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人的事物指向、他人指向和自我指向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所有的人格特点都会被编码进自然语言中去,而与人们对事,对人,对已有关的词汇中就包含了人们的事物指向,他人指向和自我指向的特点,从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中各出的中国人的事物,他人和自我指向特点,分别由三个,六个和五个因素组成。文中还报告了大学生和在职人员以及性别在以上14个方面存在差异,这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德自我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由于人们的道德行为受社会文化和情境的影响,某些特定行为引发的道德自我知觉与个体的道德自我意象并不一致,此时个体会采取调节机制来维持道德自我平衡,常见的有道德许可、道德推脱、道德清洁、行为补偿、道德认同等。将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调节机制的外部效度和内在心理机制,考察如何促进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3.
"心有他人"是道德的基础,是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心有他人"作为道德原则有三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全社会提倡"心有他人",大力宣传、深入人心,道德建设可能出现新的局面,社会风气可能出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道德自我”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个性成分。研究小学生道德自我发展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德育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实施道德知识从屏蔽性向真实性发展、道德情境从符号化向生活化发展和德育方法从单一的灌输向人性互动发展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道德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5.
道德自我是个体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认识或意识。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都对个体的道德自我具有重要影响。情绪体验影响了道德自我的形成、觉知、组织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把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为特征的道德自我价值诉求作为个体人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儒家提倡以反求诸己的内圣和推己及人的外王成就德性自我;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见素抱扑的自然德性价值和自由精神追求;佛教以因果轮回观念与佛性修行追求德性价值;当代新儒家主张道德的理想主义,肯定道德理性的主导和优先地位。强调和凸显人在文化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我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精髓。  相似文献   

7.
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的一句名言,主要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了解别人,那么这个人就很聪明,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了解自己,那么这个人则很有智慧。这旬名言说明了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认识自我其实更难。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他人,在团队中更好地沟通协作?本人结合自身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武汉四所普通高校随机抽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探索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承诺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且大一新生在探索和承诺上得分都较高,大二学生在探索和承诺上得分都较低,大三学生在探索上得分较低,但在承诺上得分较高。理工科的学生在探索和承诺上得分都高于文科生,而来自城镇家庭的学生在探索上得分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在承诺上则没有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道德信仰的本质就是人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具体表现为:道德信仰是人的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是精神之我对肉体之我的超越;是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是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等。  相似文献   

11.
在《受害者》中,贝娄通过戏剧性地展现主人公阿萨·莱文撒尔(Asa Leventhal)和科比·阿尔比(Kirby Allbee)之间的冲突,揭示人类生活的困境,探索人生的意义,表现出贝娄坚信人本善良、爱人类和个人负有社会责任等积极入世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些现代道德教育学家认为道德自我是个体道德发展动力,而一些相关研究则支持了其对立面,即道德自我本身具有阻碍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因素和内体制。实际上,从道德自我具有经验性内容和抽象形式的角度看,两者的出发点并不一致,道德自我的形式具有一些不依赖经验性内容而能单独起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拉康哲学在今天的哲学、心理学和文艺理论界影响广泛,但由于没能正确分析实践与意识的关系,导致其存在根本性缺陷。他以悲观极端的方式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论断,但忽视了实践机制对人意识形成的根本建构作用,没有对他者的来源和本质作出合理解释。事实上,他者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积淀的文化。由于其理论辩证性的缺失,他将实践结构中个体意识的建构单向绝对化,导致其理论构架没能走出主客二分的近代哲学构架,并隐含有价值悬设。事实上个体意识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小我"和"大我"在社会历史场域中的实践关系。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一词至少指称着两个层面的意义,即由万事万物的本真存在组成的“自然界”和万事万物背后蕴含的本性、规律或万物“所以自己而然”之理。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呈现出迷信的、理性的和德性的三种形态。德性式的“敬畏”是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重新审视及对前两种“敬畏”形式的扬弃和超越,对于构建环境伦理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一直未对承诺与自认加以严格划分,而是将其混为一谈,给人造成二者并无本质区别的印象。然而实际上二者区别较大:承诺与自认的对象不同;承诺与自认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同;自认与承诺适用的场合不同。除此之外,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对承诺与自认均有严格的区别。自认允许附带条件,但承诺却不能附带任何条件。严格地说,法律对二者的主体要求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欲望和感情是人的现实存在和生命基本样征,并表现为人的现实需要和利益.历史上的统治阶级或宗教学说,或是宣扬理性压制欲望的禁欲主义甚至绝欲主义,或是宣扬对欲望不加节制的功利主义、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都是对自然感性认识和处理的偏失.以理性主义控制欲望冲动和调节情感,恰当调节个体的需要和利益,达到个体与社会利益的相协调,并使内在生命自然处于和谐;通过不懈的博学明理、躬身践履的理性主义修养和精神境界提升,是成就和实现道德自我价值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学”的德性本质蕴涵了“学”的理念与目标追求,还包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风与学品。“学”之主体只有深刻理解“学”的德性本质,才能有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批判性的学术视野、远大的职业理想、自强不息的人文品性、厚德载物的人生理想,也才能不断向“止于至善”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8.
究竟有没有一种作为道德基础的不变的人的本性?道德理论有没有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惟一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说明我们的道德理论和辩护方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这些问题是后现代道德理论争论的焦点,是有着重大的现实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以美国后分析道德哲学的发展、争论为线索,对以上问题作了初步的历史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独善其身诗篇产生的社会心理可知,有不少诗人正是通过追求山水林野之美来追求独立于封建伦理规范之外的人生理想。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崇高感觉就是对于自身行为的崇敬,而经由某种暗换赋予了一自然界对象。独善其身的诗人往往从内向的默省中体味人生,他们的诗篇中往往既表现了对官场的厌倦,又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