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龙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创新者.他从外国小说中吸取现代意识和现代情绪,从"硬汉派小说"中吸取情节结构.在创新的过程中,古龙还做了很多的"修正".这些"修正"使得古龙小说保持了"武侠小说"的基本性质,却也说明了古龙的创新思维隐藏着危机.  相似文献   

2.
古龙武侠小说力图对传统复仇模式进行借鉴的同时,又有所突破,从而不仅在审美上给人以新鲜之感,而且思想上能给人以启迪和升华,主要表现在(1)传统叙事文学中友情服务于复仇,古龙小说则注重表现仇人之间的友情;(2)传统文学多写“女性勾引不成则诬陷”,古龙写出了女性的报复来自于真爱,以及“育仇人之子使相残以报复”等模式;(3)借鉴金庸,古龙对传统“儿子长大后复仇”模式也有超越;(4)在中外相关母题滋哺下,古龙小说较自觉地将“忍辱复仇”模式回归到侠文学,如“恋酒色惑乱仇敌耳目”、“忍辱为仇敌亲信伺机报仇”、“自辱以激发复仇信念”等。古龙武侠小说创作,对传统复仇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多重超越。  相似文献   

3.
古龙是新派武侠小说三大家之一,台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他以“求新求变求突破”为创作宗旨,在武侠小说的主题、叙事、语言等方面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古龙研究已走过30年,古龙的生平创作和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都得到了细致的探讨,出现了现代观念、文体创新、金古比较、创作影响等热点议题。现代性视野的进入和研究方法的丰富,使古龙研究获得了领域上的拓展和学理性的提升,但总体上看甚显杂乱、不成体系,面临着类型学上的困境。探究古龙小说类型特征发现:现代都市平民生活体验的武侠意识形态,是市民文化和政治环境的产物;侦探推理模式和“浪子/游侠”模式形成的武侠形式结构,体现了事件中心建构方式到人物中心建构方式的转变;古龙武学和市井江湖组成的武侠专门知识,革新了传统武功设定和江湖背景构建,三者共同构成古龙小说的类型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武侠小说发展倒五六十年代,进入了全盛时期。此后二十年间,武侠作家达数百之众,流派众多。即便是在金庸的“传统派”和古龙的“新派”一统天下的时代,也依然门派林立。至金庸封笔,古龙逝世。“传统派”和“新派”逐渐衰微,原归附二派旗下的许多作家纷纷独立,武侠小说苑中更呈现出诸候割据局面。 在“传统派”和“新派”之后,对武侠小说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气势派”“血腥暴力派”、“温和型新派”等流派。以下本文着重就这些流派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作为台湾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代表,古龙的创作与之有着明显的同构性。古龙武侠小说创作史可分为探索期、成熟期、鼎盛期、衰退期。“求变、求新、求突玻”是古龙创作的内驱力,并进而使他形成独特的风格,但最终却又成为制约创作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6.
金庸古龙武侠小说比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属是大师,古龙是才子。他们的武侠小说同是侠义与人性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但又有所不同。在精神内涵上,金庸寻求个群关系的统一,在历史加工中表达对世俗纷争的批判和无奈,古龙强调个体生命意识,靠激情建构理想中的社会;在人物形象上,金庸笔下的人物在磨砺中成长,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古龙笔下的人物一出场便是高手,他们寻求的是理解;在创作形式上,两者情节结构上的缜密架构与散文化取向、文体上的近视传统与聚焦西方、语言风格上的古雅典丽与飞扬灵动均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7.
古龙在梁羽生、金庸之后,以其"求新、求变、求突破"进行了武侠革新,一个武侠新时代.但古龙研究一直比较薄弱,人们更多地津津乐道于古龙生平的猎奇,而缺少理论阐释.台湾淡江大学林保淳教授主编的《傲世鬼才一古龙--古龙与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2月)是古龙研究的一大收获,所收16篇论文分别从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角度对古龙及其小说进行了全面的现代诠释.其最大的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反武侠”与百年武侠小说的文学史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平江不肖生、白羽到古龙、金庸的百年"反武侠"历程,作为对武侠小说人文内涵的持续追问与反思,构成了武侠小说发展重要的内在动力.其思维路向具有文学史研究范式的意义,由此烛照通俗小说边缘与中心互动的努力,启发思考其过程中创作个体与文类整体的价值差异,进一步延伸为"反××",可以作为当下通俗小说研究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已发展数千年,至今,已形成多种多样流派和风格,并以其众多的数量而取得辉煌的成就。武侠小说则是小说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本世纪五十年代,台形、香港的新派武侠小说风行,涌现出以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为代表的大量名家作品,进而形成新派武侠小说的兴盛繁荣。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里,有相当长的时间,视武侠小说为洪水猛兽,不能登大雅之堂。这是一种极不科学、极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估见。事实上,新派武侠小说拥有读者之众多,流派领域之广阔,是任何一种流派和风格的小说所不能比拟的.人们从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10.
武侠小说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学及文化记忆之中,从港台新武侠到大陆新武侠再到网络武侠小说,载体的变革为武侠小说创作及接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极大地拓展了创作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读者活跃地参与其中,以“默默的强势”对文本意义的生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以2018年武侠小说专题调查为中心,兼及2014年通俗文学综合调查,分析当下武侠小说读者的阅读选择,发现当下武侠小说阅读中,金庸作品的阅读及接受仍是“侠之大者”,其作品的流行、经典化和意义生产,都是当代武侠小说的标志性事件;在从以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为代表的纸媒武侠阅读到网络武侠阅读的变迁过程中,读者的年龄、性别在阅读选择中差异显著;当下网络文学中出现的泛武侠化,一方面与作者创作的媒介机制和读者阅读心理机制密切相关,更与“原侠”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隐喻、文化符码及心灵投影的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11.
论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史诗式结构和心理描写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展示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宏阔视野与把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表现的创作原则,决定了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史诗性质。托尔斯泰革新和完善了欧洲开放型长篇小说艺术,创造出了近代史诗式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托尔斯泰拓展了人类精神世界这一广阔的艺术空间,又为心理描写创造了多种独特技巧。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得以清晰展现  相似文献   

12.
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乡土小说和以沈从文等为代表的田园乡土小说标示着现代乡土文学的两种艺术倾向,但从审美角度审视,后者是对小说现实功利因素的超越和对艺术本性的回归。文章在概括阐述两种乡土文学的基本社会背景及艺术特征之后,着重以沈从文早年生活和具体作品互训的方式,阐释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的基本成因。  相似文献   

13.
约翰.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人鼠之间》等田园小说中运用象征主义写作手法,赋予景物描写以象征意义,借以推动人物、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的表达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其中的动物、花草、山川等自然景物的象征无不表现出作家高深的语言修养和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4.
李佩甫是个有独特艺术个性的作家,其艺术个性表现在其创作总体呈现某种"重复";其作品的叙事呈现出一定的反讽特征;其小说文体多采用纪传体的整体架构套用编年体结构的整体布局和每小节加小标题的组排方式;善于以"滚雪球"方式延深主题、扩充形象、编缀成书.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作家郁达夫真率坦诚的个,性和自叙传的小说观,使他的小说文本成为其自我情绪的载体.文章试图从主题的情绪性,取材的自叙性,描写的真率性和情节的散文化这几个方面来探讨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6.
在普遍追求思想 ,追逐深刻的当代 ,曹文轩却关注美感 ,倾心雅致 ,并通过其对少年独特题材与视角的准确把握 ,对美好人性与高尚情操的永恒追求 ,充满忧郁但却优雅的审美情怀 ,以及其对古典美学意境的深刻感悟 ,充分展现了他在创作方面的美学追求 ,同时这些也构成了作家丰厚的创作实绩。本文将通过对曹文轩小说中关于“成长小说”、“悲剧意识”、“儿童视角”、“审美意境”等问题的探讨 ,进一步阐释曹文轩小说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林纾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清末停滞凝固的小说艺术模式,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他是近代较早有意识地借鉴西方小说艺术的作家,大大拓宽了爱情小说的艺术领域.其独具特色的"技击小说"为后世的武侠小说提供了可贵的艺术经验.他的小说尽管存在着一些缺陷,但部分作品堪称文言小说的精品.  相似文献   

18.
萧乾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年少时他所受的阅读启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童年时代的大堂姐、庙会和北新书局是孕育他文学梦想的摇篮。而在文学道路上沈从文和巴金等众多导师对其小说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嬗变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9.
从屠格涅夫的抒情小说和个人的感情生活经历两个方面论述了屠格涅夫作为抒情艺术大师的本色 ,进而通过分析其抒情小说象征的意向性 ,揭示了其作品具有永久性艺术魅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从悲剧的审美深度去审视拓拔斯.塔玛匹玛的小说创作,会发现他的创作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出现。不过,如果从创作思想和艺术形式的角度来看,拓拔斯.塔玛匹玛的悲剧创作意识是极其浓厚的,他的作品总是弥漫着强烈的悲情氛围和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