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苗族银饰文化资源是产业发展与创意的前提和基础,是彰显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变迁,苗族银饰需要不断地开阔视野去适应现代审美创意及市场的需求,其文化产业创意与开发首先是民间艺术自身运动的变化使然,同时也是市场环境下理念、生产、传播、销售的连锁反应。将苗族银饰成功转为产业优势还必须由政府牵头,从保护苗族银饰生存的大环境及民众的价值取向入手,在打造品牌效应、合理利用旅游经济开发上多做文章,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生态的脆弱性,经济结构的二元化特征,客观上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减少资源性经济过渡增长.作为文化资源的富集区,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的耦合与创新及利用民族文化不可复制的文化特征,是西部民族地区追赶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科技水平快速发展,世界经济欣欣向荣,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逐年提升.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的同时对文化产业的消费也在逐年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时期,它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创意工作中的创作智慧,需要优秀的艺术创意人才.艺术教育成为艺术创意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的质量关系到艺术创意水平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艺术教育的培养与文化产业无缝对接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文将对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结合提出合理的建议,总结艺术教育紧密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图形作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同时,图形创意还直接影响着设计作品的竞争力、知名度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等,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拟从图形创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对图形创意的意味和趣味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实现图形意味创意与趣味创意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书籍设计的发展是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特色与创意表现兼容共存基础上的多元化设计状态。书籍的内涵需要靠书籍设计来表现。现代的书籍设计打破了传统书籍单靠文字传递信息的束缚,在给人视觉体验的同时还增加了更多感官上的互动。随着印刷技术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书籍设计的使用材料也具有了多样的选择性,从而使书籍设计表现变得富有创意性,不仅推动了市场发展还刺激了艺术设计更具商业价值。本文从书籍设计的重要性、设计规律中立意、表现意境以及趣味性等方面来分析现代书籍设计的创意性表现,研究书籍设计在课程与市场中创意性表现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方面音乐是文化的表达形式,受特定社会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特定音乐类型和现象,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文化的某些方面,形成特定的社会文化风潮,这种具有爵士乐特定风格的现象,本文将其称之为爵士风.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比较文学变异学将发挥重要的理论启发作用.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由爵士乐形成的爵士风,进而继续席卷和蔓延至其它领域,正是爵士乐的跨文化交流在跨越了音乐文化领域的基础之上,在更大范围的社会文化领域中引发文化变异的一种重要现象.这一现象也是笔者亲身感悟、力图进行理论梳理和归纳的一种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是传承名人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革命人物类纪念馆应立足新时代的新要求,坚持正确的文创方向,提升软件硬件水平,不断挖掘名人思想,推进文创产品品牌化、大众化、系列化和走出去,从而为纪念馆发挥资政育人、凝心聚力作用再添高地。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创意作为创意产业在民族文化旅游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联系密切;它是民族地区转变文化旅游发展方式的驱动力,是增强民族地区软竞争实力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德宏州为例,探析了民族文化创意对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催化作用,基于民族文化创意驱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对民族地区如何以文化创意驱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也随之陷入了经营模式单一,整体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发展上的困境。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新兴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乡村旅游相结合,推动两者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传统乡村旅游产业转型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从山西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创新模式研究入手,探索将山西传统村落旅游跟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的可行性模式,从而推动两者融合发展,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在文化与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是民族地区借势发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乘势而上、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是提速赶超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增长标尺.本文以德宏自治州为例,基于产业融合、产权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三条路径对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发展,传承是基础,发展是方向。文章从敦煌非遗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近年来敦煌非遗保护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非遗保护中取得的成就,论证了非遗要融入生活才能在时代发展中永葆活力、不断发展,并提出非遗融入生活才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是让非遗融入生活的最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风景写生作为油画艺术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十分常见的训练手法。当画家走进大自然,通过寻找更多创意灵感与自然接触以后,能够将情感与风景写生融为一体,创作出的作品也更加具有生命力,也会得到更多受众的共鸣,因此,这种风景的油画写生也赋予了油画本身独特的魅力。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太行山主题的油画风景写生的技巧及创意内容,并提出具体关于技巧和创意的油画策略,旨在更好地提高太行山主题油画的写生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刘三姐的历史原点是民间传说。壮族山歌文化是孕育“刘三姐传说”的“母胎”。经历艺术、电影、旅游“三次创意”转化之后,刘三姐成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现代经典,成为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这是文人精英主导下的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塑造的结果。彩调剧《新刘三姐》以传统的内核和精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新时代精神,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文人精英对传统经典的演绎和重塑。其是否成为新时代经典,还需社会审美经验的转变、培育、接受、重构和认同,从而实现对精品的同频共振,形成固化的社会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人类学关于“文明”概念讨论的梳理,本文借鉴莫斯关于文明的定义,重新整理文明的内涵,认为文明作为一个大于社会与国家的概念,并非一个内部同质化的实体,而是有着多重中心、多重时间感与内部差异性的范围。引入这样的文明概念,不仅能开启一个长时段、大范围的研究视野,也有利于跳出仅局限于秩序与道德的讨论体系,延展到对处理秩序与混沌之关系的“宇宙统治”方式的探讨之上。在这一基础上,本文就西非与中国两类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尽管两种文明的宇宙统治方式表现形态不同,但都通过把不可见世界变为可见的这一方式,将混沌世界转化为秩序世界,以不断修复与提升宇宙秩序。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与文学(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相遇、交流、互动,是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引人注目的现象,由此催生的边缘学科研究如文学人类学与人类学诗学,在世纪之交时蓬勃发展,改变了两大学科的原有格局,拓展了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2~2013)》发布,拉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这是拉萨连续两次获此殊荣。作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拉萨,连续多次被评为百姓幸福感最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最高的城市,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值得深入解读和探究的“拉萨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求学经历与学术实践的基础上,以瑶族支系土瑶学校教育研究为起点,就中国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剖析,指出教育的公平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进而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既有的费孝通研究中,乡土中国这一概念获得极大的重视,大量的研究皆沿袭从乡土到小城镇再至区域发展与全国一盘棋的线索来对其学术思想与方法进行解读。然而几乎未有研究注意到费孝通对于中国山川的关注,而恰恰是这种对于中国山川关注的前后变化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此入手不但可以对其有关中国社会、文化及中国人的研究形成更为全面与整体的认识,而且也促使我们思考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这种两重性决不可偏废其一,它们的平衡无论是对学科的建设,还是对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及中国人而言,都将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行龙教授为核心的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团队,在中国社会史研究,尤其是区域社会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为学界所瞩目的成果。多年来,该团队在“走向田野与社会”的治史理念下,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以山西为中心的区域社会研究中,衍生出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形成了独特的治学传统与学术风格,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纵深发展,而且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