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决定作用,一种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或认为地理环境影响人的生理、心理进而决定社会和法律的性质,或认为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人类社会;非决定论则或从人的理性和智慧的进步中寻找理由,或认为地理环境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决定论”、“非决定论”的理论前提都是把环境与历史进行二元劈分。马克思用感性一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劳动,把主体与对象、环境与历史相联接,从而不仅在逻辑上超越了前人…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术界是在两种意义上谈论历史选择论的:一种是在历史决定论的基础上讲主体选择,强调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的统一。但是这一统一具体体现在哪里,并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但这一含义下的历史选择论并不是本文所要考察的。另一种观点把唯物史观等同于历史选择论,这种历史选择论是过度弘扬主体性的必然结果。其主要观点是: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主体性活动.因而人的历史活动是主体选择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决定因素从属于主体的社会选择。强调人的主体性、选择性,本是正确的,但以此把唯物史观等同于历史选择论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理论主张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在学生主体性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应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先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为重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保障,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旨归。基于学生主体性视角,构建"基于课程,面向全体,菜单导引,分段培养"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常被理解为经济决定论,这种观点将“经济因素“看作唯一真实的实在,它决定其他社会因素的产生,是社会存在的最终根源。科西克针对这种庸俗化的理解,他提出了“经济结构“的概念对之进行批判。“经济结构“概念要回答的是“经济本身的起源问题“,认为社会实在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展开过程中生成的。而经济之所以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并不是因为人的这种造物比其他造物更真实,而是因为实践与劳作构成经济的本质。因而经济就不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因素,而是以劳动和实践为本质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常被理解为经济决定论,这种观点将"经济因素"看作唯一真实的实在,它决定其他社会因素的产生,是社会存在的最终根源.科西克针对这种庸俗化的理解,他提出了"经济结构"的概念对之进行批判."经济结构"概念要回答的是"经济本身的起源问题",认为社会实在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展开过程中生成的.而经济之所以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并不是因为人的这种造物比其他造物更真实,而是因为实践与劳作构成经济的本质.因而经济就不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因素,而是以劳动和实践为本质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经说过:“主体是人”(《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8页),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人都是主体。初生的婴儿,远古的野蛮人,由于不能把自己与客体分化出来,因而不能成为主体。严格地说,那些不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也是不能成为现实的主体的。所谓主体,它与客体相对应,是认识论的一对专门的、特殊的基本范畴。主体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人只有在能够把客观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部份、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界在对“主体”范畴的讨论中,普遍认为认识主体是人,实践主体是人,历史主体也是人,三者指的是一回事。其实,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历史运动是三种不同的活动,它们的承担者即“主体”也完全不同。把三个主体概念混为一谈,只能使讨论停留在表层,而不能由此对认识、实践、历史规律以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作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对文学主体论的学术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纪人 《河北学刊》2005,25(1):142-147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学主体论虽然客观上对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决定论形成了冲击,但从学术上反思,它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从主、客体辩证关系看,创作主体只有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才可能成为主体,但主体能动性也只有顺应客观规律或荧的规律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象主体"的提法和"实践主体性"与"精神主体性"的区分都是不确切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性也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只有建立人性的历史观,才谈得上解释人的主体性。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主体论基本上是从原子式的人出发的,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呼唤人道主义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人道主义不是医治社会百病的灵丹妙药,离开根本问题去抽象地谈论"人类之爱"更是苍白无力的。人道主义的范型结构以一种普遍的人的本质为基本前提,是"性本善"的主体经验主义,其实主体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物。在肯定人道主义反封建精神的同时,需要批判其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就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从事对象性活动的社会的人。人和自然首先是实践的关系,即一般劳动。马克思指出:一般劳动“不是把人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之力来驱使,而是当作主体来看待,这种主体不是单纯地在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之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里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分册第250页)在这里,马克思把“主体”的劳动同单纯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的“驯服的自然之力”严格区分开来,二者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生产活动无非是作为主体的人改造自然客体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生产力归根结蒂是主体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一、实践主体论──邓小平主体论思想的根本依据邓小平同志崇尚实践、尊重实践,指出“我们的事业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去做”,“人民是看实践的”。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始终把主体的实践放在重要位置,指出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主体的实践,只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勇于开拓,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基于对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把握,他始终把实践当作主体的全部历史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指出客观存在的事物总是与人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以邓小平文选…  相似文献   

11.
从主体结构看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与主体结构有着密切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人的需要、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即人的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这一本质规定性是以个体主体内在结构的复杂系统性为基础的。主体活动的外在结构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外在的社会环境条件 ,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环境和社会政治制度环境。主体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的统一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社会实践水平 ,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交往性思维方式的确立体现了认识论研究由主客对立转向主体间性。通过对近代认识论研究困境的回溯,说明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由于认识主体具有一定的先验性,不是现实中的人,所以其交往性思维方式带有先验的色彩。处于认识论转向转折点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认识论,把现实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确立了实践的观点,使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认识论的真正转向。  相似文献   

13.
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凸显,使信访工作成为党和政府都十分关注的重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干部走访和干部陪访就是登门去做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工作;把上访群众当成家里人,把上访来信当成家人的信,把上访者反映的问题当成家里的事情来处理,把认真接待每一位上访者当成自己的家业来对待,应该成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信访工作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4.
人的选择性是人的活动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发展中,人的历史选择虽然受制于必然性,但同时又是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重要环节。社会规律通过人类的选择活动来实现,人类的选择活动使历史表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曲折性。尤其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不仅否定了机械决定论,而且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选择活动,就一定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一我们讲主体的历史选择,是以承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性为前提的。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一个自然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主体与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主体是指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践活动的人。客体指的是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畴的客观事物。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无限发展过程。主体的认识能力决定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1、主体结构。所谓主体只能是从事着现实实践与认识活动的人。作为现实的人,他首先必须是一个客观实在,一个有生命的自然结构。这个自然结构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脑的结构形态及生理机能方面的特点、感觉与运动器官的特性。其次更为重要和宝贵的是,作为“万物之灵”、“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他还有确立起自身主体地位的内在根据——文化心理结构,它包括认知与非认知两大领域,更具体地说,包括知识、情感和意志三个基本要素。由此看来,任何主体作为物质与精神、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都是由自然结构和文化心理结构的相互联结而成的完整结构。2、主体能力。目前人们对能力一般都沿用心理学的定义,认为“能力是使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个定义尽管抓住了要害,但却是不全面的。因为心理特性只是完成活动的最基本、最关键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实际上人从事任何活动都离  相似文献   

17.
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在实践总体中生成与创造、建构与重构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 作为现实主体的人,其规定性至少有三:一是客观现实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肉体的,自然力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简言之,主体首先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且,对于人的活动来说,“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二是自觉能动性。马克思主体观的本质规定性是“实践存在物”,是“感性活动“,而不是“感性存在”。人区别于物的能动性就在于它具有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鉴此,主体不仅是自然存  相似文献   

18.
统计决定论的形成与发展王伯鲁,王伯秦决定论是这样一种观念,它认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内,主体经过努力可以认识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找到与事物客观规律近似的科学规律,从而说明和解释事物的历史和现状,预言事物的未来发展。统计决定论是继单值决定论之后决定...  相似文献   

19.
实践,通常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这个理解并不错。但是人们往往把“客观世界”理解为人们进行改造的对象的自然界和现成的社会关系,而不包括进行实践改造活动的实践主体本身,这就忽视了主客体的内在联系。因为实践主体是客观世界的一部份,同样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改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来没有将主体的人排除于实践改造的对蒙之外。马克思把实践看作是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34页)。他特别指出:“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5页)“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同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实质是历史决定论,而不是历史选择论。文章认为,历史决定论并不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性、选择性,但历史主体的历史选择本身就是受主体需要、客观条件、历史规律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唯物史观在哲学史上变革的实质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历史选择的决定论根据,从而为历史主体自觉地创造历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