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玉亮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4):13-15
本文将先从夏商周三代青铜器艺术的总体美学特征出发作出一些比较准确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从青铜器艺术的造型与纹饰风格的转变的背后读解出它的精神特征。进一步揭示青铜器艺术作品的美学性质及其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
王焱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56-158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以体育美学原理为理论指导,从体育美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体育舞蹈的内涵、分类与特征;分析了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从体育美学的视角探索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4.
论太极拳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俊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4):93-9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 ,对太极拳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 ,太极拳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 ,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外在显现 ,其具有姿势美、自然美、造型美、意境美、名称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传说是民众的语言艺术,是一种流动的文学。它在民众中流传,既是传说的一个根本特征,又是它不断更新、发展的一种独特方式。在传播过程中,它充分发挥民间语言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能力,"按照美的规律"经过"合理化"加工、修改和补充,创造出瑰丽多姿的想象世界和艺术形象,以反映民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和审美趣味。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和传承机制,使得它在形式、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天然地富有鲜活的自然美特性。 相似文献
6.
裴益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20(3):123-126
体育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也是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探讨人在体育领域内如何进行审美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既是现代体育科学的组成部分 ,也是把美学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又一崭新领域。体育美学的建立 ,既是体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美学发展的需要 ,美学作为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正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就需要在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各个领域中展开研究 ,以获得新鲜材料 ,用来不断丰富美学自身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题画诗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比较独特的一类,体现了绘画、书法和文学艺术在同一介质上的和谐统一。无论从形象上还是内容上来看,题画诗都以其独特的美学意蕴吸引了无数人的喜爱。人物题画诗则是以描绘人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题画诗,本文试从诗的内容上来阐释它的再现性、包孕性、抒情性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汉代青铜器美学思想在现代铜艺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青铜器已经开始摆脱礼制的束缚,向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汉代青铜器在尺度、技术、纹饰等方面都对汉人审美的多样性进行了体现。在汉代青铜器中充分考虑了文化的意蕴,其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对现代铜艺设计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并在现代铜艺设计中不断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10.
西方现代时期的美学形态有如下特点:1.强调非理性、个人主观性是现代美学的思想基础;2.在文艺上的表现形态:反英雄、个人感受、平面零散,非理性、非视觉形象性;3.总体的美学形态:主观的、内在的、非理性的、非功利性的、动态性的. 相似文献
11.
吴永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1):80-82
文章以徽州民居为审美客体,分析了徽州民居具有群体律动美、单体构成美和时空模糊美的美学特点,探讨和总结出徽州民居典型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审美意象,有助于建筑师确定现代建筑创作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2.
童健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2):127-129
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染绘手工艺品,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艺术之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它独特的审美特征表现出了丰富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本文主要对蜡染的地域分布和审美特征做了几点简单的归纳,以便我们能更好的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了解贵州少数民族的信仰、祈愿和情感,以及他们的民俗心理。 相似文献
13.
何丹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4)
本文借鉴现代考古学的方法,以特定的青铜器器型作为定点标准,考证《诗经》中位列第三的《周南.卷耳》篇形成于殷末一周初时段。这一结果,与近年考古发现及传世文献的记录一道,形成坚实的证据网链,确证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起源时间为殷末-周初时期。 相似文献
14.
李经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3):394-397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适"曾作为不同领域的范畴被使用,它作为审美鉴赏的范畴始于<庄子>而确立于<吕氏春秋>中.且它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家族概念群,如自适、适意、畅适、闲适、忘适之适等.其基本特征有4个方面"适"是一种自由的审美境界、心境心态的谐和、主客体同构的存在、审美规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吴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4)
镀锡是滇国青铜器上常用的一种加工技术,滇国青器上的镀锡极为普遍.镀锡青铜器不仅美观、富有光泽,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防腐蚀性能.围绕滇国青铜器的富锡现象,向来存在镀锡说与反偏析说之争.从近年来国内有关科研机构研究检测结果来看,滇国青铜器上的富锡现象非反偏析所致,器物表面可以检测出清晰而界限分明的镀锡层.滇国工匠掌握了多种镀锡技术,镀锡形式多样化,镀锡技术相当成熟. 相似文献
16.
论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的美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以描写知识阶层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为主要内容,并塑造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想女性形象。这些完美的佳人,不但容貌美丽,性情温柔贤淑,而且才智、胆识过人,对爱情和婚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可以说,佳人形象是封建社会后期女性美的高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女性形象美学风貌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姬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60-62
以二维构图审美心理来塑造三维形态物体的手法是早期立体造型艺术的特点,这种造型手法长期影响着建筑艺术造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人们关于建筑艺术的视觉特点实际上是二维性的,这种二维构图审美心理,影响着传统城市的肌理形态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向性,从而形成了其连续性与致密性的视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黄懿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2):58-59
本文认为滇字出自越语,即越人之"祠"的本义;滇国诞生之时,汉人尚未进入,汉人到来之后,才以当地越语译为汉字记录下来;滇因国而得名,滇国傍池而建,故先有滇国,后有滇池. 相似文献
19.
战国初年至西汉末年,云南滇池地区的滇国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以大量动物图像为装饰,是滇国青铜文化的突出特征。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将动物图像作为"滇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媒介",并对其进行分类,按分类考察滇人对动物的认知,并从生计、娱乐、宗教及艺术四个方面考察滇人对动物的利用情况,以深化对古滇人生活环境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认识,为历史地考察滇池区域生态环境的变迁提供可信的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