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有些语素,如“了”、“着”、“过”、“们”等,不具备词汇意义而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在说明它们的语法性质的时候,可以同印欧语中既有的一些语法范畴作比较。当然,这种比较不能流于仅仅用印欧语既有的语法范畴来说解汉语中这些语素的语法性质,因为汉语这些语素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同印欧语既有的语法范畴所表示的意义是并不一定相同。譬如“了”、“着”、“过”缀加在动词后面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用印欧语动词的“时”、“体”、“式”、“态”等范畴都套不上。曾经把“了”、“着”、“过”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指代词同义连文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指代词远较现代汉语复杂,古代同义指代词如“余”和“吾”、“尔”和“汝”可以并存,现代没有;古汉语指代词有同义连文如“谁何”、“尔汝”等,现代一般没有这种现象。前人对古汉语指代词同义连文的看法往往存在分歧,本文打算在广到例证的基础上,对这一具有汉语特色的语法现象的成因和性质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已经不是新鲜课题了,而将英语与古汉语作比较研究的则不多见。英汉语言的比较研究仅以现代汉语材料作对照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古代汉语材料纳入研究范畴,才能将这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引向深入。这里,笔者仅就英语与古汉语句子成份的位移作一些比较,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定语后置句法及其标志 1.1定语和它所修饰、限制的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成一个“定——名”词组充当句子成分。在这个名词性词组中,一般说来,定语是放在中心语前面的。但是,无论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有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后的现象、尤其在古汉语中,定语后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常用的句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以文言文为对象的语法研究始于先秦,可谓源远流长。但是系统的古汉语语法研究,却是从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笔者把1898年以前的古汉语语法研究,称为古代古汉语语法学,把1898年以后的古汉语语法研究,称为现代古汉语语法学。系统的,以现代白话文为对象的语法研究,可以说,始于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从此,汉语语法学以古代和现代为线索,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特别到八十年代以  相似文献   

6.
从词性词义发展变化情况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古汉语虚词分为不变的、可变的和多变的三类。 古汉语有少数虚词,其词性词义的发展变化比较复杂,如“之”、“其”、“而”、“以”;或词性虽然单纯,但词义的发展变化很多,如“于”:可以叫古汉语多变虚词。对于这类虚词,如果能说明其词性、词义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原则和不同条件,就不仅有语法理论意义,而且有较多的实用价值,因为还可以推广运用于一般的可变虚词。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汉语语法教学中,“宾语前置”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词序现象而予以重视的。但什么是“宾语前置”,各类语法著作及古汉语教材却表述得含混不清,或者没有表述。这就为语法教学带来一些疑问和矛盾。 什么是“宾语前置”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宾语”。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宾语:动词的一种连带成分……。”(74页)还是没有说清楚。这种“连带成份”,究竟指的是一种句子成分,还是一种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呢?请看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的被动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说的古汉语,是指唐代以前的汉语。 唐以前的汉语是怎样表达被动意思的,这在过去讲古汉语文法的书上经常见到,即所谓“被动式”。它的举例是:“为……所’式”,“为字句”、“见字句”、“于字句”等等。这些统统都可以名为句式。了解了这些,是可以对我们读懂古书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这些所谓“式”,是从形式上看的,究其实际,还远远不能说明古汉语里被动意思表达的情况。因为在古汉语里,不具有这样的形式,也未尝不是表达被动意思的。换言之,表达被动意思的句子和表达主动意思的句子,有的并不必、也不能单纯从“式”上来找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专职分工.例如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常作谓语,形容词常作状语、定语等等.这种情况,古今汉语的语法情况一致.但是,在古汉语里,有些词类的用法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产生了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变化,这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就叫词类活用.例如,“绿”是形容饲,常作定语、状语,而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中,却临时作了谓语,带了宾语,语义也由“绿色的”转变为“使……绿”(即变绿),这就活用为动词了.  相似文献   

10.
“之于”在古汉语中经常同名词或代词组成“名词(或代词) 之 于字介宾词组”的结构形式,位于句子之前。这是一种比较特殊而又常见的语法现象。这种结构中的于字介宾词组同一般用于状语或补语的于宾介宾词组不同,它的后面大多有语气词“也”字煞尾。即使没有“也”字,也是可以用逗号点断,与其后面的谓语句隔开的。这种句型,在古代典籍中是不乏其例的。请看下面各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关于范畴的表达论问题,有的语法著作已有论述,如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而从语体的角度研究表达的目前还不是很多。本文从语体表达的角度,选择“时间”范畴,从(一)时间词语的特点及其选择,(二)时间的形象化表达,(三)时间表达的语法形式特点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文艺语体“时间”范畴的表达特点,以做为语体表达论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2.
注重语义语用分析 ,是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一书的显著特点。本文从句子整体格局的分析、句子构成成分的分析、句法结构转换的分析三个方面 ,对此书上卷《词句论》中有关古汉语句法结构的语义语用的论述加以考察 ,目的在于深入认识《中国文法要略》独特的语法理论、方法及其在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教材的总体构架并非建立在汉语言自身体系的基础之上.而是直接模仿欧美的印欧语言体系的产物。事实上,汉语和印欧语是结构基础和框架类型都不相同的两种语言体系;不同类型的语言有其不可替换的“质”。这种不可替换性表现在二者语法体系性质的差异上:汉语属语义型语言,而印欧话则为语法型语言。现代汉语教材体系结构的错位,是导致该课程教学一直未能入“佳境”的原因所在。为此,现代汉语教材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一、汉藏语言比较的发轫1784年,一个意外的发现使得英人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惊奇不已,那就是尽管梵文是那样的古老,梵语的故乡离开欧洲是那样的遥远,而使用梵语的社会的文化跟希腊、罗马文化又是那样的毫不相关,但是梵文同希腊文、拉丁文无论在词根还是在语法形式上居然都极其相似。他说:“梵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相同点是如此明显,以致研究过这三种语文的学者,没有一个不相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源头。”从那以后,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获得了蓬蓬勃勃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很快就把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印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古汉语教学一直没有统一的教学系统,全国各院校的教学工作基本处于各行其是的状况,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建立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几点意见,以期建立一个古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中的某些字词要异读,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破读”(亦称“读破”)现象当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破读”,就是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这实际上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由于语言中某一个字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或新的语法作用,为了在读音上有所区别,并使之表达得更加明确,就把这个字词读为另一种读音,以表示差异。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词组,保留了大量的古今不同的词义和文言语法。人们学习古汉语时,对古代的词义和语法如果联系有关成语进行学习,就比较容易掌握。再利用这些熟知的成语去记忆一般古文中出现的古代词义和语法现象,记忆会尤其深刻。特别是教师,结合成语学习古汉语的角度出发,以成语为例,从词汇和语法这两方面,来讨论研究古今汉语的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结合现代汉语语法的欧化现象以及汉语语法的历时演变,对现代汉语(M1 +M2) +V句式的来源进行探讨.从历时的角度来看,(M1 +M2)+V句式在上古、中古以及近古汉语中就存在;从口语对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影响来看,口语中也存在现代汉语(M1 +M2) +V式的映像;从语法发展的趋势来看,(M1 +M2)+V句式的产生也是语法精密化发展的结果.现代汉语(M1+M2)+V句式不是受印欧语影响产生的新句式,是汉语中原本存在的句式结构.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介词有三条新的语法特点;一是宾语是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现代汉语不需要介词、也不能用介词的地方,古汉语却可以加上介词;二是古代汉语组合能力强,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外,还能跟动词、助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甚至和个别连词、介词组合,有的并且凝结成固定短语甚至词,一直沿用至今;三是古代汉语中前后两个介词搭配使用的情况较少,大多只用一个介词表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古汉语中名词性成分作说明谓语的问题.研究表明,古汉语中名词性成分作说明谓语一是表示体貌特征,一是表示衣食住行.后者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结构上,名词单独作说明谓语的情况很少,而且有较强的限制条件.常见的是名词与名词、形容词或数词组成偏正短语,然后整体上充当说明谓语;而且,偏正短语很少单独作说明谓语,一般是两个以上并列作谓语.作说明谓语是名词性成分的正常语法功能之一,不能看作是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