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要做的事情 ,是详细论述形式美感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一以从事艺术活动为生的艺术家一一就他们而言 ,美的欣赏肯定是一种持续而“直接”的经验———如果没有采取或者培养“审美态度”那就令人难以理解了。我认为 ,一件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它极其明显的特征。艺术家们天真地、坚持不懈地观察着艺术作品 ,而不必使自己首先忘记周围的世界。如果那种真实感赶不走、驱不散 ,艺术家就会兴奋若狂。不过 ,在正常的情况下 ,审美对象的诱惑力要胜过与之抗衡的顾及周围世界的注意力。这并非是观…  相似文献   

2.
谁是作品意义的创造者?或者说,谁对作品意义拥有“精神产权”?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并深入地认识文学的本质特征。以下,我们拟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创作意图:引导与影响作品意义固然只存在于读者阅读理解之中,但却绝不应当象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所主张的那样,否定作者对作品意义应当拥有的那部分“精神产权”。作品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产物,读者的阅读理解要想不受创作意图的引导和影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 其一,语言表述只能是线性的,因此作品对生活画卷的描绘,必然是作者从创作意图出发精心安排语言序列的结果,目的是使“句子在运动中建立起一个能够导向存在于读者头脑中作为相关物的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主义试图排除作品语言序列的形成与作者创作意图之间的联系,把这一序列形式孤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这期我们译载了两篇有关艺术家的意图问题的文章,供批判参考。约翰·肯普在文章中反复强调“艺术家的内心意图和理解与鉴赏他的作品毫无关系”,并且举了许多似是而非的、非常烦琐的例子,妄图证明艺术创作是“无意图的”、“非意图的”,意思是说:艺术家是“为绘画而绘画”、“为作曲而作曲”、“为写剧本而写剧本”的。琼斯的文章虽然承认艺术创作有动机,但他却说“动机和审美鉴赏不相干”,并且以“艺术家的动机太复杂”为借口,要人们只管欣赏,而不要管艺术家的动机。这些谬论当然是站不住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艺作品都必然表达属于一定阶级的作者的某种主观意图,必然抒发作者的某种阶级感情,反映作者的一定世界观。所谓“为艺术而艺术”、超阶级的艺术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实上,文艺创作的动机与效果是统一而不可分的,我们评价文艺作品时必须把作者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辩证地统一起来加以考察。不仅如此,而且动机与效果问题归根到底是作者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问题。正如毛主席所说:“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二者必居其一。”这就有力地驳斥了所谓文艺创作“无意图”、“与动机不相干”等滥调。这两篇文章的作者之所以讳言创作意图,故意把动机与效果割裂开来,其目的无非是要抹煞文艺的阶级性,企图为资产阶级形形色色反动文艺作品打掩护。而《海瑞罢官》的作者也口口声声说他是“为写戏而写戏”,这种说法岂不是同上述资产阶级作者的论调如出一辙么。  相似文献   

4.
谢晋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令人瞩目的。他的作品不仅多次荣获我国电影界最高地位的“金鸡奖”,而且荣获国际电影节的大奖。有人把谢晋的创作称为一种“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是一种贬义词。模式有自己的格局、特点,“谢晋模式”正是谢晋刨怍独特的风格,是谢晋个性的集中表现。一个艺术家首先要有自己的“模式”,然后不断地突破它、超越它,推动自身的发展和壮大。谢晋的优势和不足正是从这种“模式”中集中地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5.
写一篇作品,作者自然要表述自己的意图。在《陌上桑》这首诗中,作者的意图是要塑造“秦罗敷”这个完美的女性形象。然而作者的表述意图是一回事,能否让读者把握作者的意图,如何把握甚至强化作者的意图又是一回事,特别是后者,可以说是衡量作者的创作成功与否的一把尺子。因为作品的生命力,取决于不同时空的读者的接受。 纵观全诗,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虽然作者占据了全知全能叙述的有利地位,但同时也为自己意图的表达和实现设置了阻碍。因为运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作  相似文献   

6.
马征 《东方论坛》2008,(2):12-15
与汉语世界的译介不同,马哈福兹历史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表现出系统性和鲜明的特征:这些历史小说的英译本不约而同地关注作品的“古埃及”背景。其主要原因在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读者“选择”吸收了“文本化”的古埃及形象。但事实上,这一“文本化”的古埃及形象,并不符合作者本人的写作意图。作者之所以要集中以“古埃及”为历史背号进行写作,与他所处的现实语境密不可分,他希望通过描写“前伊斯兰”时期的古埃及,表达自己以埃及为本位的民族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一个艺术家的伟大,在于他独特的创造和天才的发现,使自己的作品完全不同于“这个”或“那个”,而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品格。D·H·劳伦斯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为了赋予自己的小说以更多、更新、更有重大道德意义的内容,他在小说形式的改革方面,勇于探索创新,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众所周知,劳伦斯对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8.
一审美属性在本质上是价值属性。作家或艺术家只有自己观照和体验审美对象的时候,才能获得自己的审美价值。而作者的“观照”与“体验”,都带有自己的理智,因此,审美价值无论如何离不开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一个作者的审美趣味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感情,在审视感知不同的对象或现象时,所发生喜爱或厌恶之情,从而确定它的审美价值。审美理想是比审美趣味更自觉的一种审美评价。一个作家或艺术家总是通过自己的审美理想来评价它的审美对象的。鲁迅的审美理想是“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的审美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西方国家的读者对译文的选择与接受和中国政府“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之间始终存在尖锐矛盾:西方国家的读者青睐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存在有损中国形象这一问题,而中国政府依据自己的意图译介出去的作品在西方却又时时遭受冷遇.解决这一矛盾,直接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效果.霍米·巴巴的“混杂”和“第三空间”理论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超越“非此即彼”的第三条道路,即在两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以争取西方世界的积极配合,加快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一、艺术的美来自思想你看一看艺术的杰作吧!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罗丹艺术论》第八章《艺术的思想性》) 词,一般地说,是一种抒情的文体。凡是优秀的词人,无不以“情”胜。但是,站在我们面前的,如果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话,那么,在他的抒情之中,就定会隐藏着更为深刻、更为耐人寻味的东西,即古人所讲的“理”或“思致”,今人所讲的“思想”或“哲理”。  相似文献   

11.
一个托马斯主义者能为艺术找到如此广阔的独立天地,可能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可是,马里坦的这本书确是做到了这一点。马里坦强有力地论证了艺术家及其创作的完整性。他写道:“艺术家的首要任务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在美的创造中,“艺术家完全为一种绝对的爱所支配,这种爱要求他付出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文艺作品是艺术家创造的产物,是艺术家主体的情和客观事物相统一的结果。在古代,我国的理论家就曾提出过“言情说”和“言志说”,认为文艺作品是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艺术家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必须借用一定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一个多世纪以来,《简·爱》一直是作为一部表现妇女意识,充满反抗激情的作品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认同的。简·爱的形象也是因其反抗的傲骨而被广大读者所喜爱。然而,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现象,作品的客观效果与作家的主观意图并不一致,由于时代是发展的,受不同时代背景的影响,对作品的评价和分析会有所发展和变化。马克思认为:“对于一个著作家来说,把某个作者实际上提供的东西和只是他自己认为提供的东西区分开来,是十分必要的。”①这就是说,我们评价作品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作者实际上提供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日升月落有它的规律,人体有“生物钟”,唱歌节拍有强弱,课堂教学也有它的节律。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这里只想从心理学范畴来探讨其中带普遍性的规律,以便能按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原理进行调控,把课堂教学安排得有张有弛,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心理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注意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在一堂课的45分钟内,要让绝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自始至终不断督促学生“坐直”、“挺胸”、“双手背到身后”,他们以为生理上使学生全身的骨和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心理上注意力的集中。但实际上,他们所得到的只是表面上的“注意力集中”。因为生理实验表明,这种保持同一姿势的“生理紧张”至多只能维持五分钟,便会出现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与诠释均以意义问题为核心,是融合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有机整体.在解构主义的思潮中,翻译与诠释领域出现了“过度翻译”与“过度诠释”的现象.艾柯关于诠释与过度诠释的论述以文本意义为中心,分析诠释过程中“作者意图”、“作品意图”和“读者意图”三者之间的矛盾与联系.这一思想给予翻译研究重要启示.全面系统的翻译研究应以“作品意图”来限制译者诠释的限度,综合考量翻译内外各项主客观因素,避免“过度诠释”对翻译研究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赫施的意图主义批评明确提出“保卫作者”的口号,认为文学阐释的任务不是去研究作品,而是研究作者,尤其是研究作者的意向和企图;中国古代的本事批评以“本事”→“本意”→“本义”为阐释思路,认为作品的本义由本事决定,相信作者本意与作品本义的同一性幻觉,因此两者都认为作者的意图决定作品的本义。但是对于如何得知作者的本意,两者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国古代的本事批评从本事入手对作者的本意进行客观探求;而赫施的意图主义批评则对作者的意向或意图进行理论探讨。至于作者的本意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本义,两者都未深究,又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一在《阿Q正传》里,鲁迅一下笔就说自己要给阿Q作传“已经不至一两年了”。后来又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阿Q正传》发表后,鲁迅又几次对小说的写作意图及人们的评价发表过看法。考察一下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意见,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对鲁迅这样的思想家型的作家,更应该注意他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一般悦来,当作家把作品创造出来后,作品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它就成了离开作家这个母体的独特的存在物。就不完全受作家理性的支配了。作家的评价也就代替不了读者的美感体验和理性判断。作家创作的主观意图就可能与读者的体验和理解发生不一致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作家与读者间的不一致,其原因一方  相似文献   

18.
一、把握学生注意力集中的 “黄金时段” 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大作用,它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俄国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个唯一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或者较为接近神经机体的状况,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来。如果印象不把我们的注意集中在它身上,那么,虽然它们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机体,但我们是不会意识到这些影响的。”由此可见,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人们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注意,不打开注意这道门户,外界的一切都不能进入人们的心灵,人们就不能认…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提出“理想的意图”变成“理想的力量”的经典论断,不仅说明了“理想的意图”同宗教世界“虚幻的意图”、思辨哲学家“虚假的意图”、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的意图”的本质区别,阐明了“理想的力量”的实践性、人民性、革命性,而且揭示了“理想的意图”变成“理想的力量”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理想的意图”变成“理想的力量”的经典论述是关涉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和目标实现的基础命题,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有助于深化我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方法原则、时代使命的具体理解和把握。对“理想的意图”变成“理想的力量”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自认为写得不错的少数作品之一。在小说文本中 ,周围的观众构成了“看”的主体世界 ,艺术家构成了“被看”的主体世界 ;通过对这个二元世界的构筑 ,作者表现了自己作为生活在异化了的物质世界中的精神个体对人类精神道路的探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