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城市化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则用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来衡量。城市人口的增长一般有三种途径: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乡行政区划的变更。俄国封建晚期城市化滞后的根源在于城市人口减少,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部分迁往农村;农村入口的自然增长超过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民迁往城市的数量过少。这些因素导致城市人口的相对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直充当配角。  相似文献   

2.
俄国农民外出打工与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俄国城市化水平取决于农民迁移的方向和规模,农民外出打工和转入城市等级问题是理解俄国城市化的关键所在。俄国农民向城市迁移的进程缓慢的原因很多: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身份证制度严格限制了所有人的迁移,尤其限制了农民的迁移;村社制度通过连环保义务有力地约束了农民的出行,农民必须服从村社的监督;农民在经济上和血缘上与农村保持着天然的联系,一般将外出打工视为权宜之计;外出打工既冲击了村社的宗法制度,又有强化农民经济、延缓农民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上半期俄国城市工商业有长足进步,这表现在城市工业企业数和工人就业数的增长。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发端,国内贸易网扩大,固定贸易尤为明显,城市收入增长是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的综合指标,1834年到1870年欧俄城市收入从500万金卢布增到1170万金卢布,增长了1.3倍,同期市民数量增长了0.3倍。而城市人口的人均收入增长了0.8倍。①上述事实证明了俄国城市经济的数量上的增长,但并未表明城市经济是否发生质变。若要揭示俄国城市经济结构性变化,必须弄清所研究时期上下…  相似文献   

4.
列宁农村人口迁移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流入城市,成为工厂工人。对于这一现象,列宁进行了深刻分析,明确提出了农民—工人的概念,阐明了农村人口迁移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对俄国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借鉴列宁农村人口迁移思想,我国在对待当前农村人口流动问题上,应当把农民工列为城市人口加以对待,注意改善农民工的家庭伦理关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1 9世纪至 2 0世纪初 ,俄国税制经历了从粗放到周密、从极为苛刻到相对温和、从征人头税到征财产税、从向农民和市民征税到向一切有收入者征税这样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是社会制度变迁的缩影。直接税和间接税是国家岁入的基本来源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内涵、征税对象及二者比例的变化导致了征税重心的变化 ,不断增加间接税是税收跳跃式增长的基本原因。征税从以农民为主到以企业主为主反映了税收理念的深刻变化。俄国税种的兴废、税率的增减并无定制 ,随意性较大 ,常使纳税人负担苦乐不均 ,但税收的持续增长为财政稳定和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有8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他们以手工的方式来解决吃饭问题,加之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总的来说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情况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促进、甚至强化了农民中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生育观念,导致了农村人口盲目增长的势头。从妇女的近期生育水平看,我省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41,高出全国0.11,其中城市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3,农村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84,个别地区高达3.1。由此可见,农村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生育率高,因此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已成为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所在,而农村基层计划生育队伍又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就甘肃农村基层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的宁夏农村城市化高桂英一、农村城市化的历程与内涵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衣村城市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包括市镇、城镇)的具体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在: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乡村人口比重逐步降低,人口不...  相似文献   

8.
俄国工业村的形成过程是其城市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下半期俄国享有城市地位的工业村甚少,而未享有城市地位的工业村众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村子升格为城市的程序非常繁琐;其次,取决于土地所有者和其他不动产所有者的态度;第三,工业村人口成分复杂,利益不一,难以形成一个声音;此外,农奴制残余的掣肘因素也不容忽视。工业村升格为城市的过程受阻迟滞了俄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帝俄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在莫斯科国家时期不存在等级 ,1 649年法典是俄国等级制度发展的分界线 ,1 8世纪末俄国等级制度基本形成。 1 9世纪 60年代改革后 ,逐渐失去特权的各个等级在法律上相互接近 ,并向阶级和职业集团演化 ,但到 1 91 7年前 ,等级尚未彻底变成阶级。在整个帝俄时期人口的社会结构变化异常缓慢 ,除城市等级外 ,其他主要等级的绝对人数增长而相对人数下降。 1 861年前等级间的社会流动规模不大 ,每代人中约有 1 /1 0的人参加社会流动 ,农民和僧侣是其他等级队伍获得补充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当西欧农民运动早已沉寂,农村居民对城市工人的起义和革命迷惑不解时,俄国农民反对沙皇制度和反对剥削的斗争却此伏彼起,从未间断,并且始终是工人阶级忠实的同盟军。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农民始终未成为土地的主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产阶级本有机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即解决土地问题,使俄国走上健康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它仰承沙皇政府鼻息,依附外国资本,不敢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所以,到20世纪初,俄国农村中土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的俄国价格革命,对俄国的外贸结构、经济结构、城市发展、财政收支和社会政治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具有矛盾性的后果: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俄国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强化了农奴制关系,使农业过度膨胀,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工商业职能的发挥。地位不断加强的贵族独得政治和经济利益,而资产阶级却难觅立锥之地,使封建的政治结构和社会阶级结构异常稳固,专制统治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世纪之交,中国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折、大变化。大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一个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的大转型时期,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卜)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仍远低于国际水平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长。由于乡村向城市的转化。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以及城市自身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据调查,从1949-1997年近50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从2740.6万人增加到2.14亿人,增长了7.8倍。正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城市化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民主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治的主题。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经历了从走美国人的路到走俄国人的路、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的革命进程,最后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新民主主义之"新"在于它以立足于中国广大的中西农村而不是东部沿海城市,以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而不是少数城市居民作为主体,以实现、发展和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这种历史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今天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基本看法,造成了今天中国以群众路线为主要形式、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4.
张晓辉 《学术研究》2002,2(3):59-62
以广州、汕头为中心的南粤城市(镇)发展是中国近代城市化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过程始于20世纪初,兴盛于抗日战争以前.广东城市(镇)密度及其人口规模均达到国内前列水平.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由于广东农村极为贫困,大量农民被迫流入城镇谋生.日本入侵给广东城市造成严重破坏,而城市化进程中的畸态亦制约了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50、60年代,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大批取得了自由身份但缺少土地的农民涌进城市做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具有地方自治性质的改革虽然色俄国只存在了50多年,但它对俄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却不应忽视,同时我们对它的历史地位应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我国农民生活贫困之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奎  张驰 《广西社会科学》2006,24(9):106-10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兴衰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兴衰。20世纪初,由于我国农村灾祸频繁、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土地高度集中及农田荒弃,导致农村原有社会秩序失控,农村积重难返,农民生活贫困。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是俄国汉学诞生和俄国中国观演变的重要时期。俄国早期汉学家以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为基地,长期在中国生活,学习汉满语言,翻译中国典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他们对中国文献中关于上古史的记载深信不疑,对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充满敬意,对贤明帝王的统御之术和历代名臣的治国思想表现出浓厚兴趣。在早期俄国的中国知识建构和中国历史文化观的形成过程中,俄国汉学家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民教育:21世纪农村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农民的素质,因此,农民教育工作,是关系到21世纪农村社会稳定与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21世纪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农民法制教育是21世纪农村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条件;农民科技教育是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武器;农民素质教育是21世纪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文化教育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刘爽 《北方论丛》2005,17(5):82-85
19世纪是俄国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社会史研究引人注目.19世纪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史学家,面对俄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各种矛盾的日益尖锐,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试图对造成各种矛盾的社会历史原因进行广泛而深入地分析,而这些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围绕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民族文化传统、日常生活方式、各个阶层的生活及心理状态等社会史方面进行的,形成了俄国传统史学的突出特征.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史研究传统,对苏联和当代俄罗斯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欧洲和俄国史学中都存在着大量有关东方文化的僵化特征.俄国文化理论是在欧洲学者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其中的东方形象并不和欧洲观点完全一致.19世纪俄国学者试图打破僵化模式的尝试为未来有关东方文化的评价和它在世界史中的地位的重要转变奠定了基础.文化平等的观点在20世纪开始发挥效力,它为创造复杂、多面的东方形象,以及修正现代的有关停滞的传统观念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