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子建 《天府新论》2008,(1):117-119
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的范畴.新闻价值的发现以社会文化环境为其本源.从历史的观点来讲,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人们的价值观亦不一样,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就不一样.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新闻价值观不同.新闻社会价值观受到受众和传播者文化特质的影响.要使新闻传播真正造福于社会,就应实施合理的传播控制.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245-250
新闻特稿的文学性包含非虚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四大综合属性。新闻特稿的文学性从四个方面可对其新闻价值发挥辅助作用:一是非虚构是文学性的立足之本;二是新形象性可提升新闻的真实性,使新闻中的事实无限接近客观现实;三是情感性可增强新闻的接近性,尤其是新闻与受众心理的接近性,使新闻易于接受;四是审美性可弥补新闻时效性的缺陷,使新闻传播效果更持久。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媒在建构和传播"食品安全"图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在食品安全传播中的实化和细化。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食品安全传播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文章旨在对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传播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而对我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媒在建构和传播"食品安全"图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在食品安全传播中的实化和细化。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食品安全传播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文章旨在对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传播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而对我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7,(12):28-34
怎样处理好批评的自在性、批评的对象性,以及批评的自在性与对象性之关系,对于当下中国电影批评的价值生成具有重要意义。自在性是指批评必须作为一种自我意识行为、一种理性精神展现、一种与批评家独特艺术思维紧密相关的、具有原真性的阐释;对象性是指批评应该是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一种平等体味的谈心,一种思想和艺术的对话,一种精神与实践的耦合,意在人心与物化的世界之间搭上桥梁,在文本与主体之间引发碰撞和共鸣。而自在性与对象性的完美融合则是电影批评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革,新闻传播又呈现再政治化的趋势.这种新闻价值观念的改变,是新闻传播自身发展的必然,更是我国这个时期的政治诉求.要想推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政治文化影响新闻价值观、引导新闻传播.面对新闻价值的多元选择,必须进行新闻的价值整合,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等方面,构建起适应其多种需要的新闻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傅长吉  张姝玥 《理论界》2008,15(1):122-123
人生价值就是一个人的才能与道德在发挥中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和引起的社会影响。有才能和道德在发挥中都体现正价值的人生,也有才能和道德在发挥中都体现负价值的人生;既有才能体现了正价值道德体现了负价值和一般价值的人生,还有体现价值前后相悖、正负交错的人生。理解不同价值的人生,必须看到人生价值在实现中的主体制约性和客观制约性,不能用地位的不同来衡量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应当关注个性之"在"(本质),个性的生成和个人的生成是同一过程,都经历了从自在的存在到自为的存在、再到自由的存在的历史过程。个性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态——自在个性、自为个性和自由个性。个性价值是指个性对人的效用性,它存在于个性与人的关系中。个性价值本体的根据是人的有效实践,功利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个性价值的三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9.
价值认同是指在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人类的一切思想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 ,归根到底都可以概括为价值认同。本文所指的价值认同 ,主要是指在价值观标准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尤其是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价值观标准要求相一致、相统一的状态 ;对于革命军人就是要牢固树立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客观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一、社会转型期价值认同教育的定位面对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 ,有效开展价值认同教育 ,首要的是科学定位 ,从新情况、新要求出发 ,寻求新突破。当前 ,要正…  相似文献   

10.
新闻改革与新闻价值观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价值观是人们通过新闻实践所反映出的价值评价的观念形态。现阶段中国新闻传播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转型时期社会急剧变动的特点。在实践层面上.大陆新闻传播格局已打破旧格局、旧观念,但新的秩序尚未最后确立和成熟。综观8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改革所走过的历程,它折射出新闻价值观的短变过程.新闻价值观在新与旧、中与西、封闭与开放之间寻找历史支点。作为评估新闻价值的经验主义标尺.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在开放改革的背景下从一元逐渐走向多元。目前,新闻价值观的多元取向就其社会效用而言,正、负面影响同时存在。多元的但必须是完整和谐的价值体系才有利于整合社会、调控社会,而理性的传播者与传播市场的有序性是新闻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新浪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等一系列微博打拐行动中,"公民记者"的表现引起了社会关注和议论。议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民记者"的合法性和不足。"公民记者"具有合法性,它体现出公民就社会事务发声、占有媒体话语权的欲望;但同时,其媒介素质也亟待提高,如不具备专业性可能成为社会隐患,也可能危及自身安全。二是"公民记者"的影响力和传播价值。"公民记者"影响范围有限,需要借助舆论领袖和权威媒体推动;其传播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的议程设置,凸现民众对热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顾客价值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市场营销领域“以顾客为导向”思想的建立 ,市场营销理念出现了从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到顾客价值的变化趋势。顾客价值已被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顾客价值战略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企业必须依从不同的顾客细分和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选择适宜的顾客价值定位 ,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支撑体系 ,整合、协调内外部资源 ,发展企业专有技能、资产和信誉 ,向顾客提供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价值 ,从而获取持久的竞争和成长优势。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寻租型"职务犯罪衍生机理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租型职务犯罪是一种新型的职务犯罪形式,其衍生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的国家配置体制是其制度基础,经济转轨时期价值观念的异变以及配套教育机制、激励机制的滞后与缺失而导致的公职人员抵御能力的下降是其内在动因,而改革中的一系列制度缺陷而创造的寻租机会使犯罪得以完成.从犯罪预防与控制的角度出发,将这些因素区分为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和可调整因素,运用不同的对策加以抑制,是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族群"(Group)式传播形态的网络萌芽--兼论"族群"传播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或趋势:无线、互动、族群式等,其中族群式传播特征最为显著,集中体现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网络论坛、网络游戏和个人网络出版的传播实践中。在新的传媒技术的推动下,受众对媒介的选择性需求更加主动,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不断走向分化,媒介类型和媒介形态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受众需求与媒介提供的多种可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蜂房结构的多种小众化传播构成的结合体,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Group”。具体而言,“族群(Group)”传播理念,既指实体意义上分化的小众和小众化媒介所应用的媒介理念,也指目前在传统大众领域中,在节目内容选择、编排方式等方面可以推行实践的“族群(Group)式”传播理念,两者一显一隐,推行的步骤是同步的,这将贯穿于未来媒介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5.
鲍德里亚在物的有用性基础上对马克思的使用价值进行批判,一方面认为,使用价值本身就是一种拜物教,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应该由交换价值拜物教和使用价值拜物教共同组成;另一方面认为,使用价值并不是一个自主存在的现实,而是被交换价值所生产出来的,只不过是交换价值的完成与实现并充当着其意识形态保障功能。然而,笔者认为,鲍德里亚对使用价值的批判是建立在对物的有用性批判的基础之上,实际上也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客观物质基础的批判,同时,由于他认为使用价值只不过是交换价值所产生出来的"仿真模型",只不过符号体系下的理想"指涉物"并充当其化身,因此,并不存在"真实性",在此,鲍德里亚陷入了辩证唯心主义的幻境之中去了。  相似文献   

16.
新闻自由:责任与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自由主要指人们搜集、发布、传送和收受新闻的自由。新闻自由是自由的新闻精神追求的目标。自由的新闻精神正是以追求新闻自由的方式实现着自身。对于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来说,追求新闻自由,就意味着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自由才是正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英语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思维的差异主要有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差异,思维习惯的差异及信息组织方式的差异。跨文化交际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汉英思维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影响,具体体现为对口头交际、书面信息交流的影响和对商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孔子人学的两大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传永 《文史哲》2004,(4):88-92
孔子的哲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个体发展、群体交往和物我关系(包括天人关系)为基本对象的哲学,是一种人学。孔子基于人的生命价值逐渐被重视的社会大背景,把整体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作出了"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的理性判断和价值定位;又基于这种理性判断和价值定位,阐发了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有关人的权利的观点和主张。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的学说是孔子人学的两大发现。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河南的精神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精神生态指的是在中原这个区域内由众多精神要素组成的动态的价值体系、文化群体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包括历史的发生过程、现实的发展能力、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力等。当代河南精神生态是指河南范围内的精神与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各要素存在、生长、发展的现实状态。当代河南精神生态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系:一是思想观念体系,二是精神坐标体系,三是艺术人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人性假设与制度伦理的正义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红 《河北学刊》2004,24(4):79-83
中国传统的集团文化形态是以人性本善的“礼”为核心 ,派生出了“以善抑恶”的善正义制度伦理 ,它内含着德治精神的设定身份、分别等级、增进和谐的“亲和”性正义价值取向。而西方的经济文化形态则是以人性本恶的“法”为核心 ,演绎出了“以恶抑恶”、“以恶增善”的法正义制度伦理 ,它内含着契约和法治精神的设定主体、分别物权、公平转让和各得其所的“分构”性正义价值取向。从历史的进程看 ,一个社会中集团文化和经济文化只有平衡协调发展 ,使集团原则和经济原则处于均衡状态 ,把对个人利益动力的驱使放在尊重集团原则维持秩序的基础之上 ,才会使社会秩序文化真正繁荣起来。所以 ,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伦理的正义价值取向和基本理论 ,在弘扬本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汲取西方崇恶制度伦理的法正义诉求的合理内核 ,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