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寿康先生在一篇题为《谈“异语”修辞方式及其他》(载《修辞学习》1982年第二期)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新的。修辞方式——“异语”。他在举了“青海的‘柴达木’本来就是蒙语‘盐泽’的意思”一例之后,给“异语”下了如下的定义: 这种利用非汉语普通话语词(包括外语语词,兄弟民族语和汉语方言、行业语的语词)来显示语词的意义,引用原词义或运用双关语义来达到增加文章  相似文献   

2.
语词修饰与概念限制,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语词修饰与概念限制是等同的、一致的;二是认为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密切的,概念的表达要借助于语词,有的语词表达概念,然而在论述概念的限制时,却没有谈及语言形式的问题。本文试从语词的修饰、概念的限制、语词的修饰不完全等同于概念的限制、概念的限制可采用语词修饰与变换词语的形式这四个力面,谈谈语词修饰与概念限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负概念的限制问题,在逻辑界中至今看法还是很不一致的。有人认为:“负概念的限制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内加区别限制词(即在负概念语词形式的否定词后加区别限制词而表现)的负概念限制,一种是通过外加区别限制词(即在负概念语词形式的否定词前加区别限制词而表现)的负概念限制。”并且认为“负概念通过内加区别限制词的限制,其概念间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与正概念完全不同,不是‘内涵依次增多,外延依次缩小’。在外延方面,其概念间不具有属种关系,而具有反对关系。”  相似文献   

4.
“定语 名词”的语法结构,通常可作为对名词概念限制的一种参考依据,但也有并非限制的例外。判定“定语 名词”是否是限制,不能只看加上定语后是不是改变原来名词概念的外延,而要看其是不是由属概念变为相应的种概念。如果由属概念变成了种概念,则是限制;如果不是由属概念变成种概念,则不是限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1)认为“层次”语词在自然语言符号系统中和自然辩证法学科领域分别表达的是“属”和“种”的概念,属、种概念用同一个语词表达导致了概念的混乱;(2)提出能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质级”语词,并建议用“质级”语词取代并表达自然辩证法学科领域的“层次”语词及其所表达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模糊限制语是人类交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礼貌策略。语料库出现之前,语言学家大多依赖自己随机收集的材料或语感对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语料库语言学为语言研究开启了新视角:基于语料库数据的研究方法被用于对模糊限制语somewhat的语用功能的研究中。语料库详实的客观证据可以有力说明模糊限制语somewhat的搭配行为:somewhat在一定类联接形式下具有强烈的消极语义韵。为什么somewhat倾向于出现在消极语境中?因为具有消极色彩的言语容易使社交对象感觉面子受到威胁,所以模糊限制语somewhat就扮演起缓和语的角色从而调节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模糊限制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对模糊限制语所下的定义和分类问题 ,并用大量中英文例句阐明模糊限制语具有改变命题真值、取消会话含意、使说话人恪守礼貌原则之功能 ,以及被广泛用于日常会话、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L1习得中逻辑问题的概念及其在L2习得中存在的理据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二语习得中功能语类变异和逻辑问题之间存在的所谓“悖论”。针对这种悖论,重点讨论了三个假说:“失效功能特征假说”、“表层特征缺失说”和“韵律结构迁移说”。第二语言句法中出现的功能语类变异并非是由于缺乏“逻辑问题”而致,而是普遍语法的默认设置和第一语言参数迁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表达比较范畴的“比”字句之特殊“比”字句形式更为复杂,语义更为丰富,语篇功能更为强大。从语篇层面来分析,特殊“比”字句的作用表现为:在话题转换中经常起着链接作用;在话题链中起统领作用;转移说话视角的作用;在“总-分”式话题链中起话题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北方言詈语特征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方言詈语的特征表现在结构形式、语体、语用三方面:结构组成形式中含有“动物语素”、“外来语素”、“儿”音尾;富于狂欢色彩的口语语体;独特的语用特征表现为象声性、会意性和表意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文中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其分类,然后结合交际能力理论,分析探讨了模糊限制语与交际能力的关系——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的使用是交际者语言交际能力的体现。体现交际者根据具体情境使用恰当语言形式的能力;针对不同对象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善用谈...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自建英文医学学术论文语料库,根据Hyland等人的研究,对中外作者在词的层面上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作者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数量和种类上都显著少于外国作者,同时二者在其应用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但模糊限制语在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分布却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可见,论文各部分的交际功能对模糊限制语的分布起决定作用,而英语写作水平、文化差异等则可能影响中国作者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类型: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探讨了模糊限制语丰富的语用功能,它可以精确话语信息,掩饰说话人信息的不足,使言语表达更加礼貌客气、含蓄幽默。以利于人们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进行交际,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模糊限制语与母语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限制语(hedges)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Lakoff(1972)的论文"语义标准和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中,用来指那些"有意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通过对45篇科技文章实证性和描述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者发现中国人写的英语科技文章和以英语为母语者写的英语科技文章在模糊限制语的出现频率及使用的种类上都存在着差别,母语迁移是导致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英语模糊限制语主要包括两种: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 语。模糊限制语在交际中体现出其语用功能,其中包括改变话语的真值,使话语更加礼貌等语用功能。本文讨论的 就是模糊限制语及其在具体语言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人与人的交往充满了技巧,在外交场合中尤为微妙,如何使要表达的语言既不招来麻烦又能有效地传达给读者或听众呢?其解决方法存在语言结构本身.模糊限制语在语言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作用.此文通过分析模糊限制语在政论文中的语用功能,展现出政论文语言表达的特殊性:婉转而准确.  相似文献   

17.
“影文体”是新媒体时代最有代表性的“语词-影像”混合表意文本形态,而微叙事、影文戏仿、网络动漫和数码摄影则是新媒介“影文体”意指谱系中最具有颠覆意味的存在形态。与传统“语图文本”中的语图关系格局相比,“影文体”的表意范式呈现出更加自由的交互性、多维性与混融性,因此,“语图混融”是这类文本意指过程最常见的理论图式。对新媒介“影文体”表意关系的研究,应该突破新媒体时代文学图像关系研究的固有思路,从跨学科的研究视域、基于“语图思维”的认知心理来审视这一新的文本形式对当代文艺理论体系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结合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对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语义层面上修正命题的真值条件,在语用层面即人际功能层面上增强话语的可接受性,在语篇层面上可视为标记话语文本宏观结构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结合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对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语义层面上修正命题的真值条件,在语用层面即人际功能层面上增强话语的可接受性,在语篇层面上可视为标记话语文本宏观结构的信号.  相似文献   

20.
模糊限制语主要有表示能愿、性质和状态、不确定、强调和推测等几种类型.模糊限制语在新闻中可缩小模糊的范围,使语义较明晰、具体;可改变明晰中心词或明晰命题的真值条件,提高模糊度,使表义具有灵活性;可舒缓肯定或否定的口气.以汉语新闻为例的模糊限制语研究还相当薄弱,应该加强汉语新闻模糊限制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