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战中国共两党实行三民主义之比较周利生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指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理论。经孙中山先生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曾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随着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两党从联合走向分裂,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的一席话1947年6月,我从纽约经三藩市搭船回国。路过三藩市的时候,专程去拜访了住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的冯玉祥先生。冯先生是不久之前才从国内到美国来的。事先经过他的秘书赖兴治(即赖亚力同志)的特别介绍,承冯先生亲切接见,畅谈时局大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诗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先生是当代著名小说家。张恨水先生也是诗人。读罢《剪愁集》,我想起了郭沫若关于鲁迅先生诗作的论述:“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必臻绝唱。”我是否也可以这么说,张恨水先生也无心成为诗人,但他的诗作和小说是珠联壁合的。尤其是诗语言,和他的小说语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很值得研究。朴质,大巧之朴张恨水的诗极少用典,语言也少雕琢,有时甚至白话人诗。袁枚说:“诗直扑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是浓后之谈”。(《随园诗话》卷五)大巧之朴,大俗而雅,大实即朴,它都是去雕琢粉饰,刻意求工之后…  相似文献   

4.
贾兰坡、吴汝康两先生,据他们对人类化石博大精深的研究和文明时代的文字记录,撰文谈食人之风,分别发表于《化石》一九七九年’一期和三期。对此,杜玉亭先生提出了“另一类新史料。”即基诺族食人者(基诺语为“特缺”)传说,并引出新的见解,撰文《从“特缺”传说谈食人之风》,载《社会  相似文献   

5.
卜辞勿牛说     
要有两种代表性的意见。一是王国维先生的释勿说,此说通过字形比较释出勿字,又据“杂帛为物”的古义,将“勿牛”说成牛名即杂色牛。杨树达先生从其说,朱芳圃先生也基本同意此说;另一种是郭沫若先生的释  相似文献   

6.
张大千先生,名爰,又名季、季爰,字大千,一八九九年生于四川省内江县,现寓居台湾省台北市。大千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绘画大师,在中国画创作上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贡献,誉满中外。《诸葛亮像》(见本期封面)是他早年创作的艺术珍品。此图,纸本,画面纵117、横67厘米。设色,画诸葛亮头戴綸巾(后世称诸葛巾即此),身着宽袖袍服,临几坐于席上,凝思遐想,心事重重,几上已备好文房四宝,展纸濡墨,正拟上表言事。此图描绘的乃是诸  相似文献   

7.
《文汇报》2005年1月29日第七版特大字标题(《学术“抢滩”不可取》)下的编者按语与沈国威先生一文拜读之后,笔者对学术批评的规范问题颇有感触,现提出来就教于编者、作者与读者。该报在第五版天头“文汇周末特刊”的“导读”上列目:“从冯天瑜新著《新语探源》,看‘学术抢滩’的危害”,醒目的正副标题(副标题为:《惊读冯天瑜新著〈新语探源〉》)与按语,都在提示读者注意:冯天瑜先生在学术规范上出了大问题。编者按说,沈文“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目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学术课题上的争夺。许多高校为此组织力量大干快上,搞大题目,出大…  相似文献   

8.
张大千先生一生才华横溢,被徐悲鸿先生称为“中国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大千先生得享高寿,与其独创的养生“三健”有很大的关系,今人读来亦可借鉴。 健吃 大千先生儿时由于家庭经济十分拮据,身体一度羸弱。他深知适当的饮食调养会补益精气,  相似文献   

9.
周振甫先生从1932年应聘到上海开明书店做编辑工作开始,直到1975年调入中华书局,迄今已历六十载。在这六十年的编辑生涯中,周先生先后编校过《辞通》、《二十五史》、《明史》、《鲁迅全集》等重要文史大著,并在编辑《谈艺录》、《管锥编》等重要著作中和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振甫先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编辑精神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及海内外同仁的高度赞誉,1981年中华书局和出版工作者协会还特意联袂为周振甫先生从事编辑工作五十周年举办了庆祝茶话会。更加可贺的是周振甫先生在编辑之余还撰写了《诗词例话》、《文章例话》、《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全译》、《李商隐选集》、《中国修辞学史》等深受学界喜爱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
日本关西大学教授、文学部部长大庭脩先生长期从事日中关系史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工作,著述甚多。一九七九年夏季,大庭先生以日中学术恳谈会日中关系史研究者访华团秘书长的身份来我国访问,八月十一日上午在沈阳市中华剧场作关于日清贸易问题的学术演讲,回国后又将所讲内容撰写成文,寄赠本刊。本刊现将大庭先生的大作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平心先生先后在《学术月刊》、《新建設》和《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探討生产力性貭的文章。他所涉及的許多問題,我們認为大有商榷之处。这里仅就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問題,即平心先生提出的所謂“生产力自己增殖”的論点,提出我們的意見。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敦煌美术史的研究中,流行着一种说法:敦煌的壁画是工匠所为,绝不是名家所作。本世纪40年代在敦煌临摹并研究数年之久的大画家张大千先生,却对此说法提出质疑。早在1944年即指出,“唐宋画家必画壁”,并相信在敦煌亦“必定争着聘请高手来做这种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让中国的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曙山 《云梦学刊》2004,25(4):15-17
张岱年先生、季羡琳先生的愿望,让中国的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如何让中国的学术期刊实现国际化?一定要符合国际学术规范。一、4大检索系统与4部11门学科分类法由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制的自然科学索引期刊有三大系列,即《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国际学术会议科学引文索引》(ISTP);由ISI编制的人文社会科学索引期刊也有三大系列,即《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国际学术会议社会科学引文索引》(ISSHP)。这6大检索系统,除去国际学术会议的两个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4.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上,登载了陶行知先生1920年3月21日写给“日昌先生”的一封信,这是陶先生致“日昌先生”的第二封信。同时还附了“日昌先生”先后致陶行知的三封信,信末署名均为“乡教弟柯”。柯即柯临久,亦即“日昌先生”,那么,他为什么自称为“乡教”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先生①之访谈记录。2005年6月,成先生于英国牛津大学巡讲后应邀来华,主讲“新新儒学的意义及其发展”等课题,此文即讲席间请益之得。今略增润,并经成先生于百忙中过目与订正,以飨读者。(一)东西横摄与推陈出新麻桑(以下简称“麻”):儒学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什么叫儒学运动?儒学的意义与儒学运动的关系如之奈何?这些旋绕我们心头很久的大问题,也是正好向成先生请益的。在我的印象里,儒学推扩所面对的当下情势,似有两类见仁见智的判断:一类是圈内人的。李泽厚、杜维明先生都曾在近著中发出“儒们淡泊,于今为甚”的…  相似文献   

16.
1924年10月9日,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纾(字琴南,号畏庐)逝世于北京。他的门生朱羲胄即着手搜集史料,准备为林纾编撰年谱。从1926年1月动笔,到1929年4月最后定稿,这就是《贞文先生年谱》。按:“贞文”,是林纾弟子为林纾私加的谥号。1949年,《贞文先生年谱》与朱羲胄编撰的《春觉斋著述记》、《贞文先生学行记》、《林氏弟子表》,合称为《林畏庐先生学行谱记四种》由世界书局出版。《贞文先生年谱》是第一册,出版时封面由郑孝胥题署为《林畏庐先生年谱》。 如果除去朱羲胄的封建思想不谈外,仅就材料蒐集、史实考证看,《贞文先生年谱》仍不失为研究林纾的一种很重要的资料。1961年台湾世界书局又重印此书,总题目改为《林琴南学行谱记四种》。因为朱羲胄并未去台湾,因此台湾重印此书时未作任何修改增补。解放后内地虽未重印,但较有历史的图书馆一般均藏有此书,今人撰写研究林纾的论著时也多从其中取材。但笔者感到:《贞文先生年谱》也有一些地方存在错讹或不实之处,而林纾生平中的一些重要事迹,也有遗漏,因此特作考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乐游 《社会科学战线》2012,(12):205-212
文革乱定,百废俱兴。1978年,研究生招生恢复,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惜禹寸陶分,广植桃李,承火传薪,于是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名,其中3名1981年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5位研究生日后皆成为学界桢干,吴振武先生即个中翘楚。吴振武先生祖籍杭州,1957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取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古文字方向研究生,师从于省吾先生。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任讲师,1987年升副教授,1992年升教授。1993年36岁时即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二十年无疑是中国学术大发展、大繁荣的二十年,与之相应的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的第五代学人的崛起,而陈来先生作为第五代学人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他的学问人生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成为这个学术时代的一个缩影.而此次三联书店破例为陈来出版学术论著集,则意味着学界对于第五代学人的学术成就之充分肯认.陈来先生的学问与人生犹如一体之两面,本文从"广度与深度"、"功夫与方法"、"典范与标志"、"传承与开新"和"学问与气象"五个方面记述陈来先生的论著集和他的学问人生.  相似文献   

19.
孙常叙先生1994年1月23日因肺炎与世长辞,到如今已经一年多了.先生字晓野,祖籍河北永平府乐亭县,1908年12月26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初四)出生于吉林市.先生自幼聪慧,多才多艺.青年时代即研究甲骨金石,擅长考据训诂,兼涉书法篆刻、古琴绘画.因为他饱学而多艺,所以有吉林才子、江城名士之誉.先生的一生,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从事金文甲骨研究和文献考释工作;后期则专注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志雄 《晋阳学刊》2001,(4):109-112
学界史著就体例而言 ,或如唐长孺先生之《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将单篇论文集在一处 ,其间并不强求结构上的紧密联系 ,或如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 ,乃是用一条明晰的线索 ,将众多事件串连起来带动一朝历史。李凭先生的《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0年版 )即属于后一种。李凭先生不仅在著作中以叙事线索贯穿始终 ,而且在细节的考证上思路清晰 ,逻辑缜密 ,多处已超越前人。下面就这两方面发表笔者对李先生著作的看法。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多从其民族的“汉化”入手 ,遇到重大历史人物评价和重要政治事件的解释 ,首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