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法律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整合将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无疑则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从法治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当前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不难发现该区域经济合作同国内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别无二致,客观上都已经并且必将日益严重地受制于众多非法治因素的困扰。为了切实解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难免出现的种种法律抑制问题,必须从法治建设上入手,通过法律手段来建立跨行政区的有效合作机制,以确保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尊重缔约国现实情况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构建高效、合理、可操作的知识产权执法合作制度是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有效举措。在中国-东盟知识产权执法合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细化合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作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欧盟在知识产权区域保护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已构建详尽的合作机制,借鉴欧盟制度能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样本。尤其是欧盟法科学划分共同体与缔约国在知识产权执法领域的职权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设置差异化合作机制所体现的灵活性是“求同存异”共建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合作机制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法治保障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加快中原崛起、实现河南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从区域发展和法治建设相协调的内在逻辑来看,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法治保障,对于谋划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可以考虑从六个方面构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效的法制支撑:明确协调机构,建立中原经济区行政契约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中原经济区立法协调与透明机制;严格行政执法,建立中原经济区行政执法协调与合作机制;强化司法权威,建立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与合作机制;提高法治实效,建立中原经济区法律监督机制;培育法治文化,建立中原经济区法治区域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民主法治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主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法治文明是一个关涉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等多方面的理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文明范式,其中核心应当是立法文明、执法文明和司法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探索法治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法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和法律服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关怀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加大地方立法力度,增强法律保障措施,加快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改革,积极培育行政执法及司法人员的法治理念,强化和完善行政执法及司法工作的监督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区域旅游合作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划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借助博弈论,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参与主体在各个利益空间内应采取的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分为完全不合理、不完全合理、合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三类;在完全不合理、不完全合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内,区域之间采取“不合作-不合作”策略;在完全合理区域旅游合作收益空间内,区域之间可能采取“合作-合作”策略,也可能采取“不合作-不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制度变迁始终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进行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市场功能过强,产生了政府失灵行为,从而对区域经济合作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适应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政府行为改革路径,一方面要强化市场机制,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竞争,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形成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切入点,推动建立有限型、开放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强化区域公共服务,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泛珠三角区域“9+2”省区在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上具有良好的优势和机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为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应构建相应的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合作构想,包括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合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战略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区域法治——深化依法治国方略中崭新的法治形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区域法治是深化依法治国方略和建构世界法治秩序中的一种崭新的法治形态,开展区域法治建设和研究,既是区域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以及我国加强国际交往和合作的必然要求,而且既有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可资借鉴,又有我国区域法治研究的起步和刍型作为前引,还有其深厚的宪政基础和法理依据;为此就必须科学地构思我国开展区域法治研究的战略设想和建议,并为建立和健全区域开发和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而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9.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借助法律的推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必须着力于完善行政执法机制,改进司法运行机制,优化法律控制机制,推动社会救助立法,强化环境保护执法.  相似文献   

10.
建设法治政府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建设,更要强化价值理念的认同。执法正义是法律正义的基本要义,也是法治政府的价值理念。政府执法的正义诉求源于行政执法的基本特点:自由裁量空间的存在、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直接交锋、执法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服务行政与人权保障的导向。比例原则、正当程序、诚实守信和民主参与是保障执法正义实现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1.
行政执法文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行政是法治建设的关键,行政执法文明是法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法文明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效率原则上.在行政执法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实现从管理行政到服务行政的价值转变,通过对执法者和制度建设的重视,来实现文明执法的法治要求.  相似文献   

12.
红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与理论一直以发达地区的居多,欠发达地区的较少。“红三角”是以地处发达的珠三角核心的南沙作为窗口,赣州、韶关、郴州三个欠发达地市间的经济合作区。这种“发达地区窗口+欠发达区域”的合作模式,在我国属首创。这一模式若能在实践和理论上获得巨大成功,会对我国东中部交界地带的许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借鉴意义,并能为统筹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7,(6):134-139
政府主导法治建设,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特点和模式,区域法治建设同样不能摆脱这一模式。在承认政府对区域法治建设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政府功能的局限性。政府主导型的法治建设将政府置于一种两难境地,与新公共治理理念相悖,容易导致"国家法制主义"现象的出现,忽视其他社会规范的作用。重构政府在区域法治建设中的作用,要求政府的法治化定位,实施任何行为都应当有法可依。政府还应培育社会组织,有效反映公众意见,并且意识到政府自身及国家制定法的局限,注重发挥其他社会主体和社会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监督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行政执法环境、舆论传媒、大众生育观念、城镇人口迁移、监督体系的构建等.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应该优化执法环境,与舆论传媒合作,建立多元化监督主体;加强政策宣传,建立正确的生育观念;完善人口迁移制度,建立多样化的监督保障机制;完备监督体系,建立监督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5.
行政执法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行政执法是行政法治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是贯彻依法行政原则 ,落实执政为民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而要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 ,首先必须明了行政执法的功能和作用。只有对行政执法的功能和作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才能形成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的自觉 ,并找到和确立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的正确途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和论述了行政执法的功能和作用 :其一 ,行政执法将法从文本规定化为人们实际行为规范的作用 ,即实现法的作用 ;其二 ,行政执法将公民权利从“应然”变成“实然”的作用 ,即保障和实现人权的作用 ;其三 ,行政执法将国家的社会、经济秩序从静态设计转化为动态建构的作用 ,即确立、维护和保障秩序的作用。文章对这三方面作用的具体内容和实现途径进行了较详细地阐释。  相似文献   

16.
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理论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区域改府间合作,克服政府间恶性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是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行政管理学中政府间关系理论、区域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理论、国际贸易原理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公共经济学中关于公共物品供给低效率的模型化分析以及系统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协同理论等为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进程中,推动法治建设先导区域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是当代中国地方党委、政府依据国家法治发展的大政方针所作出的重要法治决策与政策安排,是由党委、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开创性的法治事业。法治建设先导区域乃是国家法治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展示了国家法治发展的未来趋向,这不仅是实施国家法治发展战略的"试验田",而且是贯彻区域法治发展战略的"先行者",体现了鲜明的法律政策目标,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样本或示范的意义。推动法治建设先导区域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全局与重点的关系、国际与国内的关系,进而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先导区域的功能作用,创新区域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区域社会治理能力,激发区域社会创造活力,深化区域法治创建,优化区域法治环境,进而展示法律政策的内在根据和功能取向。  相似文献   

18.
尽管“法治中国”的提出是在中共十八大以后,但“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却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法治实践分析,法治中国建设经历了由“公共权力导向型”走向“公民权利导向型”的过程,这个历史演进过程的主要体现四个趋向:立法上由“被动”走向“主动”,执法上由“以法”走向“依法”,司法上由“感性”走向“理性”,守法上由“他律”走向“自律”。  相似文献   

19.
以人才开发合作在区域一体化中的价值分析为切入点,分析人才开发合作在制度层面、信息沟通、城市间发展、宏观调控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一体化中人才开发合作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区域公共管理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是跨界治理的一个理论创新.区域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需要区域地方政府的合作监督.区域政府合作监督需要在合作规则制定、合作监督主体和形式以及违约处罚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