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0年代,美英出版了一批收录中国"十七年文学"的选本,编者或为地道的西方人,或为华裔学者,或为两种族裔人合作编辑。有的选本试图以作品呈现新中国文学发展概况,具有以"选"代"史"的特点;有的从、主题角度编选作品,力图以选本展示新中国社会状况;有的则注重从新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学关系角度编选作品。有的选本中渗透着编者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观念;有的选本则因编者态度较为冷静,重视审美维度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新中国文学的实绩。这些选本虽各有特色,但也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趣味,它们是研究那个年代西方文化取向的重要标本。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与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体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独特性在于,体制性的力量驾驭着作家的个人创作.伴随着报刊、出版社的国有化过程,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在文艺生产领域不断强化,文学作品的发表原则、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嬗变.在此过程中,大众传媒运作同政治和社会的斗争叠合在一起,它们借助权力和利益配王方式,引导作家创作在意识形态设定的框架内进行,催生新的文学生产机制、传播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3.
选本类型在选本格局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与某一体裁在当时社会语境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就当代文学而言,诗歌选本和小说选本之间地位的演变,所涉及的主要有以下命题:"普及"和"提高"的辩证关系、选本的功能变迁,及其背后文学主体构成上的变化。选本编纂以"选"的方式自觉运用文学体裁或类型分类原则,既强化了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文学观念和对文学的评价与看法。  相似文献   

4.
晚清民初,我国传媒业发展出现了从单纯的政治鼓动向文艺性、趣味性、娱乐性转变的倾向.文学格局在新的生存处境下也发生了变化,文学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开始成为具有经济性质的大众娱乐产品.为娱乐读者、扩大报纸销售量而诞生的《申报》副刊《自由谈》不仅让娱乐文学在现代大众传播格局中占据了独立席位,它也标志着媒介文化消费品不再仅仅是个人的自由即兴创作,媒介文化产品的生产开始进入规范化、工业化的文化产业运作轨道,并由此形成了鸳鸯蝴蝶派文学和现代传媒的特殊文化关系和消费形态.  相似文献   

5.
目前文学媒介高度发达,文学作品数量与日俱增。面对数量庞大的文学文本,具有展示典范、钩沉遗珠、呈现时代与编者文学观点的文学选本,就成了介入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有效途径。当代文学选本的理论研究表明文学选本的操作类似一种权力运作,涉及谁来选、怎么选、选什么这样一个包含了吸纳与排除的权力斗争过程;当代文学选本的历史研究则探讨了选本与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关系;当代文学选本的应用研究将选本置于文学史的语境之下,重点关注文学选本对文学认知、文学形象以及文学书写的影响。进一步整理、探讨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的价值与功用,是当下文学研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以取消文学本体性为本质特征的栽道观经宋人提出以后,成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观念,构成了明清文学选本生成与传播的基本语境.在这一基本语境中,一些文学选本仍然坚守文学本位,公开或隐蔽地对栽道观念作出了有力的反拨,表现出与认同类文学选本迥然不同的另类特征.但是,与那些折中栽道观的文学选本相比,反拨类文学选本往往在经历了一时的热捧之后很快淡出历史舞台,为主流意识形态所鄙弃.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戏曲改革运动对于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变革政治文化体制、建构人民主体形象等具有标志性和寓言式的历史蕴涵.在有关“反历史主义”的戏改倾向及其大讨论中,国家政治意识形态本身所含的诸多要求之间彼此牵掣而产生的种种张力与制约,即通过政策实践、文艺批评、讨论乃至批判等文化生产机制来发挥其内部新陈代谢的自我调控功能.这也就是主导着旧剧改造及其文艺阐释系统的意识形态威力与限度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态势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增强吸引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也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推进主导意识形态创新发展、提高主导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选本具有衡鉴、评定的功能.选家必须在个人审美偏好与诗坛风尚、在文学与政治的互动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所编定的选本才能起到树立权威诗人、确定经典诗歌的作用.优秀的诗歌选本从实践层面上将选家的诗学观念具体化,并与诗文评、诗文创作等一起,构建选家的诗学体系.清代诗歌选家编定选本的最终目标的是影响时代风会,扭转诗歌地位下滑的局面.在清理古代诗歌的同时,一些选家也编定了大量"当代"选本,这表明选家有意识地将"当下"的诗歌创作纳入诗史传统之中,为"当下"文学的存在、发展寻找最恰当的逻辑理路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雅明首次给马克思关于文学生产的思想以确定的内容和较为系统的表述,他把文学看作和物质生产本质上一样的社会生产形式,并指出发达资本主义把文学生产完全纳入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无论是文学彻底地商品化,还是以"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抵抗文学的商品化,这两种趋势都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利用而成为主导意识形态统治的同谋.甚至文学中激进的政治内容也很容易被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统治机制和市场机制收编和转化,悖论式地变成商品而无法起到革命的作用.本雅明认为,文学技术手段的变革中蕴含着文学的政治解放潜能,革命的作家只有自觉革新文学生产技术,才能真正抵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津 《江苏社会科学》2005,2(4):116-121
意识形态的运作集中体现了社会本身的政治特征;如何运作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的实现。意识形态作为范畴独立以后,经历了由作为政治工具到自身成为社会运作机制再到被各种社会化选择所解构的变化过程,从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对社会和谐的作用、以及如何设置适合和促成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运作机制的基本途径。文章从活动领域、观念意识以及实体利益等主要社会层面探讨了这种机制的建设方式,并指出这些方式的共同特征是对意识形态承诺的间接兑现。  相似文献   

12.
苏青的创作心理、文学观念具有市民作家的特征。她在文学创作中的商业运作使其远离政治意识形态,作品具有鲜明的民间话语特色和市民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江南市民感知中“恶俗”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时期文学选本的编纂出版与彼时文学的一体化进程之间是一个同构并进的关系,这是一种激进的现代性逻辑下文学出版的独特景观,与社会语境之间关系密切。其具体表现在选本出版的阶段性特征,及其编纂过程中选家的认定及其位置变迁、导言(或前言)写作的意识形态呈现、作家与作品的选择及其编排、选本格局的建构与巩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文学选本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文学思潮,而文学思潮也制约着文学选本,促使选本对思潮作出反应.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的互动关系,在宋代文学选本中有非常生动的表现,典型的个案有《二李唱和集》等诗歌选本与“白体”诗风的相互生发、《西昆酬唱集》对“西昆体”的引领与示范、《二妙集》《众妙集》《三体唐诗》等对宗唐思潮的契合与呼应、《草堂诗余》《花庵词选》对雅正词风的疏远与游离等.  相似文献   

15.
《昭明文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文学选本是历史的偶然,而它作为选本中“影响最广大者”却有其必然性。这一必然性体现在《文选})编纂的指导原则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深刻影响上。由主编者萧统执笔的《文选序》作为其文学思想的说明,具有纲领性的意义。本文拟联系《文选》的编选实践,对《文选序》提出的“时义”观及其唯美倾向作一初步探讨。一、“文之时义远矣哉”传统的文学批评往往通过追溯“文”的渊源及流变,以获得对文学的历时性把握。南北朝时代又自有其特殊性。受魏晋立风的波及,一些文论家的文学史观呈现出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之意识形态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意识形态与文学亦相应构成等同与消解、决定与从属、主导与结合的不同关系形态。文学意识形态说有特定的政治(阶级)内涵,长期被视为文学本质,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被人为强行提升为本质,违背了马恩相关论述的原意,在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上都是错误的,也给文学理论上的诸多问题带来一系列重大偏误。  相似文献   

17.
张一  罗理章 《学术探索》2014,(3):147-152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政治表达、社会整合、情感培育等意识形态功能。大众文化冲淡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信仰、冲击着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威胁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借鉴和吸收大众文化的运作模式,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构建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平台、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众文化时代进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转型:世俗化与文学的媚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被裹挟着走上一条文化转型之路,在告别政治目的论意识形态向以市场为主导的消费文化的转型的过程中,当代文学正在经历着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与此同时,文化转型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失范使文学开始向媚俗跌滑:作家的角色意识由拯救向虚无倾斜,启蒙理想和道德精神一落不起,商业目的正日益成为作家们秘而不宣的价值取向.文学在世俗化的同时,有必要通过文学的人文关怀,走向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人文价值的多元建构.  相似文献   

19.
左翼文学是五四新文学在20年代末及30年代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批判性的文化品格和对抗性的政治立场、底层道德立场和大众政治想象、党派功利性与新兴意识形态的建构自觉等构成了左翼文学的精神要素,其间又存在着相互排斥、矛盾的因素和逻辑.左翼文学在后来的变异就是其内在矛盾所导致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0.
苏文选本的举业功能源于苏文自身特点与明代科举文体的契合,它被广泛用作举业读本是明代举业教育的合理选择.正因为如此,即使在前后七子倡言"文必秦汉"之时,举业教育所使用的文学读本也依然主要是苏文选本.但是,由于唐宋文在明代宗派语境中的地位发生过戏剧性的变化,作为举业读本的苏文选本也相应地经历了从七子时代隐密私传到晚明时代公开热销的过程.苏文选本在明代举业教育中的长期流行增强了举业教育的趣味性和审美性,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应试教育对文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