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指物论》发微刘恒健陕西师大中文系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扑朔迷离,玄奥难解,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桩悬案。为此,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  相似文献   

2.
公孙龙是战国末期名家学派的特殊代表人物。我们从现存《公孙龙子》一书的《迹府》篇中得知,他非常厌恶当时名不符实的混乱状况,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主要在“白马非马”和“离坚白”问题的辩论中提出了一套“守白”即白之为白的理论,体现了“正名”的逻辑思想。  相似文献   

3.
“白马非马”是逻辑命题“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的形名家、辩者共同用作辩论的命题。公孙龙继承和发展形名家的学说,对这一命题加以逻辑分析,从概念之间的关系上加以论证,并且自认为“白马非马”之说是他的代表作(《公孙龙子·迹府》载“公孙龙曰:‘……龙之学,以白马为非马者也。’”) 《公孙龙子·迹府》曾说公孙龙“假物取譬”“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有些人据此而把《公孙龙子》加上政治的注释。杜国庠同志对宋代谢希深注本进行过这样的批评:“谢氏不明其  相似文献   

4.
<正> 《汉书·艺文志》著录:"《尹文子》一篇",列名家.颜师古《注》引刘向云:"与宋钘俱游稷下."《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经籍"、"艺文志"以及《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均有著录.对现存的《尹文子》,多数学者沿袭宋、明以来的辩伪结论,并从书中挑出种种"破绽",论证其确系伪书,致使学界对之少有问津者.我们经过研究认为,此书不伪,至于非伪的理由,则有《尹文子辨析》一文论列,此不赘述.本文仅就《尹文子》的哲学思想,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墨经》中有关原始诡辩学说的一个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中国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学派,近来大家都称为“诡辩学派”。但“诡辩”两字同样适用于纵横家,例如《史记》称张仪“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贾生列传》)。《汉书艺文志》把惠施、公孙龙列入“名家”,但列入“名家”的也还有不务诡辩的《尹文子》。可见“名家”和“诡辩学派”两个名词用来称呼惠施、公孙龙这一学派都有范围过宽的毛病。  相似文献   

6.
以符号学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符号学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朱前鸿“公孙龙子对于先秦名辩,颇多贡献”,①“他终竟建立了纯逻辑的正名实理论”,②但长时间来,人们对《公孙龙子》的发掘不够深刻,尤其对《指物论》的演绎显得更为突出。《指物论》“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③究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通变论》是阐明公孙龙的逻辑分类理论的一篇著作,在《公孙龙子》一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素以文句奥衍、譬喻繁复、晦涩难懂著称。伍非百曾对此篇作了这样的批评:“前辞未晓,更以后辞释之;正喻未明,复以旁喻解之,以致读者昏然如入五里雾中。”(《<公孙龙子>发微》)正因为如此,历来注家对《通变论》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里略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甘肃文化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胡渐逵著的《〈船山全书〉点校勘误》一书,该书纠正了岳麓书社出版的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大学者王夫之著的《船山全书》标点符号和文字校勘之误426条,每条均简析其致误之由,其中凡需书证者,均举古籍例句作证。书中还吸收了当今学者发现《船山全书》点校之误的最新成果,纠正了清代以来多位名家点校船山遗著的不少错误。全书所纠之误,均能证之以实,据之以理,实事求是,慎之又慎。该书对研读《船山全书》的广大读者及古籍的整理、研究者,和对今后继续整理修订船山遗著,都是有益的。《〈船山全书〉点校勘误》出版@刘新…  相似文献   

9.
论尹文     
<正> 一、尹文其人尹文,战国时齐国人。《汉书·艺义志》名家列《尹文子》一篇,班固自注:“说齐宣王,先公孙龙。”唐颜师古注:“刘向云与宋钘俱游稷下。”故尹文是著名稷下先生之一。关于尹文的生卒年代,除上引《汉志》记载以外,刘向《说苑·君道》篇载齐宣王向尹文请教“人君之事”;《太平御览》述录“尹文子见齐宣王”,并为之排解“国中寡贤”之叹(转引自厉时熙注《尹文子简注·佚文》)。可见,宣王时,尹文闇练政事,善解王忧,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政治活动家。从他的政治影响和理论素养推断,这时他的年龄当不少于三、四十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探索──回族青年作家马宇桢小说论丁朝君多少年来,我们的文学作品歌颂人民、美化人民,其结果造成民族智慧的群体下降。其实,从鲁迅先生的阿Q、润土、祥林嫂、爱钻,到新时期文学的“陈焕生”、《老井》、《小鲍庄》、《爸爸爸})、《活动变人形})、《古船》...  相似文献   

11.
“鸡三足”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国时期有一派学人,专门喜欢推敲事物名称和实际如何相当,得出了许许多多有悖常识的论题,惊世骇俗,日与人辩;因而被称为“察士”与“辩者”,或者叫做“形名之家”与“名家”;近世以来,更被谥以“诡辩家”的恶名,视为学术界的贫嘴汉。辩者们的论题中,有一题叫“鸡三足”。据他们自己在《公孙龙子》中解释说,鸡有三足的理由是:“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公孙龙子·通变论》)所谓的“谓鸡足”,是说名义上的鸡足,或足之名,或足之所以为足者;所谓的“数足”,则是实际上的足,或足之实,或足之为足。辩者们当然…  相似文献   

12.
《尹文子》为先秦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品之一。长期以来,学界主要滞足于对其思想以及辨伪考证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却忽视了对其文本自身的解读。其实,《尹文子》文本蕴涵着丰富的信息,无论是在文本结构以及论"名"之思维方式,还是在寓言的运用以及修辞等方面,皆值得予以深入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尹文子》非伪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这番议论,无疑正确。正因为鉴别伪书工作之重要,所以,近代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并从事于这项工作。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轻率地将一些重要的古籍断定为伪书,使得学者们放弃对它的研究分析,害亦大矣。对于这一方面的利害性,考据家们似有忽视。本文对《尹文子》一书的“伪托”之说作些分析,冀求阐明:认《尹文子》为后人伪托,并无根据;应该重视《尹文子》中“名理”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现代符号学理论为分析工具 ,对《尹文子》的名学思想作了全新的解读与探讨。认为《尹文子》所论名形关系与名事关系 ,揭示了我国古代两种不同的命名方式 ,而它的“彼我”之说 ,则与莫里斯的评价指导和指谓指号颇有相类之处。《尹文子》还通过对一些个案实例的分析 ,强调了名实相应的原则 ,指出了“名”这种语词符号在人的交流过程中所显示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得老先生,在其遗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1997年·香港商务印书馆)中,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贡献,给予了完整的论述和高度的评价。在分析了中国古代近万年的历史发展总趋势后,苏先生提出了“三部曲”和“三模式”的理论,即: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再到“帝国”的三部曲;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有三种模式,分别为:1,原生型(指内蒙古的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2,次生型(指中原地区的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包括之前的尧舜,其后的…  相似文献   

16.
明朝万历年间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代,版画作品“图绘精妙”、“灿烂光华”。(傅惜华:《明代书谱解题》)“在那四十八年间,不仅保存的插图本特别多。而且也门类繁杂,包罗万象,为研究封建社会最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郑振铎:《中国古代版画丛刊·总序》)徽派版画集《程氏墨苑》是其中最佳作品之一。《程氏墨苑》,明程大约编撰。程大约率幼博,号被野,别字君房,又号立玄子、守直居士、墨隐道人、独醒客等等。他是徽州墨商,开设还朴斋、宝墨斋两家墨店。他也是一位文人,曾官鸿肿寺序班,《四库》存目收有他的《程幼博集})…  相似文献   

17.
傅玄(公元217——278),字休奕,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东南)人,是魏晋之际一位重要的作家。据《晋书》本传记载,傅玄一生“著述不废”,除撰有《傅子》一书外,“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但是,由于频仍的战乱及其他种种原因,傅玄的作品保留下来的,却为数寥寥。在梁代,他的作品剩有五十卷,散失了一半;到隋代,《隋书·经籍志》载为十五卷,又散失了大半;再往后,《宋史·艺文志》记着一卷之数,尚不知为文为诗。只是由于唐宋人的书注类书的征引,明人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似文献   

18.
王琯《公孙龙子悬解》《叙录》云:“刘孝标《广绝交论》曰:‘纵碧鸡之雄’辩,‘碧鸡’一义,即出本书。”王琯以为刘孝标“碧鸡”一语,出自《公孙龙子》《通变论》篇。《通变论》曰:“与其碧,宁黄。黄其马也,其与类乎!碧其鸡也,其与暴乎!”  相似文献   

19.
接受南京师范大学、学苑出版社的联合委托,为《增订注释全宋词)}中的王安石至陈偕诸人的词作增订及注释。其中王安石词仅29首(《清平乐·留春不住)}一作王安国词),却注出一身冷汗。首先是“大谈禅宗的哲学和心理学”(钱钟书语)的11首:《雨霖铃)、《诉衷情)、《南乡于》(之一)、《望江南》,要注几乎离不开《宗教词典》、《佛学大辞典》。有的看起来很普通的词语,注起来却颇费踌躇,如《雨霖铃》中“贪他眼花阳艳”之“阳艳”,起初把它看成与“眼中之花”同一性质,认为如“太阳之艳”,后来读书偶见“阳炎”一词,解作“即…  相似文献   

20.
《管子》中的《心术》上下篇和《白心》、《内业》这四篇道家作品,郭沫若同志曾作过不少研究,认为是战国时代在田氏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讲学的著名学者宋妍、尹文的遗著,写有《宋鈃尹文遗著考》(在《青铜时代》书内)。近些年,学术界对此四篇道家作品是否确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