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也备受世界关注.中国要实现全面的崛起,应采取分割式整合战略,这是中国发展到现在历史与逻辑的必然选择.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闽台区域整合既是我国区域经济整合最为艰难的一个地区,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分割式整合的重要板块.  相似文献   

2.
叶小青 《兰州学刊》2005,(3):124-126
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更深刻地融入世界经济,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而国际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参与世界经济是一条必要的途径.这一途径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世界经济接轨,同时,正视国际经济组织中现存的经济机制的不公正性,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世界经济组织为世界经济秩序的合理化作出相应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的重点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这不仅具有国别的意义,而且具有超越国家的世界意义。经济全球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要注重中国发展的世界眼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全面、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也变得日益重要。基于虚拟世界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于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虚拟世界经济与现实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在这一领域具备比较优势,且很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国际直接投资作为一种最具活力的资源配置方式,不但为中国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实际效果,也为跨国公司乃至资本输出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作为沟通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载体,更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机遇。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在鼓励跨国公司扩大对华直接投资的同时,加快转变利用外资发展方式,更多吸收适合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高素质人才,这将是我们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6.
城市定位的中国本土化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的发展正在与世界同步,这是世界经济与文化趋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但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城市的"本土化形态"正在失去,越来越缺个性.城市越缺少"本土化形态"特点,城市就越缺乏竞争力.重提城市定位,创造中国自己的城市本土化城市形态,[1]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城市、区域的核心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把各国间的贸易联系程度作为界定经济全球化的基准,战后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持续不断的全球化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要跻身于世界强国,发展对外贸易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到来之际,我们一方面应坚定融入世界这一正确选择,但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新形势下中国外贸面临的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可以说,这是解决中国外贸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基本原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本文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出发,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经济全球化既有统一性、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差异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原理与世界历史发展理论是观察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指南。只要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利用机遇,应对挑战,我们就能顺利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经济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服务贸易的发展更加活跃。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东部地区率先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新形势下加快提升服务贸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一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从中间需求这一供给因素的增长角度梳理经济转型中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中国实践与问题,并以上海的数据为例检验服务贸易发展的决定因素,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所检验的决定因素中能寻找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增强 ,这一方面为不少国家带来了丰厚利益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给各国经济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其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也逐渐提高。中国作为向现代化转型的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 ,经济安全面临的国际环境要更为严峻和富有挑战。中国不仅应当积极参与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活动 ,更应理性参与构建各层次的国际经济相互依存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际直接投资“中国热”现象,聚焦世界目光于中国对外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中国威胁论”。国际直接投资“中国热”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动机已经表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独特的重要性。然而,大量跨国公司落户中国,往往会凭借其独特优势挤占我国市场并形成垄断,最终会威胁中国的产业安全;跨国公司恶意的内部化行为也侵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是在世界经济广泛联系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中国的经济崛起也正是这个开放的世界经济系统所造就的。中国经济崛起奉行互利共赢原则,对未来世界经济体系的合理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极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客观趋势,它对中国的崛起有机遇更有挑战.新的世纪里,中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否则,"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李慎明 《河北学刊》2007,27(3):49-53
当前,世界出现了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内也出现了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这些既为中国的政治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使之受到多方面冲击和挑战。面对纷繁的社会现实和五花八门的思想意识形态,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坚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的统一,通过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使中国的政治学为今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郭宏升 《阴山学刊》2004,17(4):28-31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从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反思出"不开放不行",使对外开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通过对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做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从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得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正确判断。同时,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组织和领导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东方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经济转型后期的中国经济改革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模式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以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宗旨的经济转型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国情和历史阶段的要求。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的后期,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经济转型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仍然是一种处在工业化、市场化过程中的初级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又要注重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把市场机制的长处和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第三,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革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要素集聚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要素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通过实现世界资本、技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向中国集聚,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要素集聚”是世界经济继中心外围结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阶段后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对外开放形成的要素集聚机制创造了世界各类生产要素使用和增值的共同机遇,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的特殊方式。要素集聚必然导致资本、生产和出口能力向中国的集中,这种意义上的所谓世界经济失衡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当代世界经济条件下,要素集聚能力、购买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三种类型的国家核心能力。总体上讲中国拥有前面的一个半。因此,中国需要扩大需求以增强进口能力;推进改革以形成体制与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培育自身的高级要素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要素集聚。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区域内人口与劳动力迁移变得越来越活跃。通过区域内劳动力迁移,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合作具有很大潜力。由于几十年来人口动态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东北亚区域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开展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应慎言“以产业优惠代替区域优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齐祥  尹合伶  尚红敏 《学术界》2012,(3):100-108,284,285
在促进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普遍将税收区域优惠政策作为刺激投资的主要措施,我国在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初期也不例外.在区域税收优惠方面,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梯度递减的方式体现,使东南沿海地区享受的税收优惠待遇远高于其他地区,形成了我国税收区域优惠政策的格局.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开放,已造就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增长极,其发展态势和增长速度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税收区域优惠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刺激作用,造就了一批民族品牌,扩大了社会就业,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目前,在我国应实行税收区域优惠政策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而不应简单的“以产业优惠替代区域优惠”或“淡出税收区域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9.
当资本主义把一个分散的世界变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王朝置身事外,一次次失去与世界同步的机遇.孙中山提出了开放主义的口号,但他无法带领中国走向世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中国才真正溶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历史经历了一个被迫开放、呼喊开放到主动开放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20.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从农村开始,历经启动和局部试验、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进行综合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个阶段的艰辛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决不可因为改革开放遇到问题和困难而否定改革开放的成效和功绩,更不可因此对改革开放动摇、停顿和倒退。深化改革开放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道路如何曲折,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一个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的中国,一定会更加朝气蓬勃,英姿焕发,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