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名篇《观沧海》,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曹操所作。  相似文献   

2.
三国时,刘备在沛城被吕布打败后,失去了栖身之地,只好投降曹操、他虽然口中称臣,其实心中另有图志之意,而曹操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刘备的戒备。为了控制刘备,曹操移师许昌时,也把刘备带在身边。刘备则终日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在自己的住所后面开了一个菜园子,亲自拔草浇地,甚是勤快。 一日,曹操请刘备喝酒,把酒论英雄。酒至半酣之时,曹操说:“方今天下,英雄只有使君与我。” 刘备闻听,大吃一惊;以为曹操看出了自己的心思,惊诧得连手中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正巧与此同时,天空中霹雷闪电,大雨瓢泼而下。刘备趁机说道:“圣人…  相似文献   

3.
曹操人称一代奸雄,有其奸诈残暴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具有超强的语言艺术,尤其是在出现公众危机的危急时刻,更能表现出其高明之处。我们不妨先从曹操在赤壁大战中的“三笑一哭”说起。曹操一生打过不少败仗,最大的败仗莫过于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百万大军被孙刘联军火攻,溃不成军,被吴兵追至乌林,他在此处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道:“吾不笑别人,但笑周瑜无  相似文献   

4.
随着东汉大一统瓦解,文人摆脱了经学的桎梏。建安十二年,曹操创作出了文学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以政治军事家的角度来看,曹操有着平定天下的胸襟抱负;以文学家的视角来说,他开始五言诗的尝试,穷情写物,将空泛言志转向个体抒情。在北征乌桓凯旋途经大海之时,这一切的因素在这个共同节点融合,"鞍马间横槊赋诗"的曹操以五言写法创作出了四言山水诗精品,其中生发出的"意象"意识更是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曹操与女人     
曹操五十六岁功业大成之时,在邺城建造了一片宫城。气魄宏大,金碧辉煌,古名之为“三台”(即金虎、冰并与铜雀的合称)。其中银雀台,相当于今天的十三层楼的高度,楼顶上铸造了舒翼奋尾势若飞动的巨大锅雀。搂内富养一大批供曹操寻欢作乐的婢妾和歌妓。享用的规格,远远超过了汉献帝。这年.他写了一篇非常重要的自由书──《明本志今。,其中讲道:“待我死后,婢妾歌妓都应当嫁出去,让她们向世人宣扬我的思想。”中年时的曹操,对女人的态度,一方面大量占有供他自娱;另一方面开明豁达,毫无汉代留下的“三从四德”的腐臭气,刚住进…  相似文献   

6.
王蒙 《现代交际》2008,(8):49-49
曹操来了没有老王的孩子,吃饭时给老王讲了一个故事,说是现在中国人考外国人的汉语,也足足地给他们出了难题,出了中国孩子托福考不好的一口鸟气。例如,去年有下面这样一道题:张三和李四一起吃饭,吃着吃着,王五进来了,张三说:"嗬,说曹操,曹操就到!"请选择以下答案:A、张三到了。B、李四到了。C、王五到了。D、曹操到了。  相似文献   

7.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借粮官的头以安定军心的故事。罗贯中以这一精彩的细节,揭示出作为“乱世之奸雄”的曹操那种奸诈诡谲的性格。最近翻译出版的法国人类学学者勒内·吉拉尔(Rene Girard)的《替罪羊》(东方出版社)一书却揭示出,寻找替罪羊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机制。他提出了著名的“模仿欲望”的理论,并由此对社会秩序的轮廓给予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有一著名战役——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为其称雄北方奠定了基础。在这次战役最艰苦的时候,有一些官兵给袁绍写了投降信。战后,曹操获取了这些降笺。为此,众将士忐忑不安,惟恐杀头之祸。但曹操却当众将信烧毁,并说,最艰苦的时候,连我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况众将乎?众将士感激涕零,死心塌地地为曹操卖命,而曹操也招纳了更多的良将贤才。  相似文献   

9.
说曹操,曹操到。2010年元旦前夕,新闻报道了曹操陵墓的考古情况。这一报道所引发民众关注的热切程度,似乎超过了以往历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并且产生了曹操墓真伪问题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
赤壁之战击败曹操的,不是火攻是血吸虫首先,历史中的曹操确实在赤壁之战中被烧了舰队,但这不是让他决心撤退的真正原因。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来自北方的曹操军队一到赤壁就开始生病。面对疾病造成的严重减员,曹操只能撤兵。  相似文献   

11.
宋扬 《现代交际》2014,(3):72-72,71
《狼图腾》这部作品一问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评价不一而同,对于作者在作品中展示的狼性、人性,对于作者对狼的高度评价,笔者不完全认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证明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精神图腾是龙,而非狼。所以本文从文化概念、传统图腾意象分析《狼图腾》中的图腾文化,试论我们真正的图腾意象。  相似文献   

12.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公冗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明确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墓,陵上不堆土,也不植树。一年后,曹操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分别盛放在四个箱子中,上面写明春夏秋冬,并留下一个遗嘱:  相似文献   

13.
舒乾 《职业》2007,(25):54-55
[1] 打不死的刘备,跌倒就爬起来 三国案例:平民英雄刘备 在刘备与曹操的市场争夺史里,曹操始终保持着一边倒的优势挤兑着刘备.刘备却始终苟延残喘,最后居然咸鱼翻身,与曹操分庭抗礼.刘备能够逃出曹操的追捕,说起来还真是一件奇事.  相似文献   

14.
图腾符号是人类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傣族的图腾符号历史久远,具有厚重的文化气息及艺术欣赏价值。在设计全球化的趋势下,图腾元素的提取对于设计师在进行普洱茶的包装设计上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将传统的傣族图腾符号与现在的普洱茶包装结合为一体,做到有机的统一性,并可为传播当地民族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听LOGO讲故事     
在远古时代,代表各部落品牌形象的符号就是图腾。当时的图腾基本都是一种“外残内慈”的形象,目的是起到恐吓外来部落,保护本部落族人的心理暗示作用。品牌在西方词典里源于烙印,就是人们为了区别各自的牲畜的所有权,在牲畜身上烙出印记。这种方式发展到今天,就是通过注册商标,使品牌的符号形象代衷特定所有权人对品牌的法定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一 曹操在青梅煮酒时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说破刘备的英雄心机,使刘备闻言失筋。不过,按曹操的英雄标准来看,刘备还是有些差距的。在曹操看来,“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在“胸怀大志”方面,刘备与曹操一样,都有“吞吐天地之志”,尽管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在“腹有良谋”方面,刘备当时实在不是曹操的对手。 所谓“腹有良谋”,并不在于自己  相似文献   

17.
点评曹操 文武兼备 曹操曾在东汉末年做过丞相。1970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火炉上烤。”此外,曹操在军事乃至文学艺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获得胜利,他在班师途中写下脍炙人口的《观沧海》。诗中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相似文献   

18.
正曹操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美食家,一个美食精神的先驱。史书记载的多是曹操的辉煌政绩,比如统一中国北方,实行屯田制,恢复农业生产等。曹操最有名的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延揽天下英雄,确实是开一代风气的枭雄。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喜欢喝酒的人,征战沙场之际还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名句。话说曹操这"唯才是举"令一下,英雄豪杰们纷纷从各地赶来投奔,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19.
谈起三国时期的曹操,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的。无论戏剧还是小说或者电视剧,还是从正史或者野史,几乎都把曹操塑造成阴险多疑、手段毒辣、诡计多端的霸主政客反面形象。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才气过人、豪气盖天的政治家、军事家  相似文献   

20.
曹操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和散文,注重自身真情实感的倾诉,其创作风格与曹操的自身经历、身份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曹操的作品展开分析,总结了其诗歌和散文中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