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在我儿时的回忆里,对“你”只有一次深刻的印记。那是你从远方打工回来,踏进家门,看见桌上的面条,便扑过去呼噜呼噜地吃下去。到第四碗的时候,你终于抬起头,看见角落里惊恐万状的我,憨厚一笑,说:“傻小子,过来一起吃。”我没有过去,而是躲进母亲怀里,小声问:“他是谁?”母亲柔情地看你一眼,笑了:“孩子,他是讨饭的,你看他  相似文献   

2.
问:我和弟弟是同胞兄弟。1999年我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将父亲遗留的11万元存款都给了弟弟,并随弟弟生活。如今母亲年迈,生活费和医疗费的支出越来越多,于是母亲和弟弟要求我承担部分医药费和生活费。我认为当时父亲遗留的存款没有给我分文,现在我就没有赡养母亲的义务。可母亲却说:如果我不出钱就要将我告上法庭。请问,未分得遗产还要尽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3.
母亲今年八十岁。十年前,我的女儿出生,母亲便从乡下来到我家,帮忙照看孙女。母亲照料孩子太有经验了,她一生不仅养育了我们七个子女,连三个哥哥的几个子女都是母亲照看大的,有母亲在家,我和妻子感到工作和生活上并不因为有了孩子而增添了不便。  相似文献   

4.
人到后悔时     
包岚 《老年世界》2010,(2):32-33
昨夜,母亲又走进我梦中。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四年。四年里。有多少个日子我与母亲在梦中相见。 母亲依然牵挂着我! 可是我与母亲生前不睦。父亲善良、仁慈,慈爱的目光时时刻刻注视在儿女身上。与周围的人相处,和睦为善。生活中,父亲像是慈母,母亲反像严父。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岷县寺沟乡纸坊村六社车应堂家人口情况:车应堂,36岁;包彩春(妻子),36岁;车爱花(长女),13岁;车爱忠(长子),10岁。家事纪要:2002年农历九月二十,车应堂71岁的母亲杜徐贵出门讨饭,一个月后在白银市死于讨饭途上。车应堂到白银运尸回家。2002年农历八月,11岁的车爱花跟着村里人到新疆黄草湖摘棉花,农历十一月初回到家里,带回1200元钱。2003年农历七月、2004年农历八月,车爱花再去新疆摘棉花。2004年5月,车应堂拉转时被砸伤。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电话     
母亲的电话邓皓我们家安上电话,对于我和妻子来说只是高兴,而对于母亲来说,便是新奇了。母亲对于电话,连见都没见过。母亲没念过书,大半辈子呆在农村。住到城里来,也只是我好说歹说让她为我带娃儿。母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不喜欢墙上贴的画,不喜欢花花绿绿的地板,...  相似文献   

7.
那年高考我落榜了,没有眼泪,有的只是呆若木鸡的身心,生活给了我一次沉重的打击。我是一个贫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老老少少一家六口。母亲很早就离我们而去了。母亲给予我的太多太多,包括苦涩的心灵、忧郁和脆弱的性格。母亲是患癫痫病走的,在一个我不知道的时间静...  相似文献   

8.
《伴侣(A版)》2016,(4):61-61
母亲晕车严重,因而长年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考虑到她一个人生活在农村老家孤单寂寞,我也常常邀约:来城里住吧,看看风景。但母亲总是以晕车为由推脱,所以我结婚快十年了,母亲也没有来过城里一次,她不知道她心爱的女儿到底住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为母亲征婚     
夏爱华 《老年世界》2014,(23):29-29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独居。我让她搬到我家里住,她不肯,说住惯了老房子,不想挪地方。我想给她安装电话,这样方便联系。可母亲说听不惯电话铃声。她嫌吵,想安静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刘翠萍 《老年世界》2007,(22):16-16
父亲退休了,和母亲生活在乡下老家。双休日,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我没打招呼就赶了回去,谁知到家才知道,父亲骑三轮车带着母亲赶集去了。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45岁,10年前与前妻离婚,女儿丽莉随前妻生活,我每月负担丽莉抚养费400元,后来又负担丽莉上职校的所有费用。2007年,丽莉职校毕业后没有找工作,就在家帮母亲守水果摊,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我为了女儿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而今女儿长大了,我却享受不到天伦之乐,也得不到女儿的赡养,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前妻捣的鬼。  相似文献   

12.
朱文芝 《老年世界》2013,(22):31-31
因为工作,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城市。于是,母亲对我的担忧也多了起来。隔两天便会来一个电话,询问我的生活。虽然,我每次都说,很好很好。可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仍旧是日日将不安挂在心上。  相似文献   

13.
母亲前年因为脑梗导致了偏瘫,本来上了年纪,腿脚就不灵便,如今摊上这种难缠的病,一下子让母亲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突然什么活儿也不让做也不能做了,就像一列被逼停了的火车,对猝然而至的空闲感觉无所适从,整日唉声叹气的她更因为成了儿女的累赘而郁郁寡欢。望着母亲落寞的样子,我想尽各种办法来逗她开心,还和她讲起来我小时候的开心事。哪知道一提起当年,母亲倒泪水涟涟起来,我弄巧成拙,不仅没安慰好母亲反倒刺激了她,母亲甚至产生了想要结束生命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给母亲捶背     
刘燕玲 《老年世界》2008,(20):20-20
母亲执意要搬一个小凳子坐在我前面,好让我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一边看我喜欢的电视剧一边顺便给她捶背。这是我第一次给母亲捶背。记忆里,母亲一直都是那么能干那么健康,为家庭为生活如不停旋转的陀螺一样忙忙碌碌,好像就不会生病。她像天下所有贤惠慈祥的母亲一样,只知道为儿女不停地付出,却从不要求点滴回报。我作为母亲的女儿,一直都是那么怡然自得享受着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却从没想过我该尽的责任和义务,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15.
刘娟 《老年世界》2006,(12):20-20
在我2岁的时候,活泼好动的母亲与沉默少言的父亲分手了。2岁的我被父亲送回老家跟随奶奶生活。从此,幼小的我没有母爱,直到我18岁那年,父亲重组家庭后,父亲才来信叫我回城里生活。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1994,(3)
父母离异后我一直随母生活,还要赡养生父吗?编辑同志:我3岁时父母离异,随后我一直跟母亲生活,父亲从未负担过抚养费。现我已参加工作8年,仍与母亲一起生活。生父目前已退休,独身一人,其原单位(集体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日子过得很艰难,他最近要求我给他寄养老...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和儿。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又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活。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  相似文献   

18.
我12岁的时候父母离婚,我随母亲与继父共同生活二十多年,去年继父去世,我继承了他的一部分遗产。最近我的生父也去世了,请问,我还能否继承生父的遗产?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眼睛     
母亲过世已经15年了,但我却一直感到她那双充满智慧和真诚的眼睛似乎总在注视着我。在这双眼睛的关注下,我工作、生活不敢怠惰、苟且,处世为人不敢虚应、圆滑……认识母亲的人,都说她有一双漂亮的眼睛。确实,母亲的眼睛很美,这种美不止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好看,...  相似文献   

20.
母亲茶     
左怀利 《老年世界》2014,(14):28-28
饮茶的习惯由来已久,最倾心“铁观音”的馥郁,然而,拥有“母亲茶”之后,它们便淡出了我的生活。 “母亲茶”的称谓是我的妄定。这茶并非来自树上,漫漫山野比比皆是。它生于春壮与夏,主颈上缀着簇簇白花,《诗经》有云:“采茶薪樗,食我农夫”;《神农本草经》称它是清热解毒良药。它性味辛、苦、微寒……是苦菜,母亲就是用它炒制“母亲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