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鬼子的末日姚涤新50年前,父母带着我逃难到长沙河西乡下。那时候,人们有两怕,一怕飞机丢炸弹,二怕鬼子来“打闹”。我们在乡下,一连好多天都很平静,大人们就猜测时局有了变化。果然有一天,飞机撒下许多彩色传单。我抢得一张,啊,日本无条件投降了!胜利的消...  相似文献   

2.
70多岁的人了,记忆力已大不如前。但是有些事一直记得很清楚。那是1944年春节前后,我从长沙省立一中回到宁乡老家过寒假,正碰上日本鬼子对这一带山区进行合围扫荡。鬼子兵烧杀淫掠,把山区搅得暗无天日。在河滩上一次用刺刀就捅死了19名青壮年,只因怀疑他们是游击队。附近村子里的一个姑娘正准备正月初三结婚,除夕之夜却遭到了突然闯进来的三个鬼子兵的糟踏,被逼走了投水自杀的绝路。正月初一深夜,我被鬼子兵围在房子里,前后都被堵住,无路可逃。仓促中,我只好躺在后院的一丛茅草里,扒一堆雪盖在身上,才得以逃出。那年下…  相似文献   

3.
国仇家恨永记心老残我家住在湘潭县茶恩寺,紧靠长衡公路。1944年端午节,日本鬼子沿公路线疯狂侵占了我的家乡。农历6月20日深夜,鬼子兵大举扫荡,我父亲和10多位乡邻逃到钟家园,准备乘夜渡过湘江逃难。正在寻船的当儿,躲在树林里的鬼子突然窜出来,活绑了我...  相似文献   

4.
王书波 《老年人》2005,(1):18-19
1942年秋天,冀南平原的庄稼长势喜人。颜家村据点里的日本鬼子和伪军,已经备好车马,就要抢粮。我根据地军民为了保卫秋收,决定端掉敌人在颜家村的据点,来个釜底抽薪。我当时是冀南县敌工站干事。一天,县委指示我把颜家村鬼子据点布防图藏在对襟白褂补丁里,给清凉江对岸的军分区  相似文献   

5.
1943年,日本鬼子占领长沙,到处杀人放火、强奸掳掠。我家住在长沙市北郊涝湖围地区,这里一面靠山、三面环水,本来是个好地方,然而日本鬼子一来,却成了荒凉之地。那时我年轻,夜里睡觉总也睡不醒。一天清早,我还在梦中,突然听到母亲叫唤:“快起来,日本鬼子抓人来了!”我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赶紧穿衣出门,往山边的方向跑。跑出没多远,鬼子就追上来了。为了活命,我慌慌张张地向涝湖围的田垅中跑。这里水港子多,有个口子很宽,尽管我不会游泳,但还是闭着眼睛向前跳。结果跌在港子里,呛了几口水。好不容易折腾到岸边,可岸上除了荆棘之外,再没有可抓的…  相似文献   

6.
杨檀林 《老年世界》2009,(13):24-24
初三那年,我疯狂地迷上了电子游戏,每天在网吧与人厮杀,不玩到昏天黑地绝不回家。中考前的紧迫感,我完全没有。每天我都早出晚归,母亲以为我是在刻苦学习,省吃俭用“挤”出钱给我买营养品。  相似文献   

7.
我在隆隆的炮声中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今56年过去,但是那股高兴劲儿,那种欣喜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鬼子大举进攻我华北地区,在救亡图存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打日本鬼子来了。他们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纪律严明,奋勇杀敌,深受群众欢迎。那时,我年纪小,懂事不多,但对日本鬼子无比痛恨,爱国热情极高。八路军来了,我很想为他们做点事,他们见我很机灵,就让我做了村里的儿童团长。一天黄昏,日本鬼子指派两名汉奸出来找“花姑娘”,村里有两名姑娘被抓。危急之际,正巧有…  相似文献   

8.
侯金魁 《老年人》2005,(11):22-22
我的老家是河北临清县童村,1942年5月,我与同村的几个年轻人秘密加入了抗日武工队。一天深夜,我们几个扮成民工,混进了日本鬼子在石景山和下堡寺的据点。此后,白天做苦力,晚上就想办法将粮食和其它物资运出来,交给武工队,支援抗日前线。有天晚上,我们每人背着几十斤粮食,悄悄地  相似文献   

9.
很多年前,我在整理照片时,发现了一张很老的照片,上面有母亲、我和4个妹妹。我记不得当时的情景,就问母亲。那是1959年的圣诞夜,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喜庆。当时母亲带着我们姐妹离开父亲已经一个多月了。那个时代单身母亲是不被社会接受的,周围的人都用歧  相似文献   

10.
外婆的哲理     
外婆病危的时候,母亲三番五次打电话催我回去,而我总能找到充足的理由推托。20年前离开外婆那一天我就发誓:今生今世再不见她。我对外婆的仇恨缘于一场意外。12岁那一年,我随表哥去给大姨家送土豆,土豆装在麻袋里,麻袋搭在一匹棕色马驹背上。外婆说,你们俩一人牵着一人赶着,晌午饭之前就能回来。我和表哥就那样沉默地走着。后来表哥问我会不会骑马,我说我没骑过,不知道会不会。表哥说他也没骑过,"要不咱们试试?"我双手交叉,呈半蹲状,表哥左脚蹬我双手,右脚踏我肩膀,很潇洒地一步跨上马背。过了一会儿,表哥下来,我上去,一会儿,再换。有了这样好玩  相似文献   

11.
父亲走后,母亲独自住在老屋里。老屋在市郊,离我住的地方很远,我几次接母亲来住,可母亲觉得吵,总是住不长久。弟弟在上海,也曾接母亲去住,但弟弟每天早出晚归,母亲孤零零的留在家里,呆了半年,母亲又坚决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12.
一生中,总有几件事让人无法忘怀,总有几个日子让人永远记取。 1940年 11月 20日,令我终生难忘,这天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60年过去了,我由一个在迷茫中寻找生活出路的懵懂青年,变成了抱有坚定理想和信念的共产主义战士。每当回想起年轻时的这一选择,我总是暗暗庆幸自己这一辈子的路走对了。   我的家乡在山西蒲城县城关。 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了我的家乡。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学校停课后,我随寡母逃难到了乡下,没有书读,整天无所事事,生活也没有来源,我的心里非常苦闷。日本人三天两头到乡下来…  相似文献   

13.
男人生活在福建北部的山区,母亲瞎了一只眼,父亲腰腿不便,全家就靠他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虽然是个穷苦命,他还爱笑,三十岁了,那双眼睛也年轻,看到女人会脸红。村里忽然来了两个外乡人,据说是表哥和表妹。表妹已经有了5个月身孕,走路很笨重,低着头老是哭。表哥就对每一个好奇的山里人解释,表妹是被强暴的,没有打掉孩子,是因为想生下来,用DNA作为证据去抓至今逍遥法外的强奸犯。  相似文献   

14.
邓祥国 《老年人》2003,(7):36-36
在村里,母亲家里的电话是专线,也是“热线”。母亲65岁了,身体还硬朗。她贤慧善良,有一副菩萨心肠,喜欢做一些帮助人的事。1999年,我几次接她到县城与我们居住,可她就是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老木房,也舍不得她的好人缘,不愿离开朝夕相处的乡亲们。无奈,我只好为母亲安装了当时全村第一部私人电话,以便能经常向他老人家问安。老家那个地方叫簸箕山,地处东安县西南舜皇山脉,是一个偏僻小山村。这里虽然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但交通闭塞,通讯落后,经济并不发达。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跑到外地打工挣钱去了,留守在家里的除了老弱病残就是小孩子。农民外…  相似文献   

15.
水上勉 《金色年华》2008,(10):48-48
孩提时,母亲常领我去峡谷深处,让我坐在一领蓑衣那么大的一块小小的田塍上,自己浸在齐膝的水田里插起秧来这峡谷,背着阴,每天的日照不过三小时光号,这在村里,也是块十分贫瘠的谷地.我家就在这样的山谷口谷里也有旱地、这儿,母亲种上甘薯、  相似文献   

16.
最疼我的是母亲,可我当时没感到那个最字1942年,母亲在四川成都育婴堂街生下了我,不久便依父亲来信所嘱,带着我兄姊们回到偏僻的老家避难,直到抗战胜利,我们才开始在一起住。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个国家机关工作,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并且我的哥哥姐姐们或本来就已在外地,或也陆续地离家独立生活,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17.
命运多舛,赤脚医生邂逅瘫女 今年42岁的洪媚出生于黄山市歙县偏远山区梓里镇舒川村的一个不幸家庭,在她上小学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节衣缩食将她们姐妹三人抚养成人.小媚18岁那年,她经常感到关节疼痛,去医院检查后得知,自己不幸患上了“不死的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8.
刘大松 《老年世界》2010,(21):25-26
鸟飞兔走,转眼间,72年飞逝而过,可谓人生苦短。 我生长在冀中平原。抗日战争爆发,我不满10岁。整天头上盘旋着机翼涂着药膏旗的鬼子的飞机,不时投下炸弹。我们村里的老年人愁眉苦脸,痛骂“蒋该死”不抗日。热血青年商议着去找八路军,拿起武器,消灭鬼子。  相似文献   

19.
明红 《老年人》2004,(7):14-15
1927年4月6日,高玉宝出生于辽宁瓦房店孙家屯一个贫苦的农家。8岁时,他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学,就被顶债给地主周扒皮当童工。9岁时,他随父母逃难到大连,每天靠捡垃圾、讨饭或为死人送葬等来填充饥饿的肚子。偶尔在街上捡到几块西瓜皮,他都要带回家洗洗和爸爸妈妈一起吃。15岁那年,  相似文献   

20.
正问:我表嫂和表哥于2009年结婚,双方都是二婚。表哥是家中独子,有一个年迈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早年丧失劳动能力,一直由表哥赡养。表嫂与表哥结婚后仅一年多时间,表哥就因突发疾病去世了,之后表嫂拿走了家中所有的财产,对有病在床的婆婆不闻不问。请问:我表哥死后,表嫂是否需要赡养他的母亲?表哥留下的财产,他母亲是否有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