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什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曾听过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胡朝兵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我触动很大.培训结束以后,我就想将我的感受和收获与学生分享.在班上做个尝试,看能不能改变班级的现状,改变我的课堂,同时也改变我自己.第一天我微笑着走进教室,教室里一反常态的安静我还有点不习惯,我仍然笑着说上课,他们坐下后我说一周不见同学们怎么变乖了听话了还是想老师了.  相似文献   

2.
周茹 《科学咨询》2007,(4):46-4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主要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知识只是进行思维训练的结构材料。因此,通过数学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是什么?本文将通过解题教学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游治琴 《科学咨询》2007,(18):21-2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造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它有什么特征呢?创新思维是与传统思维相对立的一个新概念,它具有创造力、独立性、新颖性,是对传统思维模式、思维方法的反证。其特征是:从思维类型上看,创造性思维是借助联想,运用直觉,解放灵感的思维过程,是一个非逻辑化的思维。从思维成果看,创造性思维结论是全新的、超常的、出人意料的。而不是常识性的见解,不是循规蹈矩推出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数学文化作为国际数学教育现代研究最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把数学看成是一种崭新的文化,是人类如何对待世界的一种新态度和一种新思维。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研究行为,表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傅正才 《科学咨询》2009,(19):24-24
教育,真正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最有效?我想,这是困惑每一个教育者的问题,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有助于我们教者更好的实施教育,让自己的教育更加有效。近读贺兵主编的《零距离施教——名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艺术》一书,才豁然开朗,找到了自己要找寻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高中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修订后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如何才能更好地将德育教育功能有机地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呢?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张熙  袁宇 《科学咨询》2009,(24):69-70
理性精神是指导我们实践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智慧,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的品质。然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大量存在理性精神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他治状态,迷信权威,偏执与逆反和缺少怀疑精神。从数学的本质与数学高考的走向分析,学生理性精神启蒙是小学数学教育独特的、应有的目的。大量的数学教学实践表明,数学思想的巧妙呈现是进行学生理性精神启蒙的有效与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只有用孩子的心灵感触到老师真挚的爱,那扇紧闭的心门方能徐徐向你开启,搭建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的。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开发个人潜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唤醒更多的灵魂!”它道出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教育情怀。“如果教育只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性行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取代教师。教育应该具有强烈的生成性、实践性。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了反思时期,这次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提倡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即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想中学”,在“议中学”,在“网络中学”。本文以《张骞通西域》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本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更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民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学生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考试频繁、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认识数学首先是认识数学的本质,也就是数学是什么的问题?因为数学的本质问题是学习和研究数学不能回避、首要的和最基本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无论是数学学术专著,还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把数学的本质问题放在开篇的位置。那为什么中小学师生必须了解和研究数学的本质呢?首先数学的内容、方法理论十分庞杂,中小学课程只涉及到数学大厦一隅,因此有必要通过简要介绍数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状况,帮助中小学生窥其全貌,其次是中小学生同样肩负着回答数学本质问题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刘谦荣 《科学咨询》2009,(24):64-65
常听到教文科班数学的老师抱怨:“文科数学真难教!”是什么原因导致文科数学学也难,教也难呢?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文科数学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精心构建复习策略,科学安排课堂教学,从心理、知识、智力、技能、多方位着手,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必须加强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从多年教学经历看,很多学生在进入中学,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学习数学就愈来愈吃力,更苦恼的是很多时候能听懂老师讲课,自己就是不能做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个人认为,很多学生缺乏数学思想的领悟,什么是数学思想呢?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变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修养,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伟 《决策探索》2011,(8):59-59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文化沉淀,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进步的精神纽带。没有员工精神和文化上的和谐,企业的和谐发展就没有思想根基。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领导,只有上层重视了,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事半功倍。煤炭企业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但员工们不缺少文化,这些文化来自四面八方,形成了各个煤矿独特的管理文化、安全文化等等。所以,煤矿需要一个统一的矿区文化,形成一种合力,来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姜霞 《管理科学文摘》2010,(34):260-261
酒店文化,一直倍受关注。但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建立酒店文化?酒店应该建立怎样的企业文化?酒店文化与酒店竞争力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很多酒店的管理者。酒店文化是酒店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酒店精神、经营哲学等,是一种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是企业的灵魂所在。酒店是一个企业,企业是一种盈利组织,无论酒店对外宣称的是什么,如果一家酒店丧失了盈利性就也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所以,酒店文化肯定是以保证利润提升为出发点而又在酒店的价值链中有所体现的一个环节。据此,我们可以引导出酒店的企业文化就是酒店的一种价值观,做好酒店文化是增强酒店竞争力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17.
赵霞 《管理科学文摘》2010,(34):156-157
数学建模作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是新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意识与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借用数学模型处理各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苏建明 《科学咨询》2010,(18):26-26
一、我的班级我做主 1、班级精神我构建。先给孩子们作了一个充满激情的演说:咱们班是53人共同的班级,它有50个孩子、3位老师(语文、数学、英语)组成,每位都是班级的主人,你们希望咱们班成为怎样?  相似文献   

19.
李霞 《科学咨询》2013,(5):44-45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尽力矫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其策略如下。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0.
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觉得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还要重视什么,学生对数学缺少了什么,我们还应认真激发什么。归纳起来,我体会到的就是六个字:参与、问题和自主。意思就是我们的学生缺乏学习参与的积极性,缺乏问题意识,并且由于我们老师的包办代替、灌注式教学,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缺乏自主性。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日常教学改进,就需要着重在这几方面下手。如何下手呢?有什么改进对策呢?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