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中,富豪们如何掘到第一桶金、又如何创业发展,是形形式式类型各异的。那么,中国有这些不同类型的富豪吗?  相似文献   

2.
肖川 《决策探索》2005,(6):94-95
随着私有企业和沿海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现在已经诞生了将近1万名身家千万的企业家,这个数字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结果。中国的富豪们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阶层。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富豪群体近年不断高涨的移民热情面前,是主要一线移民目的国纷纷调高门槛的严峻现实。或许投资移民大军需要重新审视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投资蓝海,而国内也需要进一步改善经济金融投资环境、气候环境,让更多想走的人最后留下来。  相似文献   

4.
心理创富     
拿破仑·希尔,是一位新闻记者,21岁时为一家杂志撰写名人成功史专栏。第一位要访问的人,是当时  相似文献   

5.
创富法门     
世界杯尘埃落定. 创富的机遇就象足球赛,战略与战术恰到好处地结合,出线就有机会.例如本次世界杯第29场日本对俄罗斯,在日本横滨举行.上半场,俄罗斯因在客场,战略上采取紧守大门,以体力拼对手,这种策略是对的.但日本人在下半场第6分钟就进一球,而且是意料之外的顺脚一推--这就是战术改变赛运.  相似文献   

6.
创富朝天门     
有个名人的话总是被一些成功的人,甚至是伟大的人无数次的实践.这个名人总是谦虚地说,他是事后总结的,事实也如此.牟德彬就是该名人伟大定律的践行者之一. 这个名人说,家是生命的本源,血缘、亲情、文明、传统生活的种种使它成为生命的源泉,人们在家中出生,在家中成长,从家中走进世界.家园是生命的根,是人安身立命之所在,它是童年的回忆,是青春的梦想,是父母的温情,是邻里的善待,它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点.家是文明的象征,然而为了某种追逐,人类却注定要舍弃家园,流浪他乡.这个名人是我们的主编徐秦明,请注意,我用的是"个"而不是"位".之所以说他是名人,是因为我们编辑部的人都知道他. 1990年夏,牟德彬离开了赵家山. 第一站,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一份工作,修铁路. 修铁路,抬钢轨,寒来暑往,反反复复.17岁的少年,皮肤混着血汗脱了一层又一层,牟德彬用身体承受着极限挑战.  相似文献   

7.
创富朝天门     
有个名人的话总是被一些成功的人,甚至是伟大的人无数次的实践。这个名人总是谦虚地说,他是事后总结的,事实也如此。牟德彬就是该名人伟大定律的践行者之一。  相似文献   

8.
辛梅 《决策探索》2004,(5):68-69
中国富豪挖掘第一桶金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用武林招式来比喻,总结出其中活色生香,可供创业者活学活用的五式,贡献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和1O月,全球知名咨询顾问公司凯捷集团,联合美林集团,先后发布了<2007 全球财富报告>和<2007亚太区财富报告>.   <管理与财富>记者借“第二届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论坛“在北京召开之际,专访了凯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主管金融行业咨询业务的曲向军先生,他向记者详细描述了中国富豪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2007,(7)
学大网和中香网,创业的故事惊人地相似:都是10万元白手起家,不依靠任何外部输血,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均取得了阶段性的创业成功。  相似文献   

11.
马红漫 《经营管理者》2010,(10):100-100
当前我国分配制度与慈善机制设计的滞后,也使慈善事业遇冷。比如,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税收体制,对分配公平性的调节功效弱化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广角》2003,(3):32-32
  相似文献   

13.
14.
烧水的秘诀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15.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12,(19):111-112
世上种种纷争,或是为了财富,或是为了教义,不外乎利益之争和观念之争。我们身在其中时,不免很看重。但是,不妨用鲁滨逊的眼光来看一看它们,就会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真正值得我们坚持的精神原则都是十分有限的,在单纯的生活中包含着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秘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邱吉尔前来演讲。演讲的那一天,会场上人山人海,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都到齐了。邱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  相似文献   

17.
18.
<正> 被誉为世界无线电通讯巨人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享有“美国荣耀”的美称。作为公认的超优良经营的电子高科技企业。自然有其独到的致胜秘诀。 通讯器材与半导体是摩托罗拉的两大支柱。在全球范围内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拥有高达40%的市场占有率,此外,电话交换机、警用无线电话,特殊宇宙无线电话等方面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半导体方面,摩托罗拉业绩不凡。  相似文献   

19.
钓鱼的秘诀     
魏悌香 《领导文萃》2007,(3):104-104
老人和年轻人各坐在一块石头上钓鱼,老人很轻易地就钓到很多鱼,而年轻人整天下来却一无所获,他气得把钓竿扔在地上,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钓鱼的地方也一样,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太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第一的秘诀     
黄鹤 《领导文萃》2014,(13):98-98
正20世纪70年代,日本有家玻璃厂为了扩大安全玻璃的市场,聘请了营销专家佐藤来给业务员作指导。经过考量,佐藤决定先向优秀的业务员取经,再做具体指导。松田是公司最优秀的业务员,年年业绩都是第一。于是,佐藤跟松田跑了3笔业务,很快发现了他的独特方法。原来,每次去谈生意,松田除了要带上安全玻璃,还会带一把铁锤子。见到客户,松田便先问对方:"你相信我们安全玻璃的质量吗?"对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