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悟明 《21世纪》2010,(5):32-32
“刺探军情”的邻居 我家搬到落基山脚下,这里房价便宜,我和老公买下了一座带着大片地的小房子。刚搬进新家,就有两位邻居上门问好。我们非常感动,兴致勃勃地大谈对新生活的设想,并透露准备盖新房。邻居走后,我把一位同胞写的关于落基山下美国乡亲的文章拿出来给老公看,美国乡亲的热情果然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2.
张元国 《社区》2009,(18):15-16
美国人具有强烈的社区意识。他们非常关注所居住社区的所有事情,同时也非常看重社区的团结。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他们会定期举行街道邻居聚餐来加深互相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是一家新搬来的住户,一般都会去周围的邻居家做一次礼节性的拜访。这样做不仅可以熟悉一下周围的社区环境(邻居会为你做详细介绍),还可以很快地与邻居建立睦邻友好关系。除此之外,在美国,还有很多独特的邻里文化,了解以后,可以帮助你和美国邻居相处。  相似文献   

3.
欧阳娜 《社区》2005,(18):38-38
我刚刚移民来美国的时候,对我所居住的社区非常满意,因为它与耶鲁大学融为一体,环境宁静优雅,我不知道邻居们是否有钱,但是他们至少是白领,体面的邻居和整齐的住宅,使我认为我至少住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里。但时间长了,我对我的邻居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我的美国“本土”邻居们的手头之紧,往往超出中国人,要看花钱的做派,似乎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得多。我们的一位邻居朋友,父亲是一个顶尖名校的校长,年薪达50多万美元。她们姐妹二人,都受过名校的教育。自己还拿到博士学位。姐姐的夫君是一位著名物理学  相似文献   

4.
唐宝民 《社区》2010,(24):58-58
几年前,我在美国的芝加哥市帮助在那里经商的表哥打理生意,没想到却打了一场官司。 有一天,我去一家超市买东西,买了一些生活用品,总共花了37美元,我到结账口把钱付了,开了小票,就拎着东西走出了超市。没想到,我走出六七米远的时候,超市的一名保安忽然追了上来,  相似文献   

5.
彭佩 《社区》2012,(33):60-61
舅舅侨居法国多年,在他的盛邀之下,我赴巴黎看望他们一家。身在法国,总感觉法国人的骨子里充满了亢奋的细胞,他们喜欢热闹,哪怕是开个派对,或是几个朋友相约出去玩,他们都说是“过节了”。  相似文献   

6.
邻居偷菜     
刘卫 《社区》2012,(12):49-49
小区前有块百坪大的空地,杂草长得比人高,征得居委会同意,让左邻右合开辟种植蔬果。消息传出,邻居王姐一手锄头一手水桶,从屋后的小巷里三步并为两步跑出来,她抢先占到了靠墙边最大的那块空地。但却种得杂乱无章,也不怎么采收,不是芹菜开花,就是包心菜长得像竹竿,龙须菜则四处探头爬出家门。  相似文献   

7.
陌生邻居     
刘吾福 《社区》2008,(15):40-40
我们“幸福花园”有两百多住户,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每天行色匆匆,擦肩而过,却互不相识,就连和我住同一个单元同一层楼的对面邻居,我也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相似文献   

8.
邻居怕辣     
陈永江 《社区》2012,(33):40-41
周末,我和妻子去姑姑家吃饭。我们知道,姑姑腿脚不大好,特意拎了些菜去。但是,到了姑姑家,她却抱怨我们没有买那份特别辣的尖辣椒。  相似文献   

9.
李良旭 《社区》2011,(5):36-36
一次,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家采访时,发现她的别墅花园洋房很豪华、很气派,不禁发出啧啧赞汉声。心想,住这么好的房子,这位部长家旁边的那些邻居.一定不是达官,就是显贵。  相似文献   

10.
罗晓 《社区》2005,(17):39-39
尼克和罗恩是美国加州一个社区的住户,他们以前经常为高昂的电费账单而苦恼,因为他们每月需要交纳的电费常常高达200美元。2004年9月,这对夫妇搬进了离城区不远的“能源自给自足”社区。现在,他们再也不会为电费账单而发愁了。在过去的10个月中,他们一直住在拥有三间卧室的房屋里,总共支出的电费不超过75美元,并且在最近的两个月中,根本就不用向能源公司交电费,因为他们所用的电能都是由社区制造并提供的。这个社区于2004年夏天向住户开放,全部由高科技建造而成,科学家们设想使这片社区成为真正做到能源自给自足的社区。加州政府规定州内所…  相似文献   

11.
候雅丽 《社区》2005,(16):58-58
相处20年的邻居要搬家了,司梅登门告别。像我们这样住着单位房改房的工薪阶层,做梦也想搬出这50多平方米的蜗居,可一想到以十万计的房价,自然就望而却步了。司梅竟能购得御景山住宅小区一套90平方米的新居,怎不让我惊叹——她先生和我老公同在一个单位,她的收入还比我略低一些呢。“你是不是中了彩票大奖?”我胡猜一气。“我倒想中,可惜没那运气。”司梅拉过面前的纸笔,给我讲了她的投资创意,是这样一笔细账:首先卖掉原本住的58平方米的旧房,要求一次结清,到手22万元,加上这几年的积蓄10万元共32万元。第二,御景山90平方米全房款46万元,首付…  相似文献   

12.
阎纲 《社区》2013,(11):20-20
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相似文献   

13.
佟才录 《社区》2012,(33):40-40
母亲没来之前,我和楼上邻居的关系—直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刘红旗 《社区》2012,(15):51-51
我是在四合院里长大的。四合院里住着8户人家,大家关系都非常好,只要谁家有个急事、难事,都帮忙照应。妈妈常说,邻居好,赛金宝。我在这种融洽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大大咧咧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何如平 《社区》2008,(21):31-31
小姨住在新加坡市中心附近的仲宅小区——东陵美景同,这个小区的业主大多是新加坡的白领,另外还有不少业主是外籍人士,他们一般是跨国公司设在新加坡的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好在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邻里之间交流起来问题不大,不过大家平时工作都十分繁忙,没时间文流。  相似文献   

16.
只怀孕不结婚我在美国的第一年,和一名刚从台湾来的太太相识。由于俩人的丈夫同在一家公司工作,我们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为了打发白天无聊的时间,她便和我一起报读进修学院,她修的是秘书课程,我则报读英文。  相似文献   

17.
聂勇军 《社区》2002,(10):48-48
现实生活中,邻居们尽管表现为老死不相往来,但内心里仍渴望能有所沟通,只是没有好机会拉不下面子而已。如果想“撬”开邻居那森严的大门,借助“事端”巧妙搭桥,就能达到目的.邻里关系也将如沐春风,达到“近邻胜远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2,(24):49-51
观念一:远亲不如近邻无论一个人多么富有与尊贵,你不可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除了你的亲朋好友外。对你帮助最大的往往是你的邻居。●理论基础常言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诚哉斯言,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正是如此。邻居虽和我们不沾亲不带故,但在彼此相依共度漫长的人生之路上,除了邻居还能有谁呢?没有风云际会,没有相识恨迟、相见恨晚,平平淡淡地走过一日又一日,迎来一年又一年,像小河的流水和河边的垂柳那种默契和谐的关系,就是和谐的邻里关系。美国的一名作家曾说:“道德的沦丧堕落,社会治安的恶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倾斜是从人与…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9,(18):13-13
最让人反感的邻居行为有哪些?以下这些劣迹你有吗?某小区论坛发起话题,评选小区业主“劣迹”,引起了不少业主的共鸣,短短几天时间跟帖如云,以下就是最令人反感的邻居行为:  相似文献   

20.
我的邻居中有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是我钢琴老师的婆婆,50来岁,黑头发里夹杂着几根银丝,脸上布满了刀刻似的皱纹,微驼着背……她见了人,总是笑眯眯的,可一张口就不寻常了,“ba,ba,ba”……让人听不懂。原来,她小时候发高烧因治疗不及时,不幸成了聋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