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英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32-41
利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以及重庆开县民丰互助会的业务发展数据等,实证研究金融深化、扶贫效应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重庆开县民丰互助会的金融深化指标与开县经济增长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中以贷款效率和贷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扶贫效应亦较为明显。更进一步研究认为,在一定范围内深化和推广以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为代表的农村合作金融模式,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以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推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前三个批次自贸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讨论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深化协调推进的因果关系、协调程度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全国各个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深化存在趋同性特点,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可以形成协调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在其他区域可复制,示范效应明显。(2)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属于政策目标,金融深化属于社会现象,因此高质量发展对协调发展模式的推动作用明显大于金融深化。(3)高质量发展对协调发展模式的影响呈L型特征,而金融深化对协调发展模式的影响呈U型特征。因此,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是强化政策导向、凸显市场力量、兼顾其他维度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3.
杨新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4(3):102-120
宁波大学商学院钟昌标博士撰写的《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一书,在实证分析的框架内,运用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比较分析、回归分析、企业空间决策模型等技术手段,对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在方法上颇具新意. 全书共分为理论篇、实证篇和战略篇三部分。理论篇概述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一般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对大国与小国发展模式的差异研究薄弱,对对外贸易与国内区际贸易的关系关注不… 相似文献
4.
乔代富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1-44
金融是现代资金融通的桥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纽带。金融发展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支持并驱动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建设。“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标志,能够深刻地影响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效率、质量及可持续性。因此要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就需要金融作为保障和支持。但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又对金融产业发展提出更高、更严、更多的服务要求,可以为金融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结合安徽省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探究两者的互动性,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区域创新效率用创新的投入产出比衡量了一个地区的综合创新绩效,其影响因素存在多个方面。金融深化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研究各国金融深化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相互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作者首先借鉴多投入与多产出的DEA方法测算了80个国家的区域创新效率,然后使用Tobit模型对2011—2018年80个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深化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金融深化的提升,其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将从"抑制"效应向"促进"效应转变。这是因为金融深化较低时,风险贷款和信用贷款发展滞后、风险投资渠道不完善以及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不健全导致多层次、立体化企业融资融券功能落后,从而抑制企业的创新效率。而金融深化较高时,风险投资渠道逐步完善、企业融资成本低、金融市场和金融结构完善,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效率。研究还发现,各国经济水平的不同也会导致各国金融深化和区域创新效率有显著差异。作者将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发达组和欠发达组,分组研究发现,金融深化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选择效应,即金融深化对欠发达国家创新效率具有"U"型曲线特征,而在发达组则不存在这种效应。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渠道畅通无阻,金融深化提升区域创效率的影响不再呈现"抑制"效应。而在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对于完善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结构的部分,金融深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是"促进"效应,而对于不完善的部分,金融深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是"抑制"效应。为检验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作者运用了滞后项检验、替代变量检验两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具有稳健性,即随着金融深化的提升,其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将从"抑制"效应向"促进"效应转变。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正确认识金融深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完善创新体系,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兼顾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发挥金融深化对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创新需求,以此来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利用金融深化提高创新效率的发展中国家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以福建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福建省1990--2007年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福建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为福建省金融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技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和计算我国各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发现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严重依赖财政支出。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区域科技金融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当地的科技基础。为此,发展科技金融首先需要增强科技实力,明确界定财政科技投入在科技金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和计算我国各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发现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严重依赖财政支出。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区域科技金融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当地的科技基础。为此,发展科技金融首先需要增强科技实力,明确界定财政科技投入在科技金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91-95
统筹区域发展是艰巨、复杂、长期的事业,亟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际经验,以法律来保障实施。现行金融法律在统筹区域发展上存在不足,我国需要从立法宗旨、基本原则、立法结构和主要内容、法律执行、法律监督以及法律责任几方面共同构建统筹区域发展的金融法律。 相似文献
10.
以1978-2013年上海市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短期约束和长期约束两个角度分别选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的正向冲击对其自身产生L型正响应,而对区域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产生正响应、在长期内影响甚微;同理,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将会给自身带来恒定的正响应,而其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则是短期内的正响应。结构性方差分解表明,无论是区域金融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变动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其次则是来源于对方。 相似文献
11.
12.
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企业财务柔性、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柔性与融资约束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前者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后者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财务柔性对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以及上述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显著;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显著。该研究结论扩展了融资约束的前因与机理研究,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理论依据、经验证据与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实证研究表明,广东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性,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发现广东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不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广东经济增长未能带动金融发展,使得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存在金融抑制。接着对实证的结果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17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的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考察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之间的交互影响,探讨两者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地区交互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受时间跨度影响,但区域创新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时间跨度异质性,短期内区域创新对金融发展影响不确定,而长期内区域创新反向促进金融发展,忽略这种反向影响会显著高估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区域创新与金融发展均存在正向空间外溢性,临近地区金融发展促进本地区的区域创新,但临近地区区域创新对本地区的金融发展作用并不显著。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应当融合联动,互利共生,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2)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更多取决于政府的外部制度安排,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金融效率影响显著,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程度直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的优劣.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政府行为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具有影响作用,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地方政府行为却不是引起金融发展水平变化的必然因素;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方政府行为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政府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度大. 相似文献
16.
论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前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与拓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金融发展理论演进过程主要经历了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实证金融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几个阶段.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法与金融学、金融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宗教与文化对金融发展理论影响以及社会资本理论与自然禀赋理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分权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分权后为给国有企业争夺信贷资源以及缓解逐年增加的财政收支压力,地方政府对存在松动的金融体系进行信贷干预,阻碍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由于各地国有经济占比不同以及财政压力的地区差异致使地方政府金融干预强度的不同,导致了区域的金融发展程度显著不同。同时通过对1985-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为上述推断提供了经验支持。指出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在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其他一系列宏观经济改革同步进行的同时,明晰地方政府的权责,增加其服务性功能,减少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协调促进金融制度改革,使金融机构回归金融功能。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发展战略的成效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 年代中后期,发展中国家推行了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深化战略。实施该战略的内因是落后的金融制度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复兴则是推行该战略的外在因素。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不仅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而且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但也因金融调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导致了金融秩序动荡进而引起金融危机。我国在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时应注意吸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是汇集了亚、欧、非大陆在内的沿线国家一同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共同体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全球金融的迅猛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金融发展沿着金融深化与金融包容两个层面展开。利用2004—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金融统计(IFS)数据库和金融可得性调查(FAS)数据库,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深化、金融包容的经济增长绩效进行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正,尤其以金融部门授予私人部门信贷占GDP比重衡量的作用更为显著;而金融包容对经济增长则为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金融科技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影响的异质性,在深入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服务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收敛度模型,利用2015—2020年全国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金融科技推动下,全国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区域间服务水平差距缩小,但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未出现明显趋同。金融科技在不同地区间的作用效果不同,对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作用明显,对中西部不显著;对中西部金融服务提升影响较东部更加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效促进了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而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明显,由此制约了地区金融发展趋同;金融科技发展产生的垄断效应限制了东部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提升,但能有效弥补中西部金融服务下沉不足的短板,成为促进区域间金融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