文化中发挥的独特功用.  相似文献   

5.
台语支民族有共同的历史来源,是中国、东南亚有影响的一个族群,但是由于缺少文献记载,其早期历史十分不明晰,语言比较分析成了重构这个族群早期历史的重要手段。壮族、傣族是台语支族群两个重要的民族,通过词汇比较发现,壮、傣民族分化前就创造了发达的稻作文明,在稻田和水利建设技术、水稻育秧栽培技术、稻米加工利用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发展的畜牧、建筑村落以及节庆信仰等领域已与现代传统农村相差无几,可以说壮、傣民族分化前已经具有比较发达的以稻作文化为特征的农业社会文明。比较分析壮、傣民族早期共同稻作文化形态对进一步认识台语支诸民族历史文化源流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水河流域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青蛙的故事传说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说明青蛙对壮族先民曾经有过的心理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其实用价值更大。红水河乃至整个壮族地区对蛙的崇拜其实是壮民族生存文化的具象性思维,而舞蹈、铜鼓艺术形式则是壮民族对生存文化的审美体现。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资本化是缺乏经济资本的民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参与竞争、寻求发展出路的一种方式。百色近年来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了"田阳布洛陀"、"那坡黑衣壮"、"靖西绣球"等一批资本化运作相对较好的文化经济品牌,不仅实现了民族文化资本增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创新了民族文化资本化模式,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良好互动,使民族文化得到动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古代壮族法律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民族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壮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促进壮民族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民族法律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从壮族历史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壮族传统法律文化,寻求在壮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文化,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的途径,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活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内涵,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透过壮族服饰,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壮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及宗教信仰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0.
梁庭望先生是著名的壮学家、民族文学研究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壮学、壮侗语族民族历史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他的壮学研究成果推动了壮族文化发展,他用自己所学为壮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中华文化板块结构"理论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促进了民族文学理论研究。五十多年来,他在这些领域辛勤耕耘,不断开拓,为我国民族文化与文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百色市壮族歌圩历史悠久,在各县有不同的称谓.百色市壮族歌圩有源于乐神、为纪念某些著名人物(主要是歌手)、源于男女青年借歌圩场合对歌连情求偶三种起源.百色市壮族歌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保存和发展百色市各民族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歌师和艺人、推动百色市经济发展等价值.百色市壮族歌圩作为群众性歌唱聚会的场所,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形式,应受到尊重,应进一步加以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百色起义非常重视宣传工作.邓小平领导下的红七军尊重本土文化习俗,正确处理好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公开宣传党的主张,赢得群众支持、拥护;创造性地把土地革命政策和民族政策结合起来,实施特殊的分耕政策,使土地革命得到群众拥护;宣传发动商户及群众捐赠款物,保证革命活动经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为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展文化宣传工作提供宝贵经验,对现实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虽然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却与延安文艺以来的“大众文艺”大相径庭,既不是大众的文化,也不是文化的大众化,而是与西方“文化工业”同质的商业文化。电视大众文化正是这种商业文化与大众传媒、技术传播共同制造的“神话”。  相似文献   

14.
欧洲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世纪,欧洲文化经历了特殊发展阶段,出现了两条不平衡的走向.在西欧,古典文化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失去了继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一度倒退和停滞,走上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而此时东欧的拜占廷帝国接过了古典文化的火炬,在不断地东西文化交流中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文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拜占廷文化,既保证了古典文化持续向前发展,又将欧洲文明在更广阔的空间扩展,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潮汕文化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融合海洋文化、外来文化为一体的特殊的地域文化。由于海洋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潮汕海洋文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海洋历史文化价值,是潮汕海洋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其中的历史信息,有助于新的海洋民俗文化建设的借鉴。不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潮汕海洋生活习俗尤其有关海洋民俗文化的审美性文化、信仰心理情结等正在发生种种变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潮汕海洋民俗文化,使之既保持自己的地方文化特色,又能适应时代向前发展,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新贡献,是新世纪潮汕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借用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代沟理论术语,可以说在华夏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一种为前喻文化制约下的中西文化撞击态势,一种为同喻文化制约下的中西文化磨合态势.总的来看,是后者在逐渐替代前者.正由于前喻文化长期制约了新诗运动的价值取向与历史走向,新诗才表现出喜新厌旧的激进型艺术特质--长处在于创新有余,短处则在于积累不足;而一旦中西文化撞击被代之以相互磨合过程,同喻文化就可以取代前喻文化.这种文化现象,有助于现代诗形成相对稳定的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更多的是一种“软”治理,但却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治理.文化治理的关键在“治”,这不同于过去的“办”文化,也不同于“管”文化.因此,根据文化自身发展规律,选准文化治理的实践路径是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促进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重视文化辐射的作用,特别要重视文化产业辐射路径,这是国家文化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江苏常州位于太湖流域,吴文化的中心地带。常州地域文化中,处处体现出水文化的特质。首先表现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层;其次,常州文人与水关系密切。以白云溪为例,这条不足一公里的小溪,聚集了许多名士;其三,在心态文化层中,常州文化也充分体现了水文化的特质。水"善下"、"不争",象征着谦逊的特性,水还有融通、诚信等特点,这些特性在常州地域文化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清代常州学派、阳湖文派、毗陵诗派等,都体现了这些特点。如今,常州文化中的"水性"依然润泽着常州人。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社会的中国广告文化既透射着传统文化精神,又流溢着现代性的光彩,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质.广告中的现代消费文化观念和女性文化意识,反映了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嬗变及其对广告的影响;广告中反对侵略、抵制日货的诉求,反映了广告文化对社会主潮、公共话语的迎合与呼应;而广告所绘制的历史故事、文化故事、民间传说等,使商业广告成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广告文化的演变说明了广告文化具有与社会文化同律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无锡旅游文化建设引入吴地茶文化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地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茶文化对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以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今天,在无锡这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深入挖掘、传承吴地茶文化,对发展无锡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