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江青在一九七四年的一次会议上放了一通厥词,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政权落到宦官赵高手里”,赵高“代表儒家”,“代表没落奴隶主”,奴隶主阶级复辟了;二、秦始皇本人“是个剥削阶级代表”,“有对人民剥削压迫的一面”;三、秦始皇“杀人太少”,“焚的书更少”,保留了奴隶主阶级复辟势力和思想武器;在江青讲的三个原因中,第二个是空的,并没有实际内容(详见下),第一、第三  相似文献   

2.
“外蒙古”一词最早出现于清初。外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国际国内的环境不同,外蒙古曾经历了三次“独立”:1911年11月30日第一次;1921年7月第二次;1945年10月第三次。三次情况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红色区域内的革命政权建设是土地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1927年11月彭湃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权。1927年12月11日的广州起义后,苏维埃政权在各起义暴动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来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党执政的政权。因而,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就伴随着这一政权的成立而产生。怎样处理好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训诂”一词的最早出现“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可“训诂”一词何时出现,还是个问题。现在一般训诂书上说,“训”“诂”二字最初单用,根据是《尔雅》有“释训”“释诂”篇名;又说二字最早连用是西汉毛亨《诗经估训传》。可《诗经诂训传》是“诂训”而...  相似文献   

5.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们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讫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的释意是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后来.邓小平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再后来有了具体指标的小康标准。  相似文献   

6.
[提要]记载西周初年史事的《何尊铭文》和《尚书?周书?梓材》,是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历史文献。文中所说的“中国”,并非仅仅指称天下中心的洛阳地区,还具有指称地理学意义上的京师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政权的意思,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中国”,还没有用来指称华夏和华夏文化的意思,它既不是一个仅仅指称华夏族的种族概念,也不是一个指称华夏文化的文化概念。西周初年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中国”,是在社会上早已流传有“中国”观念的基础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实际上,“中国”观念的产生,应该在西周初年以前。一些考古学者根据“中”和“地中”(地之中心)等观念的出现,或认为最早的“中国”出现于陶寺文化时期,或认为出现于庙底沟文化时期,或认为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等等。文章认为,借助文献对“中国”的追述,将“中国”观念最早出现的时间确定在夏王朝建立时期,应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青铜的出现和冶炼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时期被称作“青铜时代”。铜的冶炼是化学史中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化学方法从天然矿石中提炼的金属。本文探索内蒙古地区最早青铜器的出现和青铜的冶炼问题。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3100多年前,内蒙古地区已有大型青铜器出现,并有可能是当地铸造的;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前221年),青铜器已大量使用,青铜冶铸业相当发达。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每空0 .5分,共25分) 1、马克思一一一一年诞生于德国的一一一一城;恩格斯一一一一年诞生在德国的一一市。去 (1 9 86)年是马克思逝世一一一周年,恩格斯逝世__周年。 2、______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工人起义;一一一一一一“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一一一一一一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独立政党,一一一一是厉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一一一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玫的国家。 3、一一一一年,一国爆发了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9.
宪法的根本任务是总结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而“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①。因此,中国人民总是用宪法把已经取得的革命胜利成果记载下来,并在宪法中确认已经建立的国家政权。现在,中国人民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取得的胜利和现实情况的需要,修改了现行的一九七八年宪法,公布了新的宪法修改草案,再一次总结了革命胜利成果,确认了国家政权问题,并且对国家政权问题的规定有着新的内容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对孟获应实施过“擒纵”攻心策略,至于七次则不一定准确。一是缺乏必须做的理由,二是与先前待军众集合一并歼之战术原则不符,三是在现实中缺乏具体的地理环境支持。最早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华阳国志》多有将别人事迹附会于诸葛亮身上的例子,因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很可能是将蜀汉政权多人事迹附会于诸葛亮身上。《三国演义》七擒孟获情节丰富,罗贯中在史传和《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写出了给后人深刻印象的“七擒孟获”故事。  相似文献   

11.
“咨询”一词在我国东周就已出现,最早见于《诗·小雅·皇皇者华》“周爱咨询”。这里,“咨”和“询”都是问的意思。《玉篇》解释“咨,问也”,《正字通》解释“询,博问也”。 1876年,图书馆学家格林·S第一次提出,图书馆应对要求获取信息的读者给予个别的帮助,就此为参考咨询的定义奠定了基础。1890年,美国图书馆专家采尔德在此基础上第一次  相似文献   

12.
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破天荒地第一次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从而使“国家”这一概念有了新的内涵。对于巴黎公社创举的伟大意义慧眼相识者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1872年。他们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土地上最早出现的近代机器工业,是外国侵略者的早期投资企业。中国最早的近代机器工业,则是清政府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即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三十五年间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的成败兴衰应予以很好地总结,以古鉴今。一、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的原因1.开办军事工业的原因——求强首先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以巩固封建统治政权。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和洋务派官僚们把每次对外战争的失利,通通归于外国的“船坚炮利”,因此,洋务派官僚们以“自强”为号召,积极主张兴办近代军…  相似文献   

14.
1933年11月20日,以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为首的国民党第19路军将领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反蒋势力,在福建发动事变,改元换旗,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然而,这个政权仅存在50多天就失败了。原因何在?近年来不少党史、现代史讲义和有关学术论文,多从两方面论证其原因。一是由于被教条主义者所把持的中共中央对事变的性质作了错误的判断,认为“中间阶级是最危险的敌人”,福建人民政府是反革命“利用新的方法来欺骗民众的把戏”。因而对新政权采取了“左”倾关门  相似文献   

15.
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民本”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在列宁对这场改革运动所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中,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其改革思想蕴含着丰厚的“民本”特质,这种特质在列宁对改革的动因、目的、标准、主体选择以及政策措施设计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这种精神特质在一定意义上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宗旨的重要泉源。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2012,(10):78-79
从1983年2月“二王”在沈阳犯下第一起命案,到1983年9月“二王”在江西广昌出现,七个月的时间,这两个人凭着手上的枪和手榴弹,先后打死打伤公安执法人员和无辜百姓18人,其中枪杀9人,伤9人,在警察对两人的追捕过程中,他们又先后5次侥幸逃脱。中国公安机关为抓捕“二王”,鄂、湘、赣、皖、豫等南部重点省组织了大规模的调查、追踪。直到1983年9月13日二人在江西广昌县被发现,当地军警配合,于1983年9月18日将“二王”击毙。  相似文献   

17.
宋代在西南边疆出现的“越人”国家(下)尤中三、李朝的建立及其发展与破灭黎朝景瑞二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黎龙廷逝世,黎朝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取得政权,建立了李朝。《越史略》卷二说,李公蕴“幼而聪睿,器宇恢豁,游学于六祖寺,僧万行见而异...  相似文献   

18.
一八六五年一月,浩罕军阀阿古柏侵入我国新疆南部,于一八六七年建立了“哲德沙尔”政权(即所谓七城汗国)。“哲德沙尔”按维文来说,哲德是七,沙尔是城,就是七城。即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库车和乌什。“哲德沙尔”政权,就是指阿古柏政权。关于“哲德沙尔”政权的性质,在过去苏联出版的历史著作中,批判资产阶级学者“粉饰与歌颂”阿古柏,指出阿古柏的政权性质是“反动的反人民的”。解放初期,我  相似文献   

19.
上杭縣才溪鄉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战爭时期中央苏区的著名模范鄉。1927年才溪人民就在党的領導下進行了革命斗爭,1929年6月建立了苏維埃政权。到1934年10月紅軍北上抗日为止,才溪人民在保衛苏区發展生產的艰苦斗爭中,以无比的革命熱情取得了輝煌成就,因而獲得中央苏区第一模范鄉的光荣称号。当时苏区中央为表彰才溪人民斗爭的丰功偉績,还在該鄉建立了“光荣亭”。才溪也是我國農業互助合作發源地之一,1931年在这里建立了苏区第一个“劳动互助社”,同時还組織了消費、粮食等合作社,把全鄉經济生活組織到很高的程度,对發展生産、保衛苏区、支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党史资料显示,1927年的广州起义是在中共中央的部署下进行的。广州起义取得了短期的胜利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启示一,广州起义在短期内取得成功并建立民主政权,证明一个靠得住、信得过、智勇双全的领导核心,抓住时机,决策果断,是革命胜利的关键;同时需要革命党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为中国的自由民主事业而献身的的精神;启示二,广州起义在短期内取得成功并建立民主政权,证明革命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让人民从新生苏维埃政权中看到“当家作主”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