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正确认识农牧业普查面临的新形势及这次普查的重大意义1996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区农牧业普查,普查成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掌握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真实情况,制定和完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近十年来,党中央为加强“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做出了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  相似文献   

2.
黄城  刘金石 《四川统计》2013,(12):15-15,20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支持,也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促进农民市民化。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关键,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四川现代农业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大力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 系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 展的核心问题。脱离了解决“三农问 题”,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根本无存谈 起;没有健康的农村作基础,城镇化、 工业化就失去了根基,一切都会变成 “空中楼阁”。当前,在我市到达了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 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 和能力的时刻,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 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映 《统计与决策》2005,(21):101-103
一、我国城乡产业发展的现状 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结构,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取决于产业间的配置比重.城乡产业配置得当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关系的变更引起了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刻变化.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城乡产业发展关系的变动,其基础是农业增长速度的加快和农村非农产业的不断崛起.其次表现为农村工业化重新起步和高速发展:以农村工业为中心的农村非农产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不断扩展,成为沟通城乡经济和产业联系的重要桥梁,成为推动城乡关系转变的重要力量.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呼应,出现了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工业化进程.农业的较快增长和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城乡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弱化了城乡产业的相互作用,隔断了产业之间的市场联系.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乡产业严重分割、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几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颇具特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整体的规划,促进地区城镇空间布局的调整,通过城镇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城镇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融合。其具体做法是:在城乡整体布局总体要求上,珠江三角洲以大中城市带动中小城镇和乡村,空间布局城乡一体。注重城市群体和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大、中、小城镇及农村,在规划自身的发展时,不离开总体规划各搞一套…  相似文献   

6.
以产业集群提升四川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与我国东南沿海省市相比,经济发展的差距并不是预想的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已经缩小,反而呈继续拉大趋势。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四川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的差距,差就差在工业化程度太低、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太小上,因此,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的进程,是四川缩小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力量,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区域发展中工业反哺农业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新阶段的发展趋势,进而寻求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问题的道路所实施的重大战略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对于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施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工 业 反 哺 农 业 是 工 农 关系 发 展 新 阶 段 的 必 然 趋 向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新时期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伟大战略。加快区域农村企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将是现阶段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企业(包括农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专业户、承包户等各级各类经济单位)的发展将为缩小地区、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9.
郑月霞 《统计与社会》2005,(6):1-1,4-6,45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四川统计》2013,(12):10-12
2012年,四川城镇化率为43.5%。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3297.2亿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7001.4元,增长14.2%。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四川农业稳步发展,“现代”特征愈加明显。装备水平、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组织和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同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四川现代农业正大步前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近年来,自治区按照中央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自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任玉奇首次提出取消农业税以来,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新格局.","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全局性工作。通过对杭州市桐庐县"三农"问题的实证分析,指出其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健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不仅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把新型工业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过程中,使宁夏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5.
《贵州统计》2009,(4):54-56
一、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评价体系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情》2023,(5):10-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也明确提出:“以工业为主擎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四川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但面临工业化率过早过快下降等问题,在部分领域与全国及沿海省份存在差距,未来需进一步补齐工业基础短板,  相似文献   

17.
流通产业的发展与我国就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命题之一 ,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依据经典的产业结构理论以及迄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 ,一国就业结构演进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经历两个阶段 ,一是工业化时期大量农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 ,从农业向制造业的历史性大转移 ;二是当工业比重在经历了上升、停滞、稳定之后 ,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化过程中 ,由于长期以行政性体制强制将劳动力滞留于农村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演变 ,如第一产业的产值1999年只占GDP的17.7 % ,所…  相似文献   

18.
车茂娟 《中国统计》2006,(11):39-41
由于丘陵地区人口占四川省人口的近60%,因而四川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和难点毫无疑问都在丘陵地区,而加快丘陵地区城市化的关键在于丘区工业的大力发展。一、四川丘陵地区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一)工业化的水平较低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可以用工业结构比重指数来衡量,丘陵地区和全省的工业结构比重指数分别为0.26和0.28,而全国的工业结构比重指数为0.34,可见四川总体的工业化水平都很低,丘陵地区比较起来显得更低。(二)2004年工业增长速度较快2004年丘陵地区工业增长发展的形势较好,比上年增长了24.3%,而全省工业的平均增长率为18.7%,丘陵地区工…  相似文献   

19.
蔡竞 《四川省情》2002,(1):17-19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已扑面而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四川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有关问题和对策措施已显得至关重要。 四川工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业经济的总体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工业步入了较快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水电、机械冶金、医药化工、饮料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在家电、大型水电设备,白酒、中医药等方面拥有一大批知名的拳头产品和骨干企业,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等地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主体的产业隆起带,高新  相似文献   

20.
产业园区在四川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2010年底。四川共有各类产业园区200个,开发面积1306.11平方公里。入住工业企业12819户,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0亿元。园区工业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三分之一。园区已成为四川集聚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阵地。成为四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