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人均GDP到2020年翻两番目标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出现。这一目标的提出更强调人均理念,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兼顾了人口增长和保护环境双重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  相似文献   

2.
嵇冉 《中国统计》2013,(1):18-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牵动人心、也是最让普通百姓振奋的莫过于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宏伟目标,这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报告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次大会,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根据国家统计局年鉴,2000年我国GDP为99214.6亿元(修正后),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两个量化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翻一番"在统计数据上有何变化,本文做一初步测算与解读。一十八大两个"翻一番"目标的提出,对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翻阅前十年的两次党代会报告,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十八大提出"两个翻番",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5.
王英 《四川省情》2003,(2):34-3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经济目标是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效益的基础上,力争2020年我国GDP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相似文献   

6.
刘灿  吴垠 《统计研究》2008,25(5):61-64
 “实现人均GDP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是十七大报告中的一个崭新提法,它为我们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当达到的基本发展目标。本文在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时间序列数据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移动平均数法和增长率的数学分解法,对达到上述发展目标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与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进行了区间估算,估算的结果表明:必须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好各个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保证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并完成十七大提出的各项配套任务,才能使人均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下得到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7.
《青海统计》2007,(10):1-1
十七大报告,最有创意、最为核心的地方是"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持续,根本方式是统筹兼顾。比如,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强调经济增长与繁荣要主要体现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观就是以人为本,就是把民生问题当作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7年来,浙江经济以年均13.1%的增幅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3365亿元,从全国的第12位跃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提高到27552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按2005年平均汇率折约3363美元).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我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已提前完成,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也标志着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然而与人均GDP 3000美元国家和地区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成为实现浙江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第30个年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邓小平提出了在20世纪末实现GDP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平均每10年翻一番。但是到了2008年.我国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978的16倍.翻了四番。这就是说.到2008年.我们提前12年完成了最初设想的至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1979年12月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前两步是"翻两番".自此,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两次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翻两番,两次入均GDP翻两番.目标一次比一次高.但是,日标的制定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年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宏观蓝图,非常令人振奋、令人鼓舞。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如何,弱势何在,怎样努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四川统计》2008,(1):41-41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四川省调整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实现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左右;第二步,到2015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6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000元左右;第三步,到2020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7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000元左右,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接近或达到当年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2000年生产总值为3928.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4956元,按照翻两番的思路,到2020年四川的人均生产总值应该达到19842元,生产总值要达到16880亿元。  相似文献   

14.
陈智 《四川省情》2021,(5):59-59
2020年,我国GDP总量突破人民币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达1.05万美元,连续两年跨上1万美元台阶。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人均GDP过万美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综合实力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按世界银行2017年标准,人均GDP在3956美元至12235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经济体。可见,中国已经走到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河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名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笔者认为,就县域经济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第三产业,加速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新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发展等方面勾画了宏伟蓝图,特别是提出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为了准确领会十六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实质,现就三台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及目标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统计教育》2005,(2):63-6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布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即用20年左右的时间,GDP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基本完成成工业化,中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三名的行 列,同时基本达到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要求。 课题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到那时,中国 的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6%提高到55%以上,具 有容纳7亿至7.5亿人口的城市容量,形成结构 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大、中、小城市 体系”。‘国家发展将主要依靠三大组团式城市群、七大 沿江沿海沿路…  相似文献   

18.
用统计指标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统计数字,全面小康社会是由许多指标来衡量,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包括五个方面共十六项指标。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个指标组成;第二类为物质生活水平,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个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令人向往。一时间,“小康”成为全国上下十分热门的话题。 其实,早在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等12个部门就提出了全国的小康水平标准,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恩格尔系数等16项指标。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法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到2000年,小康实现程度已达96%,可以说,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能源资源短缺的国家。2001年,我国石油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煤炭也只有5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节能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1981到2000年的20年里,在能源消费量翻一番的情况下,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能源供求矛盾日显突出。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国陆续出现煤、电、油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扬的局面。发展节能型经济、创建节能型社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