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周聚 《齐鲁学刊》2001,4(4):40-45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一种“世纪末”情结,具体表现为颓废情绪、孤独意识与绝望思想。中、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世纪末”思想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正当市场原装‘茅台’供不应求,王朔的酒精兑水点上一二滴‘敌敌畏’的假活儿也‘昧着良心’上市了。”①这个自称“通过流氓的眼睛看世界!”把人生的目的归纳为“找乐儿”,把生存方式归结为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俗人”,轻而易举地制造了几次作品的“热潮”,80年代后期也着实让电影界围着他忙得不亦乐乎,以致于稍有点文学爱好的人都言必王朔,侃必“顽主”。那么,王朔究竟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呢?的确,王朔笔下人物有着独特的力,那就是不装腔作势,不自我美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裸体”的真实。但这真实的全部内容就是亵读神圣…  相似文献   

3.
论世纪末中国文学的感性沉迷与理性缺失孙长军我对20世纪末中国文学的总体感觉是:它并未给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取向提供必需的指南,而且似乎还在为一百多年前由马克思揭示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作注脚。90年代,中国掀起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经济高...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曾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转型,主要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照搬西方文学的模式,甚至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完全等同于欧化或曰西化。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尽管西方文学是一个重要的参照,并且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创建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但中国文学的传统思想和形态仍然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根基,是中国文学现代化之保持民族持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当说,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转型并不是西方式的,而是保持了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5.
严复不仅是著名的翻译家和启蒙思想家,而且是19世纪末中国文学变革的先驱。他引进的进化论思想为文学观念变革提供了思想武器,确立了发展、变革的文学价值观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他与夏曾佑合著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把人性本体论引入小说领域,开“小说界革命”先河;他在《诗庐说》等文章中最早提出了文学审美价值论;他的散文吸收了西方论说文体注重逻辑论证的特点,被称为“逻辑文学”,在散文文体演变中起了重要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全球化同政治、经济全球化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只能是立足本民族文化,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学的精华,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7.
卢桢 《中国社会科学》2023,(10):65-84+205-206
新时期以来,城市文学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在当代文学中产生重要影响。作家深入城市的物态风景与城市人的精神世界,围绕城市现代功能提升、经济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文化人格塑造等问题展开书写,想象城市和城市人的理想形态,确立了“城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双向互动的叙事路径。“人的现代化”作为城市文学现代化叙事的价值内核,以人在城市中的现代化体验为纽带,彰显城市人精神的多向性特质,探究理想的市民伦理道德。进入新时代,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追求“诗”与“思”的双重深化,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目标,及时发现、关注新兴社会群体,营造理想的城市人文氛围,厚植城市精神品格,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8.
吕方 《江苏社会科学》2002,6(4):155-159
中国古典文化通过对人性的追问,通过语言文化符号所体现的思维逻辑的变换,进而通过文学艺术的感性转化,蹒跚却顽强地推动着自身的创新。宋明、20世纪初和80年代后的文学发展表明,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语境中,中国古典文化成功地完成了自身的“能指革命”,从而为自身现代形态的文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传统"与"现代化"相互抵牾、碰撞,成为文学史中一个重要的母题."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反传统"的历史印记,但"重估"是现代作家对待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代化"再次遭遇"传统"的挑战,文化和传统问题随着‘寻根文学'的勃兴而进入作家、批评家视野.90年代,"现代化"遭到质疑,文学发生了转型.面对挑战,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当代文学家们仍充满信心,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创造独具特色的文学图景.  相似文献   

10.
自70年代末的乡土文学论战后走过了20年历程的台湾文学,和整个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一起,即将跨入21世纪。笔者虽非预言家,但从本世纪最后20年、特别是近年来台湾文学的变化看,或许也能试着勾勒出台湾文学在跨越世纪时,其发展的大致轮廓和趋向。首先从政治层面看,“政治文学”的崛起是近20年台湾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它使台湾文学赫然增加其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在80年代以前的“威权时代”,台湾虽然有反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作品,但实际上并没有以国民党专制统治为直接批判对象的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文学”。80年代后,所…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不能也不应该“现代化” ,因为效率等现代化因素不适用于文学 ,高品质的文学也不可能真正“市场化”。文学的原素———道德、精神、信仰、爱———都是永恒的与不可动摇的。现在所谓的“文学现代化”或“现代化文学”乃二十世纪解构风的产物 ,是以尼采为代表的解构大师思想学说东渐的产物。这一风潮无视如下规律 :文学创作的理念由古及今是一脉相承的 ,根本无法“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世纪末的中国诗坛刘鑫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世纪末的回首中国的新诗自胡适的《尝试》始,迄今已历大半个世纪。新诗之为“新”,确是名副其实;它不是出自古老的传统,而是诞生于传统的断裂处,诞生于中国与世界、古老与新生的冲突中。新诗的成长与现代汉语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14.
“新写实”这个话题不知不觉已延续了六、七个年头,至今仍然不见消歇.“新写实”从八十年代从容地跨到九十年代,一直占据着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尽管“后现代主义”的话题在中国文坛上已经出现,但小说创作的重心还没有“后”移.显然,“新写实”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注的、为现实时代所决定的、有牢固现实依据的创作倾向或文学流向.尽管人们对“新写实”聚讼纷纭,但“新写实”的基本因素仍然在继续发展,并有所深化.  相似文献   

15.
16.
王洪岳 《齐鲁学刊》2003,(2):130-133
西方历史上的审美无利害说启发了中国新时期伊始的文学审美论 ,审美论导致了中国文学能够真正摆脱“文以载道”等工具说。但是由于局限于美善等正值一元论的审美论无法解决当代文学中的感性问题 ,所以在新时期稍后出现了文学审丑论 ,开始弥补了丑和丑感缺位所造成的感性缺陷。然而文学审丑论只是以一种偏执代替另一种偏执 ,要创造新的文学感性学 ,就需要审美论与审丑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思潮自晚清至今 ,历经了三个发展时期 ,其主流始终体现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一开始便同世界化密切相联 ,随着世界文学思潮的骚动而革变。入世使我国进入了国际化的新时代 ,中国文学将发生重大变化 ,走向完全的现代化和世界化。但它不是全盘西化式的“充分世界化” ,也不是“东方文化天下”式的世界化 ,而应与时俱进 ,综合创新 ,越充满时代先进文化意识 ,越充满中华民族个性特色 ,便越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的讨论 ,往往以普遍主义的价值标准衡量 2 0世纪中国文学 ,忽视了  它在追求现代化过程的独特个性 ,不能准确地看待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人的发现”为话语表达策略的现代性价值理念 ,构成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坐标原点。“古今中外”文化语境中的矛盾冲突 ,使中国文学现代化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绞合在一起 ,使 2 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呈现复杂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论世纪末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寿桐 《东南学术》2002,(4):125-134
世纪末的小说批评值得关注的现象 ,首先是一些在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传统的格局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研究课题 ,如通俗小说、历史小说、少数民族小说以及弱势小说家的研究等 ,却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建构 ,成为世纪末小说研究的重要收获。与现代小说研究沉闷、萧条的边缘化状态完全不同 ,当代小说批评和评论在貌似繁杂的流派纠结中不断地出概念给命名 ,在眼花缭乱的文学现象中经常地发现新路向新动态。借乎热衷于理论的批评家恰恰缺乏本土性和原创性理论的导引与充实 ,只能借助西方的新批评观念对当代小说作隔靴搔痒式的论述和总结 ,于是这样的小说评论越是热热闹闹则越让人产生空空洞洞之感。  相似文献   

20.
世纪末的回眸──论新时期诗歌与文学整体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文学自1976年隆重地拉开她迷人的帷幕之后,如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在这大潮纷繁的历程中,作为艺术背景与艺术对象的社会现实,经历了从封闭向开放的转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从传统农业化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换。这种社会的转型与变化,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诸如创作主体的寻找与自我的重新定位;诸如文化哲学思潮的人道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思潮演进;诸如主流意识形态与多元文化形态的共存;诸如文学潮流各领风骚的热闹景象……那么,新时期诗歌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