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建设步伐的进一步推进,在全国各个城市中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个人或团体性利益而升级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所以正确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当一次群体性事件能妥善处理之后,才能避免矛盾的激化,事态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曹任何  王君 《决策》2009,(4):62-63
说服力是群体性事件能否有效处理、平息的关键因素。如何提升领导者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说服群众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个基层领导者面前的一个突出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一些地方频繁发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群体性事件通常是由偶然的因素引发,蔓延速度很快,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引发事件的原因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往往是为了发泄对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的不满。也正是这些无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使原本就难于处理的群体性事件变得更加难以收拾。因此,防范无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群体性事件对于防止群体性事件的恶化升级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是对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一种反应。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加强社会基础建设是解决的根本之道。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呈上升趋势,本文试时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一大问题,通过研究分析以往事件发生的规律、特征、原因,就如何建立预防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机制进行探索,并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之政府答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敏 《决策》2009,(1):26-27
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官方对于群体性事件的“脱敏”态度。一些地方不再是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地正视群体性事件,把它们还原为公共话题,允许天下人评说。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范式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学界和政府机构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回顾学界已有研究和政府机构的已有做法,其最大特征在于用公共危机管理的视角和思维去审视群体性事件,集中体现于2007年8月颁布并于当年1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虽然公共危机式的治理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科学治理有一定的功效,但这仅仅是一种治标的模式,只能使我们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可  相似文献   

8.
妥善有效地处置和化解群体性矛盾是当前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现阶段的群体事件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基本上属于经济利益诉求问题,具有非对抗性,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但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因此,通过分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来寻求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并且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妥善合理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其中,基层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是关键。本文将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对基层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蔡锦明 《管理科学文摘》2010,(36):246-246,256
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了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并从高校的视角提出了如何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步骤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旧的利益矛盾日益显现,新的利益矛盾也不断产生,致使突发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上升。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群体事件及其高发原因,有益于决策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体性事件,从原因入手来预防、处理、减少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谣言的大量传播,谣言在众多群体性事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的特点、产生基础、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分析,进而寻找到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阐述了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角色定位,并分析了地方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风险社会的大环境下,各种矛盾都表现的尤为突出,其中的群体性事件又表现的更加明显,群体性事件在当今风险社会下所造成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文章拟通过对风险社会及群体性事件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对我国解决群体性事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突发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油田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对策研究,充分把握突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有助于在处置中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高发,且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式,成为影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征和原因,提出了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以有效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群体性事件的五种类型来看,其主体为人民群众。审视近年来的群体性事件的根源:机制转型中的利益矛盾;行政执法不力导致的官民矛盾;社会不满情绪积聚的矛盾。广大领导干部为此要针对具体矛盾,用亲民、爱民、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理念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王天琦 《决策》2010,(5):72-73
网上群体性事件发生于网络之上,但是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更需要从网下的现实层面发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的深化会导致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动及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随之而来的是转型时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且表现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群体性事件多数是政府和公民的矛盾或者原本不是但是最后演化成两者之间的冲突,政府始终是群体性事件中重要的主体.由此也决定了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与处置都充满着政府及其职能问题的思辨,体现着政府职能运行的影响性.  相似文献   

20.
沸沸扬扬的广东乌坎村事件随着新一届村委会领导班子的成立而最终告一段落,因其较为温和的处理方法而备受社会关注,人们对群体性事件的态度也开始由悲观畏惧转向积极乐观.本文以乌坎村事件为主线,对有关群体性事件的利益冲突、村委会职能、村干部连任等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