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劼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出她们共有补天者的特征以及作为补天者在整个小说世界中的位置和意味。其中,对贾元春、王熙凤、贾探春这三个女子形象从历史、美学、文学诸方面作了全新的分析,既论及了她们的性格特征、命运遭际;又涉及了她们的形象造型、象征意味。最后,又通过对这三个人物形像的异同和关联的分析,阐述了她们作为补天者形象的系列性,包括她们在不同叙事层面上的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红楼梦》情节运筹的特点,指出按照人物性格逻辑运筹情节发展趋向、借助偶然性契机造成情节发展、汇聚细线情节成为枢纽性情节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展现了十多年间众多人物的生活画面,其中不乏生老病死的描述.仔细追寻,作者对生、老少有涉及,却用较多笔墨述说人物的病与死,尤其对病的叙说颇多.作者之所以如此钟情于疾病描写,不仅仅是因为小说是对生活中常有现象的一种反映,更有深化主旨、谋篇布局等深层次的需要.透过疾病,呈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病态累累的众生相,也因为疾病,塑造了丰满的人物性格,推动了故事情节的曲折发展. 相似文献
4.
5.
艺术的辩证法来自生活的辩证法.曹雪芹敏锐地发现了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相互矛盾的东西处于统一体中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现象,因而就能在艺术创作中对辩证法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在曹雪芹笔下,艺术辩证法的运用表现在氛围的营造、形象的描绘、性格的刻划、材料的取舍、情节的组织等诸多方面,这是《红楼梦》具有恒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不仅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谋略家,而且是富有实际经验的政治家.他能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迅速行动,不失时机.他常常是一副温厚良善的态度,有时几近木讷,实际是善于妥协,极能成事.在吴蜀联盟的战略上他坚如磐石,他的存在决定着吴蜀联盟的存在,亦即意味着吴国的存在和魏蜀吴三国均势的存在.他"荐统以助刘"的行为有着动人的光彩,他具有超时脱俗的人才观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红楼梦》动态描绘艺术的特点:善于选取过渡性环节画面,借助不同艺术画面的有机组合,把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结合,产生奇妙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9.
蒲松龄结合自己的人生际遇,参照明清时期商人的现状和通俗文学作品中的商贾形象,塑造了三类各具特色的商人形象:诚实本分的小贩,道德败坏的奸商,重义轻财的儒商。从这些商贾形象可以看出蒲松龄对商业和商人的认识是正面的,同时,不难发现《聊斋志异》里的商人也具有缺乏自信心、自主性、个性不够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的顺治之弟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的最主要的历史人物,除了顺治的第四子和硕荣亲王外,便是顺治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了。本文拟就《红楼梦》如何隐写了十一子这一点做些简要的索隐考证。林如海十一子生于1641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申时①(见《太宗实录》),死于1656年七月三日巳时... 相似文献
11.
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从生活到艺术的提炼过程,是作家的艺术创造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想象中进行的。提炼是借助想象而提炼,是在想象中的提炼;想象是为了提炼、为了创造而想象。马克思把想象力称为“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在人类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想象力就创造出了神话、传奇和传说的文学。作家在创作中,通过想象完成对现实生活、社会现象认识的飞跃,通过想象把握事物之间各种不同的状态及其联系,通过想象化平凡为不平凡,变不平凡为平凡;通过想象,赋予具体事物以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使崇高的思想获得感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简直是一个碰不得的题目,只要一碰到它就不可避危地要惹出笔墨官司”。不少红学家这么说。我们之所以不知深浅,触及这部大书中一个古老而敏感的议题,主要依仗着我们不是专门家。“文贵丰瞻,何必称善如一口乎”? 每碰到上面的话,就不免联想起《红楼梦》。如同中外古今一切伟大作品一样,《红楼梦》的主题也不具有简单明瞭,可以一语道破的性质。这是作者、作品、读者(批评家)自身矛盾及其相互关系中的复杂情态所决定的。远的姑且不说。1978年以来,有关主题的讨论不是已经取得某种突破性进展了吗? 相似文献
13.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红楼梦》的序诗。诗里暗示我们:这部书是以现实生活作出发点,以干预生活为指归的书。 要干预生活,首先就碰到对生活的评价问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肯定趋势的生活是美的,而其否定趋势的生活是丑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美是跟丑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这就是生活的辨证法。要真正认识这个辩证法,正确区分什么是生活中的美,么是生活中的丑,并予正确反映,便不那么容易了,这里面就存在世界观等等的作用问题。 《红楼梦》与《金瓶梅… 相似文献
14.
“感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用以说《儒林外史》的,我们移来说《红楼梦》,或许会使人感到奇怪:难道《红楼梦》也是一部讽刺作品? 《红楼梦》不是一部讽刺作品,是部难以企及的伟大悲剧,同时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喜剧性。它既是时代悲剧,又是人间喜剧。它的艺术美,是悲剧美和喜剧美的和谐统一,其中,悲剧美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16.
薛蟠、薛蝌是堂兄弟,是具有可比性的一对人物。他们一个是呆霸王,一个是明白人;一个滥情、莽撞,一个是诚实、稳重:生活情趣二俗一雅,判若泥云。薛蟠在寡母的娇惯下成了一个只知吃喝玩乐,永远长不大的孽障;而薛蝌自小随父到各地做买卖,后来又承担家业,因而得以锻炼成材。 相似文献
17.
18.
尤三姐和司棋、鸳鸯之死 ,尤为惨烈。她们共同追求着理想中的真爱。可是 ,“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在希望破灭之时 ,她们同时选择用死亡 ,来抗议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这是她们对虚饰的人世最为强烈的抨击 !可以说 ,黛玉、晴雯、尤三姐等一大群纯情少女 ,是大观园乃至整个贾府这个“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光明熄灭了 ,生命之火熄灭了 ,一切都归于沉寂。然而 ,黛玉、晴雯、尤三姐以及其他许许多多被毁灭的纯情少女的悲剧形象 ,以及她们所体现的悲剧美 ,将永恒地留在《红楼梦》中 ,永远地留在读者的心里。那些随着落花远去的女儿们 ,…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巅峰之作,更是一部教人学会为人处世的好教材。通过读《红楼梦》,可以品味里面各色人物的圆滑和智慧,并且在阅读的同时,汲取养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处世能力。成熟泰然的心智可以造就成功人生;睿智大方,深谙世事是为人处世之本;以礼待人,以德服人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洞悉人心,投其所好,适时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宽容大度,海纳百川,才能旷达无忧结人缘。我们要虚心学习,希望可以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帮助,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20.
漫谈《红楼梦》中的妾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谈《红楼梦》中的妾文化杨丽我们的目光从《红楼梦》中女主子身上转到女奴隶身上时,就会发现居于主子与奴隶之间,还有一个极特殊的阶层,这就是《红楼梦》中的妾。尽管妾在《红楼梦》中所占篇幅不多,只有很少的几回书,或是零星散见于几回书的某些细节,但是它仍然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