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根据对江西省农户的调查,对当前农业补贴政策下不同资源禀赋农户种粮决策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补贴政策、交通资源禀赋、经营决策能力、家庭劳动力禀赋、粮食收入占比、耕地资源禀赋是影响农户是否种粮的主要因素;交通区位禀赋、经营决策能力、家庭劳动力禀赋、经济资源禀赋、社会资本禀赋和耕地资源禀赋是影响农户是否扩大种粮面积的主要因素;当前国家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正向调节了耕地资源丰富且以粮食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户的种粮决策行为,提高了其种粮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种粮面积的扩大;在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中,农户获得的补贴资金数量和补贴方式是影响农户种粮决策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农户种粮意愿弱化是指由于种粮比较收益降低、农业劳动力缺乏等因素引发的农户种粮积极性降低而导致农户粮食产出萎缩,进而引发粮食种植业退化现象。实地调查研究表明,最近几年,我国农户种粮意愿弱化呈加速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单个农户粮食产出下降、复种指数下降及部分农地抛荒等,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农业劳动力上涨及短缺、粮价过低、年轻农民“厌农”情绪扩张等,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农地制度创新以改变这种局面,成为提升农户种粮意愿进而化解粮食种植业退化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基于粮食安全的国家粮食储备、地方政府粮食储备和农户粮食储备成为政府格外重视的问题和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该文基于2006-2009年山西省农户固定观察点数据,通过建立农户粮食生产、储备、需求及粮食供需均衡方程组,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我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农户粮食生产、储备、需求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估计后发现,农户粮食储备行为主要受粮食产量、非农现金纯收入、对真实利率的预期、粮食市场真实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户种粮积极性是影响粮食产量及产值的重要因素,关涉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问题。基于Y县272份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农户个体、家庭、市场、社会和区域特征五个方面探究农户种粮积极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农户种粮积极性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有农户对粮食市场价格满意度、农户对农资价格满意度、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满意度、农户的家庭经营规模、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保障能力评价;与农户种粮积极性呈显著负相关的因素有农户对加入合作社是否利于提高种粮效益评价、农户种粮投入占家庭总支出比重、农户所在乡镇近三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据此,应通过加大对粮食市场价格及农资价格的调控力度,提高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业保险保障能力等途径,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江西粮食生产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江西粮食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政府抓粮食生产的动力不大、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增多、粮食产业化水平低。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对策:一是要抓住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一核心,二是夯实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两大基础,三是要实施政策兴粮、科技增粮、产业增效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陕西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种粮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发现,种粮比较效益低是阻碍农户种粮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农户年龄、种粮规模、种粮目的及家庭承包经营地安排与农户种粮意愿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户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状况及家庭是否种植经济作物却与农户种粮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调整和制定政策来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通过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一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来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向规模大户集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南省951户农户的访谈与调查,把影响农户粮食种植意愿因素分为农户自身情况、农户粮食生产、农户对粮食生产的态度、农户对政府投入的态度四大类;通过层析模型的分析,得出结论:农户对粮食价格的评价、农户对粮食生产技术服务的评价、农户种粮积极性、农户种植面积等变量对农户粮食种植意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农户模型进行分析,理论推导的结论表明:在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粮食补贴依然有效;运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面板Tobit模型以及面板数据分位数估计的方法证实了理论推导的结论。研究进一步表明,与粮食种植面积相挂钩的补贴方式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要明显大于脱钩的补贴方式;此外,种粮成本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抑制作用要远大于粮食直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地流转政策目标定位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也需要防范土地用途变更、耕地逐年减少、惠农政策实施不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影响粮食安全问题发生.因此,在推进农地流转的进程中建立以农地用途管制、耕地特殊保护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是我国应对粮食危机的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10.
构建农户种粮行为决策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苏省621户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值选择模型和非观测效应综列数据模型,考察粮地租金变动对粮食种植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粮地租金上涨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概率增强,其中农户在粮食生产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该影响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种粮面积的缩减最终体现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例的下降,其中农户前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该影响有约束作用。这表明,短期内粮食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与粮食经营规模对“去粮化”趋势存在抵挡作用,下一步要通过推动粮地租金理性化、市场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对规模种粮户的支持政策,防止短期“非粮化”压力转变为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1.
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农户生产行为实现其政策传导,那么,在农业生产风险条件下,农户的风险偏好和政策预期是否影响到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发挥?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调研数据,将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性测试分析方法运用于农户行为研究,分析不同风险偏好农户对补贴政策的预期和行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态度及其风险偏好通过农户的政策预期作用到农户种粮决策行为,且农户的风险偏好和生产行为决策出现了"效用不一致"的现象,风险规避型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相对较强,有更强烈的稳定粮食生产的预期,据此提出粮食补贴政策设计时应该考虑农户风险偏好特征,将风险规避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放在首要地位,稳定和刺激粮食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发挥市场作用、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实现宏观调控的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制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对土地的投入热情,进而对粮食生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依据我国相关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运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制度对粮食产量有着显著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粮食增产也发挥了积极贡献.课题组在陕西省开展调研发现:土地流转制度为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农户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陕西省在实行土地流转制度之后,农业劳动力投入产出比和粮食单产都显著提高.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应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加快推进土地确权,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创建多元补贴机制,推进土地制度创新,使土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粮食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作物,交易过程中价格欺诈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户利益,打击农户种粮积极性,影响了粮食生产和流通。设计/方法通过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粮食交易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探讨政府监管与补贴双重干预下粮食交易主体的策略选择及驱动因素,为政府有效监管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发现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纯监管或补贴,政府监管结合补贴政策对欺诈行为约束效果更好;政府监管的积极性随社会效益、监管效率及交易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为有效约束价格欺诈行为,政府最好同时实施监管结合补贴双重干预政策,同时可以完善奖惩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发展农业经济组织来约束粮食交易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5.
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保证 ,一是保护耕地 ,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是制订措施 ,尽力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是依靠科技 ,着力寻求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 ;四是依靠投入 ,努力增强粮食生产的后劲  相似文献   

16.
滨州市在近几年粮食补贴政策落实中取得了恢复粮食生产、开垦可耕用地、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等成绩,但在补贴工作开展中也暴露出效益不明显、缺少技术补贴、补贴过于分散、补贴运行成本较高、贯彻落实不够透明等问题.创新农业土地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调整补贴标准、方式和对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支出等改革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的措施,对于发展滨州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数据对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袁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从短期看不会对农业及粮食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农户从事农业及粮食生产主要因素有农产品价格、政府补贴、农业生产成本和病虫害。最后提出稳定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由于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粮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种粮积极性不高,我国出现了粮食生产连年下滑、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把原来对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粮食消费增长与耕地量减质降的趋势不会改变;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农田灌溉危机频生,作物生长环境恶化;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太低,农业投入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粮食直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粮食流通体制不健全;粮食储备制度不完善。因此,必须建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下,宁夏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近几年增速有所趋缓.基于这种背景,本文以宁夏粮食主产区北部引黄灌区产粮大县与普通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产粮大县和普通县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农业生产投入水平、谷物平均价格和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是影响产粮大县和普通县农民收入的共同因素,且对农民增收都有正向影响.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明显不足,农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粮食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需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补贴方式等,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