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主体性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在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中,人和动物是构造世界的共同主体,并且动物成为超越论构造主体是可能的。世界的客观性不应该狭隘地奠基于人的交互主体性,而他人不是他异性的唯一表征。对世界的客观性的理解应当突破物种之间的差别,跨物种的交互主体性使得世界的客观本质和构造意义得以普遍地显现。基于此,世界的客观性内在要求动物作为共同的构造主体参与世界的构造。根据胡塞尔的移情理论,基于人和动物的相似性——超越论动物性和身体相似性,动物可以被类比地理解为超越论构造主体。人与动物之间的跨物种的相互移情及其交互主体性关系是构造客观世界的基础。通过人和动物的共同构造,世界不仅是人类的世界,也是动物的世界,表明世界同时是“人性化”和“动物化”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言语博弈群体中的每个认知主体,其三个认知世界(信念世界、怀疑世界、无知世界)随着与他人的言语交流而变化。公共信念是理解言语交流的核心概念。某个命题之被表达其原则是:被表达的命题其命题态度不是公共信念。一个群体能够进行交流的条件是:至少存在一个人的信念或疑点不是公共信念。充分交流之后,公共信念集达到极限,此时任何表达都不会增加该群体的公共信念。公共信念逻辑为所有群体公共信念集中的共有部分,它们构成这样的公共信念"每个交流者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社区》2008,(20):29-29
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宁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那时候,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  相似文献   

4.
以当代科学实在论为背景,结合双重诠释学思想重新解读韦伯的理想类型,得出结论:工具主义认为理想类型无指称并无充分理由,成功的理想类型被吸收为日常生活的内容,它不是表征社会世界,而是本身在生成和构造社会世界。  相似文献   

5.
丰富的安静     
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宁静的日子。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那时候,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相似文献   

6.
在施泰因早期的同感现象学中,有关"个体"的现象学构造构成其现象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所谓"个体"的现象学构造,意味着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的相关性中对"个体一般"或"个体自我一般"的现象学意义的阐明。施泰因将个体一般或个体自我、它的躯体以及心灵、作为自然发生的心理之物,以及因果的联系乃至一个交互主体地构造起来的实在世界等都归属于"自然",一门"自然之现象学"则展示了这些客体是如何在意识中被构造的,它为自然科学的发生提供了澄清性的阐明。而正是在宽泛意义上的"同感"行为中,个体以及外部世界得以构造,这样的"同感"构成了人们"观""自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多元合一”是人类哲学思想中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它既是事物的初始原态,也是事物的终极趋势,是客观存在的本质特征。客观事物的“多元合一”绝不是多元的简单迭加,它们都遵循着自己的原则和规律,有其自身的构造方式。“多元合一”作为一种哲学范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论人类有多大力量,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地球是圆的,而且它每时每刻都在旋转。这个事实提醒我们,世界总有一面,你不曾看到。或者说,你看到的,只是小小的、窄窄的一面。而且,那些看到的,往往会阻碍你体验一个更大的世界。这个逻辑又提醒我们,重要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不是超越别人,而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1月15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言,详细阐述了中国对国际问题、世界经济及对亚太区域贸易自由化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江泽民在发言中指出,世界需要稳定,地区需要稳定,国家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他说:“和平、稳定、发展、合作,是世界人民的呼声。这就要求在这个千差万别、变化迭出的世界上提倡兼容而不是排斥,友好相处而不是欺凌对抗,求同存异而不是强加干涉。”  相似文献   

10.
谭山山 《可乐》2008,(8):67-67
老美最熟悉的中国人是哪一个?不是邓小平,也不是姚明。《纽约时报》华裔记者李竞在3月出版的新书《幸动饼纪事:中国莱世界历险记》中说是左宗棠。这个答案谁都想不到。原因是,几乎每家美国中餐馆都有一道叫"左宗棠鸡"的菜,他的名字每天都会被老美挂在嘴上。她在博客中说:"在美国,左宗棠以鸡闻名,而不是以打仗闻名,在中国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但是,正如列宁当时所指出:“所谓完毕,并不是说不可能重新分割了……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  相似文献   

12.
传奇孟小冬     
她不是梅兰芳世界里的主角,却是京剧史上被神化了的“冬皇”。绚烂的舞台背后,是她一生都有顺遂的婚姻和半世的忧伤坎坷。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数字技术之上的文化,一种将世界进行抽象编码而又重新构造的文化。网络文化对儿童和少年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对青少年来说,最具影响力的是网络歌曲、网络游戏、网络交友和网络文学等几种亚形态。网络文化对儿童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但它也不是完全正向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所发生的“视觉现代化”(modernising vision)转向源于自19世纪以来传统的视觉概念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旨在将人们从过时的观看习惯中解放出来,视觉的本质不应主要被理解为给定可见世界的机械再现模式,而应该从根本上被理解为由文化构造的、具有历史多样性的感知数据的生产性过程。现代艺术试图通过艺术品本身来创造一种现代化的视觉形式,艺术作品被定义为实现视觉现代化的手段或工具,画家试图用艺术来表达一种新的视觉观——观看中充斥着时间的流动,而绝不仅是一个明确的视觉顺序的实现;观看不是一个视觉固定化过程,而是更加有意识地、集中地观察世界。从丢勒式的空间中心透视观到塞尚式的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多重透视观,后者更加强调了观者的参与和观看的过程,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也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变化。视觉现代化的探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2)。  相似文献   

15.
让居易 《社区》2002,(21):64-64
巴黎是一个拥有把一切都变成“杰作”的魔力的城市。在世界上别的地方被认为发疯的事情,在巴黎往往不是被称作创造,就是被尊为生活艺术。 最近,在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又冒出了一件“杰作”:从卢浮宫到巴黎圣母院附近长达  相似文献   

16.
欲振兴中华,必须繁荣中国文化,然而,数十年来,天天讲要发展文化事业,萧条景象却屡见不鲜。致使中国文化陷于困境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乃是党同伐异、舆论一律的结果。舆论一律、党同伐异的逻辑是荒谬的。首先,世上没有可以作为评价标准的绝对正确的理论体系。什么是理论?理论是一组概念的逻辑体系。人们凭借语言的约定与逻辑原则,造成一个概念体系,便是理论。经验世界是具体的,而概念的逻辑体系则是抽象的,不包含任何经验事实。理论作为概念的逻辑体系,与经验世界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从经验世界,凭借逻辑,推演不出理论。理论不是经验世界的逻辑结论。因此,完全符合经验世界的绝对正确的理论是没有的。任何理论都只有相对正确性。打开浩瀚的科学史册,数、理、化,天、地、生,理论可谓多矣!有哪个理论绝对正确、永远正确?相反,随着历史车轮的旋转,许多显赫一时的理论,被新的实验所否证,被新的理论所淘汰。数百年间成为科学王国巍巍神殿的牛顿力学,不是在微观世界被量子力学取代,在高速世界被相对论所取代吗?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从周围的普通老人,到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巴金、拳王阿里、凯瑟琳·赫本、希特勒……我们都看到了它的表现。而制服它,似乎还缺少更成熟的方法,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是全世界有关学科专家一致的心愿。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相似文献   

18.
如今,民族志电影或者被理解为关于少数民族的电影,或者被理解为关于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知识的电影。然而,这些理解都没有触及到民族志电影的真正本质:非虚构的影像获取方式、跨文化交流特征和实验特征。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志电影,应该借助影像纪录的设备和工具去发现和探寻未知的知识,而不是复述既有的知识;揭示潜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而不是机械复制和呈现表面化、场面化的内容;展现影片制作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简单遵循某种表述模式而刻意回避或建构关系状态。除此之外,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应该充分施展娴熟的拍摄和剪辑技能,让民族志电影摆脱民族志文字研究表述惯性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民族志电影制作者也应该坦然面对影像叙事的局限性,并试着把民族志电影理解为一种探索世界的方法,从而确立民族志电影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9.
伽达默尔的语言观与工具主义的语言观是对立的。他认为语词的构成不是反思的,而是经验的产物。语言是被创造出来适合世界的。因此是世界而不是我们的主观性决定语言。在他看来,世界应被看作是处于人们之间的东西。它是人们之间的共有的理解和理解的中介,使世界成为可能的是语言。语言作为相互作用的领域,并不真正是一件构成理解的工具。 伽达默尔还认为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语言即是理解,即是存在的模式,正是语言揭示了世界。人由于语言而拥有世界并生活于世界之中。我们只能通过语言来理解存在,理解世界。世界必须进入语言,才能表现为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既往对国民意识的研究中,精英的思想是如何扩散到一般民众,而一般民众对于精英们念兹在兹的思想观念又是如何进行多元的甚至创造性的解读,在这样一个文本的互动过程之中,大众呈现出来的国民意识的具体的思想构造如何、呈现出怎样的特质与限制,都缺乏必要的讨论。1930年代《大公报》的"读者论坛"等专栏、专版,在精英言论与读者反馈构成的公共空间里,展现了国民意识的复杂面相。传统的多重面相以不同的方式在因应着现代中国的需要,既有重新激活被牵引入现代国民人格的想象世界中,也有被激烈地批评而试图为中国开新路的。西方意象在现代中国国民的观念世界中,虽是以船坚炮利的野蛮方式被移植进来,却象征着一个更高级和人道主义的文明体系。无论是古今的对接,还是中西的交冲,知识人都是绝对的主角,而他们在历史中的角色和命运则更是民国时期公共舆论中一个持久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