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逻辑作为英文logic的音译词首先由严复介绍到中国,同时严复还用"名学"来称呼它。但实际生活中的逻辑远比有名辩之学称谓的形式逻辑来得广泛。可以以现实生活中活的逻辑来充实形式逻辑的不足,在理论领域提出实用逻辑及其诸范畴。实用逻辑范式总是与一件事情、一项工程的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涵盖了判断、操作、补救三个阶段,遵循自我律、戒律、补救律三大定律。实用逻辑三定律已经由各国宪法与法律普遍采用,为人类文明奠定了坚实的逻辑基础,同时也能检证出很多原则原理、知识体系、工程策划、政策法律的缺陷与不足,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约翰·伍兹的自然化逻辑理论是当下西方学界的热点议题,由之驱动的逻辑学自然转向是继数学转向和实践转向之后逻辑学的第三次重大变革趋势。实践逻辑是自然化逻辑的理论底基,实践推理与认知经济是其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自然化逻辑吸纳自然化的认识论、心理学以及认知与经验科学的有益成分,对传统主流逻辑观给予批判。批判的目的在于推动逻辑学的自然转向,将推理主体重新纳入逻辑学的研究视野,并将区别于演绎和归纳推理的第三类推理作为自然化逻辑的支柱性概念加以凸显。  相似文献   

3.
比喻句逻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比喻句均有其成立的逻辑条件。一是句中词语表达概念,而概念的内涵是相异的,但其他某些属性又必须相似。二是凡比喻句都有深层隐含,而隐含的恰是判断。三是比喻句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判断,而判断正是比喻句形成必不可少的逻辑条件。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实用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实用观中西有别。中国人历来推崇道德理念及其践履,目的在于经世医国;西方人历来崇尚自然知识及其应用,目的在于驾驭自然。中国人重直观、体验、顿悟;西方人重实验、实证,用行动的效果来判定概念的意义。中国人重义轻利,强调个人服从家、国利益;西方人重功利,颂扬自利与利他的统一。中国传统实用思想植根于自然经济并为之服务;西方实用思想植根于市场经济并为之服务。直到近现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实用观才缓缓趋同。  相似文献   

5.
现代法治理念要求,法律人在理解与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应当谙熟一定的法律分析技能,客观理性地展示依法断案的法律分析过程。逻辑是实现法律理性的技术性手段,法律理性的实现离不开逻辑的指导和规范。法律分析中,逻辑不仅可以为法律理性的实现提供形式上的规范,而且还可以为法律理性的实现提供理性论证的平台。法律分析的理性特点要求,法律人在理解与适用法律时必须遵循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与规则,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转喻和隐喻这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背后有一种诗性逻辑.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转喻和隐喻并非对语言的特殊使用,而是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引得性思维与类象性思维的产物.根据钱钟书先生的隐喻两柄多边说,喻体还具有多义性和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逻辑观是困扰当前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两千多年来,逻辑的名称虽几经变化,但对命题形式、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分析,始终是西方逻辑不变的主题.由于中国逻辑史研究是基于西方逻辑的传入而产生的,因此,西方逻辑的逻辑观应当成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广为流行于我国的否定传统归纳推理具有逻辑性问题和主张“轻率概括”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不当的“逻辑错误”这两个观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9.
10.
皮亚杰心理逻辑的逻辑认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的心理逻辑为解决逻辑的起源以及形式化的局限性的克服等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为解决逻辑的规范性问题提供了心理学的证据,并为形式化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克服的途径。皮亚杰心理逻辑的逻辑认识论价值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1.
历史阶段不等于时代。在马克思看来,具有重大历史主题、典型社会矛盾的历史阶段才能被称为时代。时代不仅是人作为主体力量的发挥过程,也是对对象作为客体力量的利用过程,本质上是一个重大革命过程。无产阶级从普遍激动的时代,即具有无限革命热情的时代,跨入阶级对立简单化的资本主义时代,才获得政治解放的物质条件。只有进入“革命的社会主义”时代才能开启人的真正解放的大幕。只有认识哲学革命是时代社会革命的先导,才能把握用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相统一的时代,需要从《共产党宣言》时代观中,汲取革命意识,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坚持实践逻辑,回应时代之需和回答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成逻辑,体现了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系统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下我国法治领域现存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与世界意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规划,强化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谋划,开拓涉外法治工作的国际视野。应在科学的法治理论指导下,继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3.
概念论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旨趣和根本观点的明白确立。在本体论层面上,它旨在把终极存在归结为概念,从概念的特殊化和客观化所展开的概念和客体的关系的推演来论证概念是存在的本质和唯一全体,是现实世界必然进程的内在根据和实体性力量,消解主客的二元分裂;在认识论层面上。它旨在从概念由潜在到自为自在的发展的必然性的推演来建构世界的逻辑结构,确立概念和概念的运动所展开的主客体的辩证法为世界的终极解释的原则和模式;在价值论层面上,它旨在确立概念的辩证进展所指向的善和自由,为客观世界必然进程的内在目的和理性所追求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养老模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政府在这一过程担当了主要推动角色。目前学界对于政府主导型农村互助养老及其产生原因与实践框架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政府主导型互助养老的衍生呈现出自身的逻辑理路,以X县的典型个案为例,在实践中表现为目标取向多维、主体多元参与、结构多层次的实践框架。为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家庭功能式微、社会经济转型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农村养老困境,应科学界定政府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面向老年人需求的互助养老政策体系、加大政府主导型农村互助养老供给机制创新,丰富政府主导型互助养老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承认差异,兼容并蓄,尊重多元化,是构建全球正义的基本原则。全球正义应以国家主权、根本利益和平等权利的保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认清“囚徒困境”“公地悲剧”“救生艇伦理”“地球全体主义”“国际正义”等全球正义理论模式的困境,探求全球正义的实际行动指明了方向。为此,需大力倡导和提升平等生存权利的意识和观念,凝聚正义共识;大力倡导和宣扬国家间平等生存和发展权利意识,强化国家主体正义观念;大力倡导和宣扬包容性发展理念,拓展全球正义内涵;坚持求同存异,互通有无,体现全球正义的根本要求;发挥多元主体力量,抓住全球正义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精辟地发挥了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问题的思想;深刻地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理论,把这个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解决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了具体而全面的展开,阐述了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国以后,毛泽东反复强调要用对立统一学说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切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冯契对逻辑范畴作了开拓性的探索:阐明了逻辑范畴的辩证本性和特点;考察了逻辑范畴体系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建构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探讨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丽"是汉魏六朝文学观念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文学审美特性的重要体现."文章"于原初意义上具有源于"文"、"章"含义的含美特性,文学所追求的"丽"是对"文章"原初意义上含美特性的延扩与发挥,"丽"观念是伴随着文学的自觉而形成并臻于成熟的.汉代辞赋的"铺采扌离文"标志着"文章"观念之趋于明朗(自觉),标志着"丽"观念的初步形成.魏晋曹丕、陆机对文体及其体貌的辨析标志着"丽"观念的深入.南北朝时期,以刘勰及其集大成之作<文心雕龙>为代表,对文学形式美有了全面深刻的探讨,标志着"丽"观念在文学自觉中臻于成熟.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文化是连云港的文化战略资源和城市文化特色之所在,具有举世瞩目的影响。大力弘扬西游记文化精神,努力传承与开发西游记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于促进连云港市的跨越式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传统学术发展至此已达到较高水平。先秦以来出现过的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在清代大都可以找到其发展演变的轨迹与归宿。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提倡经世致用之学,此为有清一代实学学术之滥觞,初步奠定了乾嘉汉学和晚清新学的基础。以经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学术,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并开始新的转型历程。总之,在清代初期,经学、史学、文学、诸子学和社会实际问题研究,均取得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