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与日本都属于儒文化圈的国家,加上两国源远流长的频繁交往历史,两国青少年生活有诸多的共性。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永平的明显不同,国家制度文化、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方面的显著不同,两国青少年生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中日两国育少年生活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两国育少年共同发展。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和福冈县立大学1996~1999年联合组织的《现代中日社会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课题问卷的结果。 一、与家人的交往 卜)“与家里人妓话内容”的比较 二.日常生活中,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关注明显比日本的…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礼品往来是人际间的一种正常交流.人们常说圣诞节是孩子获得礼品的节日.其实大人也互赠圣诞礼品.礼品内容几乎无所不包,他取决于送礼人财富多寡.豪门贵族一掷千金,贵重的首饰,甚至房子及轿车等.皆可列入他们的圣诞礼品单。平民百姓的礼品则显不出这般风光.文化圈目中人士常喜以书相赠,音乐带、录像带则成为另一些人的礼品选择.一瓶上好的白兰地或烈酒更是大多数人的送礼佳品;而异国他乡的土特产亦每每受到送礼者的委*.人们既如此还重圣诞礼品,大小商场及邮购送货公司等均锡兵全力开拓圣诞节日市场。为使圣诞礼品更加…  相似文献   

3.
活动记录制度这一制度为新加坡所创,它要求公职人员以书面形式记录下自己每天的公务活动及与公务有关的私人交往,尤其必须记下公务活动和私人交往中有违公职人员职业准则与道德、有违清廉为政宗旨的事项,作自我对照和供上级审查之用。礼品限制制度以送礼的方式行贿,以礼品买通权利,至今在世界各地仍然都可见到。为此,各国都对公职人员的礼品收受作出了相当严格的制度规定。美国对官员的礼品限制制度规定:政府工作人员不许要求或鼓励外国政府及其代理人赠送价值一百美元以上的礼品,外国政府主动赠送的这类礼品,个人应在六十天内转交本人所在…  相似文献   

4.
李真 《职业》2008,(2):18-19
本来“礼多人不怪”,如今却是“送礼难,送礼滥,送礼送到了马腿上”的事件频频发生。职场礼品该怎么送?选择礼品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诀窍和忌讳?  相似文献   

5.
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展 《现代交际》2011,(5):72-73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的端午节是由中国传入的,但是传入日本之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秉承了中国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本文就端午节在中日两国的演变及特色,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王旭 《现代妇女》2013,(11):265-265,277
渤海国存在于隋唐时期,与辉煌的中原文明相似,也创造了非凡的文明。在与域外的交往中,渤海国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他文明,也促进了文明的融合。本文从渤海国与日本的交往入手,探讨他们交流的基础、交流的主要议题、以及交流理念等问题。以此说明渤海国在地域文明交流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日本于1972年9月30日正式建交,30年来,和平友好是两国人民唱响的主旋律;平等互利、长期稳定是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大潮流。然而,日本的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反华势力相当猖狂,常常掀起逆流浊浪,破坏与中国的正常交往和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日本政坛的某些政要为迎合国内右翼势力,也蠢蠢欲动,不时干出一些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来。在中日关系上,台湾问题是个敏感问题。中国一直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日本却不时制造出反映“台独”的噪音,这与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平友好的承诺是背道而驰的。2002年…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崇尚礼仪的国家。送礼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每逢节日、纪念日和各种庆典,人们都要互赠礼品。你与日本商人初次见面,他也会送你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礼物。你最好预先购买一份礼物,以须在受礼后拿出来回赠。大凡日本人,不论去哪里,即使仅仅外出一天,回家时总要由  相似文献   

9.
赵忆宁 《中外书摘》2007,(12):53-56
往日本生活一段时间,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中日两国经济融合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在日本餐馆就餐,筷子、瓷器很多来自中国,吃生鱼片必备的苏子叶几乎全都来自中国上海的基地,每天有几万吨苏子叶运到日本;中国制造的服装已经占到日本进口市场的16.7%。日本学校、酒店与家庭使用的家具很多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10.
美国畅销书作家罗伯特·哈夫在一本叫做《如何在这个疯狂世界里找一份好工作》的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社会主要建立在“馈赠关系”之上,有来才有往;更远一点,在十七世纪西班牙有位著名的礼仪专家伊丽莎白,她也认真说过:“礼品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其实,在一般人看来,西方人通常不如东方人那么喜欢“送礼拉关系”,但是上述两个外籍人士的话似乎足以证明:人们之间彻底不送礼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的“恐惧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近十多年来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给两国都带来了如何调整心态和给对方重新定位的问题。《日本经济新闻》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70%的经济界人士认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就可能超过日本。这意味着近100多年来“日强中弱”的态势将发生逆转.至少是出现“两强并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中日两国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国的传统住宅——中国的四合院还有日本的和风住宅。由于中日两国因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的要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两国住宅的内部空间形式、到外部环境关系;从空间的配置到居住心理都可以反映出中日两国人民不同的民族特质,窥见中日两国人民各异的心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是美国在东亚的存在,造成了日本的膨胀和邻国对日本走向的担心。分裂的亚洲正在出现“棘轮效应”,分裂日久,猜忌日生,冲突日多。中日两国的冲突乃是原生性的,是大陆中国走向海洋、崛起为世界大国与日本既有的海洋大国梦想的冲突。这种冲突是伴随着中日两国的国势和国力地位的变化而衍生的。  相似文献   

14.
小白 《职业》2003,(5):53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每到过节,公司向自己的客户送礼已经是一种盛行已久的风尚。每到这样的时候,负责礼品置办的你,可能头疼不已。因为想要知道什么样的礼品才能讨得对方的欢心,的确是件很难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礼仪教练小白也帮不上忙,不过却可以提醒你,怎样送礼才不致招人讨厌。  相似文献   

15.
如果从内容和方式的角度来区分,人际交往活动可分为两种形式:公务交往与私人交往.公交与私交是两种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交往方式。公务交往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公务往来,当事人是作为单位(或国家)利益代表的面目出现的,往往事关大局和重大利益;私人交往主要是个人间的交际,主要涉及家庭、个人的问题和事物。但是,这两种交往方式又是不能分割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勤响,有时甚至融合在一起,难以分开。比如,两个不同单位但又是朋友的人谈公事,一般较易成功;而两个陌生人之间,或两个存在同闹的人之间发生公务交往,就可能出…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随着两国交流日益增多,和对方人士打交道、交朋友,接受对方的宴请和宴请对方就成了常有的事。中日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我们在宴请日本朋友时,就不能不注意宴请的礼仪。 邀请要慎重 日本人的交友原则,用“循序渐进”来表述是最合适不过的。初次相识的日本人,一般由一方招待喝杯咖啡、饮料就是非常友好的表示了。一般的同事、同学聚餐,都是“AA制”。只有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才会正式相互宴请。在日本人看来,向一位感情  相似文献   

17.
东西方请客送礼习俗之异同——访加随笔之三□/黄宏基东西方在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这点上都是相同的。遇上生日喜庆、亲友探访、假日聚会、看望病人一类的事,请个客或送个礼都是常事,但对这类事的看法和处理上,又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人送礼比较重视礼品本身的价值。而西...  相似文献   

18.
月月 《老人天地》2010,(5):37-37
我国人均寿命73岁,而日本却是85岁。众所周知.日本人在二战后有着严重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高压的生活节奏,所以很多人断定这些日本人将活不过65岁!那么,是什么让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长寿国”?  相似文献   

19.
利比亚之行     
今年7月,应利比亚伊斯兰教宣教协会秘书长谢利夫的邀请,以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宛耀宾为团长的我国伊协9人代表团出访利比亚;参加7月6日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的圣纪活动.利比亚于1978年与我国建交,建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较多.这次伊协代表团去利参加圣纪活动,在中利两国民间的对外交往中尚属首次,对促进中利两国的友好往来具有重要意义.7月3日上午,我们一行从北京出发.因利比亚尚受禁飞制裁,所以我们先飞到法兰克福,再换航班至马耳他,然后搭游轮抵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游船在地中海上航行了一天一夜;船上的乘客都是应邀出席这次圣纪活动的各国穆斯林,彼此进行了交流,许多国家的穆斯林都对我国穆斯林的人数、清真寺争情况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其间,韩国代表团的代表与我们交流最多.  相似文献   

20.
逢年过年,到亲朋好友家串串门,带点小礼品,本来是国人富而好礼的传统。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这礼的厚度“水涨船高”,送礼的范围也扩大了,送礼新招也层出不穷,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乔迁新居、子女升学甚至看病求医、托人办事等,都成为人们送礼的理由和借口。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浓厚的“送礼经济”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