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期间,傅斯年曾连续轰击国民党权贵孔祥熙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祸国殃民的行为。194 4年,他获悉孔祥熙等人利用发行美金公债的机会进行舞弊,大发国难财,积极收集证据,在国民参政会上进行揭发、检举。社会舆论轰动一时,虽然国民党政府对孔祥熙多方袒护,但由于证据确凿,众怒难犯,最后免去了孔祥熙本兼各职。傅斯年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将孔祥熙赶下了台  相似文献   

2.
爱英 《山西老年》2011,(5):21-21
孔祥熙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于明万历年间迁到山西太谷,其父亲孔繁慈是清末贡生。孔祥熙从小在家庭熏陶下学习各种儒家经典,因此有很深的国学根底。  相似文献   

3.
名人评传新探索孔氏研究新收获──评《孔祥熙述评》李和平赵荣达先生所著《孔祥熙述评》是了解、研究孔祥熙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孔祥熙浮沉录》,偏重于对孔祥熙一生各个生活面的叙述与描绘,是文学色彩较浓的孔氏小传。读这部分,可...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国内外人士一贯认为孔祥熙出身于“名门望族”。孟天祯认为,孔祥熙从小生活在“富足安乐的大家庭里,融融洩洩,整天都是笑语欢声,”所以,他的“幼年非常之幸福。”瑜亮认为,孔祥熙出身于“山西望族”,其家业虽有兴哀变幻之经历,“仍不失为殷实之家。”一九六七年,蒋介石为孔祥熙写的悼词,再次强调孔家乃“山西望族”,“山西之首富。”及至一九八五年,美国斯特林·西格雷夫描写宋霭  相似文献   

5.
孔祥熙和抗战时期的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孔祥熙处理通货膨胀的立场、观点和方式充满了矛盾性:一方面,他迫于某些客观原因不得不采用通货膨胀政策来支持国民政府的抗战需要,但又出于某种考虑竭力否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另一方面,他有时又承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并尽力抑制其发展.这种矛盾性归根结底是由通货膨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所以,它不仅不会成为我们简单批评和否定孔祥熙的理由,相反,它倒提醒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孔祥熙其人以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纠正某些传统学术观点和舆论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潘伦在<马寅初先生面斥孔祥熙纪实>这篇回忆录中,详细叙述了在1939年秋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上,马寅初当面斥责孔祥熙的史迹.此文被众多著述家作为信史加以引用,在有关马寅初、孔祥熙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笔者经过细致考证,证实了历史上并无"马寅初面斥孔祥熙"之事件.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与孔祥熙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位居最重要的职务,权倾一时,与此同时,蒋、孔二人又是至亲,因此党国与家族利益息息相关,公谊与私情更是难以区分.本文通过大量蒋介石以及蒋、孔身边重要人物的日记和相关文件,深入描述了抗战前后蒋介石对孔祥熙由信任到怀疑、从愤怒到原谅的转化过程.事实说明,尽管蒋介石极度愤恨官场上的贪腐行为,面对孔祥熙涉嫌贪污的确凿证据,甚至一度产生大义灭亲的想法;然而一旦党国利益与家族情谊纠结在一起,他采取的还是包庇掩饰、放任纵容的态度,因此惩治腐败最终只能成为一句口号.  相似文献   

8.
孔祥熙,出生于山西太谷,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青年时期留学美国,回国后兴教办学,颇有成绩。后经商从政,在推动村政改革、农业教育、促进农村进步等方面有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后半生,由于死心踏地追随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最终由重农走向坑农,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孔祥熙的农业思想进行评说,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孔祥熙是铭贤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其主政下的铭贤学校不论是在软硬件设施还是办学理念等方面皆走在当时山西全省的前列。虽然不是职业教育家出身,但担任铭贤学校校长却是孔祥熙留美归来后的第一份工作。即便日后跻身国民党高层,孔祥熙仍不忘铭贤师生,分别在不同阶段以各种方式竭尽所能助其发展。通过对铭贤学校的回顾,能够进一步了解这所在山西教育史上有着一定地位的教会学校,深切体认孔祥熙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可乐》2008,(12):70-70
1937年,为孔二小姐的终身大事着急,孔祥熙找来亲信、财政部参事李毓万商量。孔祥熙说:"毓万,你看有什么合适的孩子,就做个大媒。"李毓万沉思片刻,说:"我想起一个人来了。二小姐嫁过去挺合适。""是谁?你快说。"孔祥熙迫不及待地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以孔祥熙名义与日本进行的几次秘密和谈。这些和谈是为交战双方战争的最终目的服务的,反映了日本的政战两略侵华政策和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2.
旧中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家族,祖籍山西,世居太谷。它是怎样发迹的,通过什么道路变成四大家族的一员,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解剖孔祥熙的前期发家史,就不难从一斑窥全豹,有助于了解旧中国官僚资本形成的过程,了解官僚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封建性和买办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孔祥熙生平     
孔祥熙,字庸之,号子渊,1880年9月11日(光绪六年八月初七)生于山西太谷一个没落商人家庭。孔家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孔宏开任职山西,在交城病故,后人遂落籍山西,经商谋生。到孔祥熙的祖父孔庆麟之辈,已很富有,设有票号、商号多处。祥熙的父亲孔繁慈为贡生,承继祖业,至清末因数次战祸造成巨额损失,加之票号财东因循守旧和子弟的奢侈淫佚,家境日渐衰落。  相似文献   

14.
太谷老街     
郭兆炜  崔涛 《社区》2008,(10):48-51
这里曾被美国记者罗比·尤恩森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这里是中华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的故乡; 这里曾是山西最富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客居纽约十一载,心系台北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逝。按宋美龄自己的说法,是自己一生最伤痛之事。此后,宋美龄就在台北、纽约两地漂泊。蒋介石刚一去世,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就匆匆从美国赶回台湾,打算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8,(29):44-44
宋氏家族除宋氏三姐妹为世人所熟知外,还有宋氏三兄弟。兄弟姐妹6人中,宋庆龄排行第二。大姐宋蔼龄,1890年出生,13岁时也像父亲当年那样,只身一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成为中国第一批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国后协助宋嘉树在孙中山身边从事秘书工作,后来担任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1914年,与她留美时的同学,孔子第75代旁系孙孔祥熙结合,当上“孔氏钱庄”的老板娘。  相似文献   

17.
宋耀如简评     
由于宋耀如的六个子女(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中,有五个与蒋介石建立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政府有关,遂使宋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代买办家族,同蒋介石、孔祥熙、陈氏兄弟构成了腐朽黑暗的王朝班底,成为统治中国的四大家族;在这四大家族中,又由于宋美龄同蒋介石的关系,宋家又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18.
作为民国政府的高官要员,孔祥熙的经济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高度重视中国的"三农"问题,并在担任各种要职期间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对中国的农民、农村、农业发展有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所代表的国民党政权的利益,加之抗日战争的影响,其"三农"思想与政策未能得以全部贯彻与实施,最终也未能拯救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  相似文献   

19.
从山西铭贤学校的董事会管理模式、健全规章制度、校务公开、教授治校等方面,论述了孔祥熙依法治校的管理思想。这种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规范了铭贤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办学质量,为当今高校的依法治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何洪泽 《21世纪》2010,(4):42-44
她被人称做“孔大小姐”,是孔氏家族最后的守望者。无论是父亲孔祥熙,母亲宋霭玲,小姨宋美龄,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她都一一护送他们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如今,她的人生也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