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区域流动视角分析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利于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性结构矛盾,为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提供决策参考。研究使用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以西部地区作为主体分析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就业流动问题,将生源地、就学地和就业地联系起来,重点讨论两类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流动,即西部生源到中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和中东部生源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研究发现,毕业生确定单位的签约率存在东高西低的趋势。西部地区属于人才净流出区域,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绝对数差距逐年拉大。西部高校的大部分毕业生愿意留在西部工作,西部生源毕业生和在西部就学的毕业生更可能选择留西部就业。  相似文献   

2.
浅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医学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医学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与挑战。文章通过介绍我校近3年来医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了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开展医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意识教育、就业政策教育、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应聘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就业指导对策,以期帮助医学毕业生树立"合理定位,及早就业"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导致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当前就业形势差、毕业生的内在能力低、人际关系网络的阻碍、就业的心理误区、高校不合理的专业结构等。解决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西部地区必须加快自身发展,加强就业政策扶持;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规范就业市场;高校必须调整不合理的专业结构;高校必须,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建立毕业生正确择业观;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工资水平,以及他们对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的选择,但它并不是一个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决定因素。实际上,西部欠发达地区低就业率还是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才供求矛盾、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就业政策有关。要缓解目前的就业矛盾,就应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政府四个方面的角度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前高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西部地方性高校的就业局面显得更加的不容乐观,结合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和西部地区的特殊就业情况,分析了西部地方性高校毕业生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就业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揭示出其根源,并找到了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了西部地方性高校时于就业难的相应对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稳步、全面向前发展,从而创造一个团结、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大学生择业意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河北省10所不同类型高校930名毕业生择业地域期望、薪酬期望、单位性质取向、择业标准取向、先就业后择业态度、到基层到西部就业态度、自主创业态度等方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本专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毕业生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河北省大学毕业生择业期望值依然偏高,择业标准多样化且更看重单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动态择业及自主创业意识显著增强,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积极性不高,不同毕业生群体间差异显著。从加强正确的择业观宣传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3年就业压力空前,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需求呈现饱和,笔者一行赴西部重要城市西安,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群体,走访政府、高校、企业,就渴求人才的西部地区进行多方面的实地调研,发现以下西部就业的优势和不足,对大学生西部就业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引起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笔者从学校就业指导、就业渠道、就业意向、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对1000名大四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学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渠道方面,大部分毕业生是从招聘网站、学校就业信息网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获得就业信息;在就业意向方面,许多毕业生倾向于去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很少有毕业生愿意到西部单位;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找工作过程中的不公正因素、薪酬待遇不足和学校名气会极大影响就业。综合分析这些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健康择业心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医学英语专业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贵阳医学院医学英语专业三届218名毕业生就业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探讨我们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首要的可能就是医学英语专业如何正确定位这一迫切问题。医学英语专业如何定位和医学英语专业要在新世纪高质量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事关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专业本身的发展前景,它对于该专业今后课程的设置以及如何开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高校本科毕业生失业和就业不足并存,“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提出了缓解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措施: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择业渠道不够畅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既有社会原因,又有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求职意识;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与发展: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新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科研群体,对创新成果的取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创新与发展应成为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新基点。根据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基本原则,通过以创新发展教育平台的构建来促进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和发展能力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个体而言,期望薪酬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以福建农林大学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探讨沿海农林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薪酬的现状,分析影响其设定期望薪酬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沿海农林院校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设定合理期望薪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并由此进行深入探究分析,以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为出发点,从全员社会实践角度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及其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选择地区和专业差异较大,就业单位对毕业学校、身份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学校就业率虚高相悖,存在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究其原因是政府在扩招政策制定、就业模式调整、就业引导和相关政策扶持等方面缺少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效果远低于预期;用人单位在用人标准、招聘程序和工资待遇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低、虚高就业率和大学生能力差是主要问题,直接导致大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时的被动局面.因此,高等学校破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需要综合措施,政府是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局的主导力量,制定科学务实的就业方针政策,用人单位尽快完善大学毕业生相关工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高等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长效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鼓励和吸引更多大学生到农村扎根,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采取了多种优惠政策,为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造成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短效性,使大学生将去农村就业当成谋求自身利益的跳板,难以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成为一项长效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应在加强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及出路分析的基础之上,探求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以解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短效性和大学生村官自身职业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交往能力做为大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逐渐引起各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由于社会、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学毕业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普遍低于社会期望值。针对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如何加强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供医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提升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很有必要,也是学校保持良好稳定的就业态势、促进招生就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人才竞争的高要求,学校帮助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是刻不容缓的义务。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学科分布和办学特色,针对社会需求及发展趋势,面向学生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和教育实施入手,结合择业、就业、创业,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难"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综合素质与能力偏低,择业竞争力不强;缺乏对职业的了解,普遍存在择业困惑;就业压力过大,择业心理失衡;求职能力偏低,择业成功率不高。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择业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就业竞争力;科学定位职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克服就业心态偏差,培养良好的择业心理;增强求职能力,提高择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高校毕业生择业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择业思想渐趋成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趋于理性,对择业心态的把握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规律,对薪酬期望值符合当前工资收入水平,对职业选择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同时,由于受就业市场容量、就业体制、高校学科设置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对行业和区域选择期望值较高,存在焦虑、茫然等心理问题,感到沟通协调能力和就业信息不足、所学专业就业面太窄、应聘技巧需要提高等。因此,应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机制、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着手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