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反复拜读8月9日《科学时报》上何祚庥先生关于支持克隆人研究的谈话《反思反克隆人》,觉得何先生对反对克隆人的看法有些误读,误解,特提出几点向何先生请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克隆人问题争议颇多,我认为之所以要禁止克隆人,主要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3.
1997年克隆羊多利的出现使世界上不少人感到了担心——生物技术的下一步可能就是复制人了!就在多利诞生不久,美国一研究人员锡德便公开宣称要克隆人。当时,很多人认为锡德的话只不过是梦呓而已,而且紧接着欧美23个国家联合签署了禁止从基因上改变人类胚胎的协议,实际上就是禁止克隆人。稍后,中国政府也表态:禁止克隆人。这些似乎证明了对克隆人的担心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4.
“我坚持支持克隆人,你克隆一个何祚庥出来,也没什么大问题。”何祚庥院士对克隆人的这一表态,成为诸多相关争论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克隆人绝对和法律有关,科学技术必须靠立法来规范克隆人立法究竟是给谁立法,立的什么法?  相似文献   

6.
在克隆人问题的讨论中,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需要加以辨析,下面就两个问题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7.
克隆女婴     
这是一对悲痛欲绝的夫妇。爱女只存活10个月就离开了人世,这残酷的现实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只要能够让女儿死而复生,他们愿付出任何代价。克隆技术为他们的梦想成真带来了希望,他们把30万元美金捐给克罗耐德实验室,一场克隆人的实验就此拉开了序幕。布丽吉特·布瓦舍里耶女士是一位著名的生化学家。她领导的一个4人科研小组已经进驻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他们将在这里进行史无前例的克隆人的实验。他们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已有数十名女性报名,愿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婴儿的代孕妈妈,其中包括实验室女主人的女儿,22岁的…  相似文献   

8.
在采访何祚庥院士的时候,我们特意请他推荐一位同样支持克隆人的社会科学家,何老建议我们去采访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刘华杰副教授。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真的掌握了克隆人的技术,有三种人最有可能被我们复制。  相似文献   

10.
时讯盘点     
非常声音“如果那些外科人员用刀子一刀一刀地割那些死人的器官,他们肯定受不了。”——澳大利亚最大的停尸房发生古怪离奇的人体器官被盗事件,据猜测很可能是未经死者亲属同意挪做医学研究之用,当地法医学协会总裁则表示不相信这会是医生所为。“克隆人是没有前途的,即使从长远来看,克隆人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实际需要。”——“克隆人”计划在欧洲受到强烈抵制,意大利成为当地第六个正式批准禁止克隆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27日,由邪教组织——雷尔教派成立的“克隆援助”公司向世界宣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克隆婴儿、重约3公斤的“夏娃”通过剖腹产来到人世。不仪如此,他们还相继宣布,2003年1月3日,第二个克隆儿在荷兰降生,双亲是两个荷兰女同性恋;第3个在2月前出生……此外,全世界还有2000多人不顾20万美元的高价,在排队等待克隆他们本人或心爱的人。从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克隆人就一直是世人关注、争议的焦点之一。不管这个“夏娃”是真是假,关于克隆人的问题,未雨绸缪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人的缺陷     
经过几十年努力,有个科学家终于研究出了克隆人的方法。他的技术非常精湛,以至于外人根本无法辨别真人跟克隆人。一天,科学家听说死亡天使要来找他,很害怕,就复制了12个无懈可击的克隆人。看到  相似文献   

13.
岳巩 《公共关系》2001,(2):48-48
在林林总总的社会关系中,作为个体的人,是需要这种平衡的。人类学家罗宾·丹巴在研究了21种不同形态的原始社会后,惊异地发现那些村落中的人口大约都在150人左右,更令人吃惊的是,他让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现代人列出一张与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单,结果他们名单上的人数大约都在150名。无论原始人还是现代人,都需要一个大致的关系网。可问题是,要与这张网上的每个人保持一种水乳相融的关系决非易事,诸如竞争的压力、欲望的碰壁、分配的不公等等,  相似文献   

14.
亚历山大·赫兹伯格在《哲学家的心理》一书中搜集了有关30位世界著名哲学家的私人生活资料,研究发现,他们大多数在个人生活上都不顺畅,经济困顿、婚姻不幸、事业不顺。其中15人根本没有结婚,6人结婚的时间很短,4人结婚后很不幸福,2人和配偶离异。婚姻生活如此,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亦很糟糕。如果说哲学家沉醉于个人世界中,热哀于深思玄想而忽略了尘世具体的生活,哲学家们在拒绝尘世的同时尘世也拒绝了他们,那么社会学家的生活和命运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15.
在自动扶梯上还要自己上楼梯的人 在自动扶梯上还会自己上楼梯的人,大多竞争意识较强。在自动扶梯上行走,再加上自动扶梯本身也在上升,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而且,还在不断超过站在右侧的人。  相似文献   

16.
2000年6月2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英国遗传学权威约翰·哈里斯也在此时宣称,遗传基因研究的突破,可能导致人类长生不死,未来人类的寿命将比目前增长一倍,并有活到1200岁的潜力。哈里斯还说,由于“长寿不老族”的存在,到时世界将人满为患,出现青年人必须与上一辈人竞争工作和生活空间的窘境。  相似文献   

17.
调侃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1901年至1909年出任美国总统。其在任期间,恰是伍廷芳担任驻美公使,因外交上的交往,两人渐成好朋友。罗斯福曾称赞伍廷芳的外交才干说,千万不要惹怒伍公使,“一旦让他得手,我们一定都不得好死,就是不死,日子也不会好过。”伍廷芳对罗斯福展现出的治国睿智也是敬佩不已。大概是英雄互敬的缘故吧,两人有了深厚的友情。  相似文献   

18.
没有凌云志,难以上青天。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有什么理想,就决定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正>动画从广义上来说可以被界定为一门综合艺术学科,它将包括的绘画、数字媒体、摄影照相、建筑、文化等多个艺术学类别的因素和谐融合为了一个崭新的整体,其核心本质上则是基于人类的视觉暂留原理产生的。一八二四年,英国人皮特·马克·罗葛特发现当物体在人面前快速运动时,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画面0.1-0.4秒左右的图像,罗葛特将这个现象命名为视觉暂留。  相似文献   

20.
倾听     
如果你想用一颗原子弹毁灭人类,这决非易事,但通过基因工程就变得轻而易举。 ——畅销书《侏罗纪公园》的作者迈克·克里顿解释为何他非常关注修改基因安全事宜的原因 女人用友情来拒绝爱情,男人用友情来换取爱情。 ——《联合早报》副刊 我爱你还是百分之百,但现在来了一个千分之一的,所以你得暂时避一下。 ——怪才李敖的“爱情宣言” 论理学所起的作用,只是推迟这一天到来的时间。 ——法国医生雅克·泰斯塔尔说克隆人不可避免 别指望21世纪能带来什么,21世纪期待你们付出一切。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说 今天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