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奖金单纯地看成劳动报酬的观点,是对奖金的本质和作用缺乏全面的了解。我认为,奖金是超额劳动的报酬,它担负着对劳动者付出的超额劳动的补偿,但是这种物质形式的奖金,本身也渗透着精神鼓励的作用,表示对劳动者取得某种实际经济成果的行为的肯定。我国现行的奖励制度是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对于以按劳取酬的补充形式出现的奖金,在贯彻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中,似乎是属于物质方面的,其实,矛盾着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的奖金发放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奖金的性质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把性质上是物质奖励的奖金与性质上是超额劳动报酬的奖金区别开来。奖金作为一种货币形式的物质奖励,并不是对劳动给予的报酬,而是社会在其成员进行了某种活动或作出了某种特殊贡献后而额外予以的物质奖励。它是社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支持、鼓励某种行为而使用的物质手段,往往代表着一定的荣誉或包含着某种精神因素。奖金作为物质鼓励手段,虽然是社会中存在着不同利益的产物,但它本身并不包含经济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3.
读了钱世明同志《奖金仅仅是超额劳动的报酬》一文,我认为该文对孙克亮同志从劳动的“可变因素”、“不变因素”的角度论证奖金的本质提出异议是对的,但是,他对奖金本质问题的认识仍带有片面性。同时,对于孙克亮同志《奖金仅仅是超额劳动的报酬吗?》一文的某些观点,我认为也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奖金是超额劳动的报酬形式,还是超额劳动的奖励形式上述两文都认为奖金是超额劳动的报酬形式,不过孙克亮同志还强调:奖金不仅是“劳动报酬形式”,而且是“物质鼓励形式”。其实,这个强调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劳动报酬本身就是与精神鼓励相对应的物质鼓励的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承包制企业从形式到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这首先表现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承包制后,由于缺乏自我约束力,收入分配向职工个人倾斜这种短期行为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难以医治的顽症;其次表现为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主人翁意识淡薄。正是由于现在的这种承包制产生的上述两种后果,致使时至今日,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三分之一以上严重缺乏商品生产者应有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活力,从而较长时期出现经济效益滑坡,不同程度存在亏损的现象。近年来,二些同志在肯定承包制的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提出种种方案和措施,力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现在的这种承包制。但实际上,目前对于完善承包制有两种不同思路:一是继续片面地依赖物质刺激机制;另一种思路则是认为,应当实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以这个原则为指导思想进行健全、完善承包制的工作。我认为后一种思路,实行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才有可能克服国有企业现有的种种弊端,从而使它保持长久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调动人的积极性,应以物质鼓励为主,以精神鼓励为辅。这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当前物质不很丰富的状况决定的。认为在物质不丰富时应以精神鼓励为主有其局限性。除特殊情况外,以精神鼓励为主只有到物质极大丰富以后才能实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重点研究了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及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预测了未来共产主义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他关于劳动关系的基本结论是:劳动关系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它规定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它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状况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分配关系。劳动关系具有历史性,它的产生和演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奖金的本质     
奖金与工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劳动者给予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支付。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反映的是定额内的劳动,后者反映的是超额劳动。奖金是工资的补充形式,能更好地贯彻和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奖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劳动者为社会多提供超额劳动。超额劳动是奖金存在的前提,也是衡量奖金数量多寡的一把尺子。一个劳动者,是否应该获得以及获得多少奖金,只能以其是否提供了超额劳动以及提供的多少为依据;对一个企业该不该发奖金,发放多少奖金也只能以这个企业是否超额完成了计划,以及提供了多少超额劳动为准绳。离开了对超额劳动的奖励,奖金也就失去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有一种意见认为,奖金的本质在于奖励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干劲、责任心和创造性。否。这是实行奖金的目的,而不是奖金的本质。这种意见的不妥之处.就在于把实行奖金的目的和奖金的本质混淆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从多方面论述过劳动的性质问题,在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时他认为劳动不是商品,而在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时又认为劳动是交换的对象。马克思的劳动交换理论是广泛而又深刻的,是全面而又统一的,他关于劳动性质问题的论述都是从一定的生产关系出发的,他在论述劳动的性质问题的同时也就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关系。所以,他对于劳动的性质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现实中劳动的性质问题以及揭示现实社会的本质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树立大学生典型和榜样是调动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实践证明了的可以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传统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大学生典型、榜样树立的特殊性问题;大学生典型、榜样树立的创新性做法问题;大学生典型、榜样树立过程中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的关系问题;大学生典型、榜样树立的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奖金不封顶,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保证。”理由是企业的奖金发多了,上缴国家财政的收入就少了。这里有两个基本理论问题要进一步弄清楚。一个是,职工付出的超额劳动是属于必要劳动,还是属于剩余劳动。奖金封顶的一个理论依据,是把职工的超额劳动,全部划入剩余劳动的范围。既然是剩余劳动,它创造的价值当然应当全部上交国家财政。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职工付出的超额劳动,同样应当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因为职工既然多消耗了劳动,也就要有必要的补偿。超额劳动中必要劳动和剩余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经历着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度的新时期,如何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处理好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关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做好人的工作,所以对企业员工的鼓励和奖励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精神鼓励的层面上,要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举的方式。要从对先进职工的证书式表彰和奖励,过渡到证书加奖金的  相似文献   

12.
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变革的核心内容。探明产权制度所具有的基本形式变换,并对这些形式变换的原因和内在机制进行历史的和逻辑的说明,是推进体制改革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经营权独立所有制作为经济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不仅具有利益关系性质,而且具有技术关系性质。占有或支配财产是所有权的基本特性,而对财产的支配作为一种运作过程本身就包含着种种技术规定性,其次,技术性的运作过程与占有的利益性质是一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这包括:(1)一定利益关系的实现本身包含着技术性的内  相似文献   

13.
目前,经济学界一般都只从分配领域研究奖金问题,把奖金看作是超额劳动的报酬,是贯彻按劳分配的辅助形式,有的撇开超额劳动,把奖金看作是劳动报酬的可变部分(计时工资则是劳动报酬的相对固定部分),或者是对职工劳动成果、劳动贡献的嘉奖和鼓励。个别的甚至把奖金看作是附加工资、物价补贴、困难补助等等。正是由于对奖金存在着上述种种片面的和错误的认识,才为滥发滥用奖金等从思想上开放了绿灯。  相似文献   

14.
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会计行业讲,不完整的职业道德体系,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为,当前必须迅速建立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以规范会计行为.其构建原则应体现以下特点:1、体现会计职业本身的特点;2、体现可操作性;3、向国际惯例和先进经验靠拢;4、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我们往往把企业中的按劳分配原则理解为一种简单的工资分配原则,很少考虑按劳分配原则中包含着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内容.这是按劳分配原则的研究不能深入的重要原因.这个问题甚至影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至于使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往往只是在产权关系方面做文章,却很少直接从分配关系方面入手解决重大的改革问题:按劳分配一直被认为是经典作家为社会主义提出的一种主要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原则从一开始就包含着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劳动要素参与劳动分配的原则;这里遇到的问题是,劳动者过去的劳动是否应该参与劳动分配?从理论上说,如果把按劳分配原则贯彻到底的话,那么,过去的劳动也属于劳动的范畴,当然也应该参与劳动的分配.真正的按劳分配不但应该包含劳动的工资性收入,而且应该包含劳动的财产性收入,并且,劳动者不仅参与工资分配,还应该参与企业的风险分配和利润分享.企业的资本回报比例应设立边界.总结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把本来是分配关系不合理导致的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的重症用产权调整的猛药进行救治,这样一种明知不对却不得不为之而且确实在短期内有效的经济体制改革,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和政府官员的腐败,包括农村集体经济消失的现象,不能不说是令人痛心的.另一方面,目前通行且受到大众普遍抗议的高管高薪政策也同样不是解决之道.公平正义问题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公平正义不应只是一个口号,应提出更加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 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的经营方式在经济学中属于何种性质的范畴?对此,我国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属于生产力范畴,另一种意见认为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笔者赞同后一种意见。但它属于何种性质的生产关系或属于生产关系的哪一方面又是值得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拙作《奖金仅仅是超额劳动的报酬》发表后,时正新同志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奖金不等于工资,它有区别于工资的质的规定性;奖金是超额劳动的奖励形式,是活劳动中为社会的劳动所创造的一部份价值的转化形态。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不同看法。一为了概括奖金本质,时文引进了定额劳动和超额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对经济学范畴。时同志认为,格外生产力的劳动即超额劳动,它是超过同种社会平均劳动的  相似文献   

18.
劳动的直接掠夺与剥削,是以社会生产力的不发展、劳动方式的原始性为基础的。与土地关系结合着的工役制,和封建统治关系下“力役之征”的所谓“国家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之类的属于赋税性质的徭役,是一致的。工役制是在分地制下等于实物工资式的一部分无偿劳动,亦即所谓“徭役”。但与属于封建皇朝赋税性质的力役不大同,虽然它  相似文献   

19.
两年多来,关于集体所有制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西北、沈阳、成都三个地区的理论讨论会上。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一)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大部分同志认为,分析一种所有制的性质,主要看它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以此来判断它属于社会主义性质还是资本主性质。他们认为集体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它是公有制的经济。一种观点认为,资金来源是衡量所有制性质的标准。认为  相似文献   

20.
高涤陈、陶琲同志在《流通领域的劳动性质问题》(《中国经济问题》,一九八二年第五期)一文中,认为纯粹商业劳动属于生产劳动。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愿与高、陶二同志共磋。(一)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认为,只有增殖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纯粹商业劳动(商店的售货员、商品采购员、推销员的劳动),亦即通常所说的买卖劳动,就其内容来说,无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