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般来讲,道德原则或称道德基本原则,它是处理个人利益同整体:利益关系的根本原则,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规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和阶级属性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因而,它在每种道德类型的规范体系中,总是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贯穿于各种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和精髓。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当然也应该是调整个人同个人的关系、个人同整体的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它  相似文献   

2.
陈异慧 《学术界》2012,(4):74-79,284,285
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成员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在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人类判断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具有普遍性。刑事立法是立法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刑事法律规范的活动,刑事立法的过程是行为犯罪化与除罪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立法者的伦理价值取向,反映了立法者关于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等方面的价值判断,因而道德原则是立法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刑事立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道德,在阶级社会中是否具有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同资产阶级伦理学的一个根本分歧。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伦理学认为,道德总是超然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也不具有阶级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的理论根据。在阶级社会里,最基本的影响全部社会生活的社会存在,就是阶级的对立。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存在,不能不决定着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道德,也就不能不具有阶级性。所以,恩格斯在明确地指出“所有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之后,就更着重地指出:“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甚至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对立已被遗忘了(请特别注意这句话!——引者)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之上的、真正人类的道德方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共产主义道德究竟有哪些基本原则,历来有不同的意见;共产主义道德究竟应该提出哪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人们说法也不一致。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规定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根据。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愈辩愈明,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不同看法,通过责疑问难、互相切磋,是会终于统一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价值定位,即道德观念的根本价值指向问题,是道德体系的基点、主宰和灵魂,不同性质的道德价值定位,会派生不同的道德原则、道德评价标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活动。中国现实道德模式是包括个体本位、集体本位的双本位特征的过渡模式。因此,价值指向多元化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平衡协调原则和宽容包涵原则是现实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依据这些原则,道德建设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毛泽东伦理思想中,包含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革命的人道主义等项要求,构成了毛泽东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道穗建设以及人们的道德选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说起道德境界,有些同志以为它很神秘、不可捉摸。其实,它是人人都可以理解并且人人都具有的。在人类历史上,一定社会中的一定阶级,总是要提出自己的道德理想,来鼓舞人们为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而献身。所谓道德理想(或理想人格),就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关于做人的最高标准,它通常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结晶;第二,这种概括和结晶往往体现在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理想人物身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理想或理想人格。这些道德理想不是某些思想家脱离实际的凭空臆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导向,目前在一些同志中似乎还存在三方面的思想问题:一是不敢承认共产主义道德是贯穿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道德体系,从而不敢承认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特殊表现,害怕在现阶段宣传共产主义道德会被指为“脱离实际”;二是不敢说明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导向同反和平演变斗争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似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导向,并不只是为了反和平演变;三是不敢全面地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导向,而用某一个基本原则来代替全部基本原则。对此,我在《共产主义道德通论》、《道德问题丛论》(增订本)和《当前道德理论上的困惑与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基本原则再认识魏英敏什么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基本原则?有人认为是集体主义;有人主张是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还有人说是公正与功利。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不同的见解,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它们都不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基本原则。  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规范化的文明经济,它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就目前情况看,人们普遍对经济发展感到满意,但对道德建设感到忧虑.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道德规范被打破,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全部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建设新的道德体系是目前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新的道德体系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究竟应当如何表述?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长期以来,在伦理学的研究中是有不同看法的。这也的确是一个应当认真探讨的问题。但是,也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是有过明确论述的。他们正确地指出了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的原则,并且对这一道德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了深刻地阐发。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的伦理学研究,应当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对于这个原则的崇高的道德意义,它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对于这个原则的攻击,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驳斥,《论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则是对此发出的一支响箭。  相似文献   

13.
汪辉勇 《学术论坛》2002,(6):127-131
公正是公共管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因为只有公正才能实现公共管理道德的根本目的———维持社会中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针对反公正因素而对公共管理者提出的具体道德要求 ,其指向都无非是“公正”。也就是说 ,公共管理的任何一个具体的道德规范 ,都应该是、也必然是对公正的解释和演绎。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衡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道德失衡现象,本文探讨了其主要的原因:一是在新旧道德体系转  换的“真空”中人们无德可依;二是新旧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之间的矛盾使人们依不同的标准得出不同的、甚至是  截然相反的道德评价;三是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四是传统的道德教化缺乏感召力;五是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兵  黄富峰 《齐鲁学刊》2006,46(3):136-139
道德判断是主体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所进行的善恶价值断定。道德判断的标准有三:社会道德体系是道德判断的直接性标准,生产力是道德判断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标准则是对二者的整合。道德判断从形式上而言,具有道德指令判断、道德规范判断和道德评价判断三种。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原则是道德体系的核心或硬核,其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理论及其道德行为的革命。道德原则包括:道德真理性原则;人是目的原则;中庸原则等三条最基本的原则。道德真理性原则包括自觉法则、自愿法则和自为法则;人是目的原则包括善的利人法则、共同利益法则和公正法则;中庸原则包括适度法则、和谐法则和效率法则。这九条法则形成了道德原则的理论模型。这九条法则特别是自觉法则、公正法则、效率法则对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康德那里,道德法则是理性事实,它能进入人们的心灵,通过规定人们的意志成为行为准则。那么,这一事实是否成立,道德法则又是如何规定人类意志的?道德法则对人表现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原则。进一步而言,道德原则内部诸要素之间(如经验人与超验人、感性人与理性人、准则与法则)如何融通?归根到底是道德原则如何对人具有动机性、主观有效性或实践性的问题,即动机性和规范性如何统一的问题。康德道德原则具有实践性,其主要原因如下:道德法则能审查动机并能检验准则;绝对命令是道德约束人的方式;践行道德原则能使人做到道德上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8.
道德建设要深入良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的人.从根本上说,人的道德状况决定于社会.而社会是人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道德风尚又决定于个人,决定于人们的良心.良心与社会道德的具体形态相对应,有亲情良心、公共生活良心、国民良心、职业良心、阶级良心之分.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和制约,形成个体道德自律、自制的完整的良心体系.我们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改善人们的良心.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理想     
<正> 道德理想是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又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理想人物身上的体现,亦即道德上的理想人格。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类对自己的精神生活、道德生活也不可能只是消极地、呆板地反映现实,而是要有所构思、想象和创造。这就使其具有一种高于现实的理想的特征。认识道德的理想性的特征,认识道德理想与客观现实的辩证统一的规律性,这对于贯彻十二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宣传、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自觉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本道德原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行何种道德原则并不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现行的集体主义原则既不是一级道德原则,也不适宜市场经济社会,而由思想家主张的各种应然道德原则,也无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个合理的道德原则,应该同时满足六个方面的条件。而这里提出的人本道德原则就是这样的道德原则,它依据马克思的一贯性价值诉求设计,具体表述为:"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至善,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一切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人本道德规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人本道德原则引衍各种更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外,也以人本道德原则为标准,从各种既有道德规范系统中吸纳合理的成分来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