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秀娜 《理论界》2013,(11):95-97
政治合法性是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它主要探讨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在“统治与服从”关系上的正当理由问题.现代西方社会政治合法性基础正在沿着两种路径转变:第一条路径是从同意到信念再回归同意;第二条路径则是从同意到信念再到共识.本文尝试阐述第二条路径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论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优势最大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辉 《社会科学》2005,16(11):5-12
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活动遵循优势最大化的战略取向这一假设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活动的目标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技术换市场”与“技术换技术”的目标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内部化和外部化并存的组织模式和相应的运作模式。通过上述有机联系的不同层面的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初步验证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活动的优势最大化假设;并因此发现,在优势最大化战略下,跨国公司的对华技术转移活动表现出一套完备而协调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的进入与中国企业的战略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进入极大地改变了国内的市场环境与市场格局,对国内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国内一些企业作出了主动或被动的战略反应,包括主动进攻型的向境外扩展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基于低成本的价格竞争战略、为获取经济效率的组织创新与企业重组战略、突出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的战略、强调优势互补的企业联盟战略等.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的寻租活动扰乱了我国市场的正常运行体系,必然有损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投资,影响公平竞争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进而影响我国的政治稳定。这势必要求我国政府联合跨国公司母国、国际组织以及跨国公司联盟。开展国际合作以打击跨国公司的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5.
董运生  傅园园 《江海学刊》2016,(4):100-108,238,239
大量淘宝网商在农村集聚,新兴"淘宝村"成为农村转型发展的模式之一,随之带来的是村内代表行业共同利益的民间团体不断涌现,这类新生团体的合法性建构及其面临的困境引人关注。一方面,自下而上发育的民间团体具有公众合法性能达致正常运转,却因无法获得体制合法性而陷入生存困境;另一方面,民间团体在获得体制合法性后却没有如预期般长期享受发展优势,反而动摇了先前的公众合法性,进入体制铁牢笼,同样也陷入生存困境,由此造成"合法性悖论"。公众合法性与体制合法性的冲突造成的"合法性悖论",反映了政府"体制控制"过强而民间团体自身对两类合法性的定位模糊,同时也体现了在市场转型日渐深入的背景下所凸显的"国家"与"社会"的矛盾。淘宝村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淘宝村"的未来前景息息相关,如何破解"合法性悖论",在当前背景下发挥民间团体的活力,其路径选择和发展模式也为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就业帮扶车间是以发展乡村产业、扩大村集体规模经济、实现农村弱势劳动力就近就业的组织形式,也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组织载体。随着进入转型过渡期,帮扶车间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明确其组织性质则是应对挑战的基础和前提。基于社会企业理论,抽取“价值、目标、路径、利益相关方”四个特征维度和“政府-市场-社会”三重行动逻辑建构分析框架,对就业帮扶车间组织性质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帮扶车间符合社会企业基本定义及特征,可识别为一种社会企业。在此基础上,相比市场-社会行动逻辑“双轮驱动”的传统社会企业模式,帮扶车间因政府行动逻辑的嵌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因而呈现出更强的混合逻辑特征,形成了利益相关方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持续有效合作。基于此,就业帮扶车间可进一步被定性为“嵌入-合作型社会企业”。从组织性质出发,针对帮扶车间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尝试通过动态调整三重逻辑关系、引入更多利益相关方、强化其社会企业身份合法性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合法性理论的角度分析特许经营模式,研究发现特许经营是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的结合.虽然企业的成功基础是经营资源的市场有效性,但是这不是特许经营成功的唯一的因素.尤其“衣恋”案例的在华快速发展说明企业的特许经营模式发展中伙伴的合法性的重要性.从相反的视角看文章的逻辑对中国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实践“走出去”战略也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由于社会和经济意义上特许经营模式的成功意味着两个主体的共同发展和公平交易,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以保护两个主体利益,促进新生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嵌入性理论视角出发,以组织嵌入、利益嵌入和关系嵌入三种机制分析村庄场域内下乡资本与乡村社会的互动状况,发现直线单向式的嵌入路径整体上呈现“只嵌不入”的悬浮状态,资本的“市场逻辑”与村庄的“乡土逻辑”存在断裂,下乡资本与村庄社会出现程序合法性与情境合法性的张力、形式嵌入与实质融入的差距、社会身份与乡土身份的偏离等嵌入困境。融合机制是对嵌入机制的延续、推进与超越,从构建“股份合作制”的利益共同体、扭转社会身份“村民化”、增能赋权“化村民”等维度建构下乡资本植根乡村社会的新路径,通过从单向嵌入到双向互嵌、从浅层利益到深层互惠、从单一经济维度到多重社会互动,促进下乡资本与村庄社会之间由生硬嵌入到有机融合的过程,以期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理想样态。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对华品牌扩张的8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扩张是全球各类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开拓新市场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运用品牌扩张战略拓展中国市场。这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个学习、借鉴的机会。跨国公司对华品牌扩张模式研究对于中国本土企业及其品牌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视角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刘东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8(2):111-114
笔者将跨国公司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界定为两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和心理距离,并分析了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导致了合资企业内部冲突并由此而出现了交易成本,而心理距离影响到跨国公司管理者对外部不确定性的主观感知过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出现的独资化倾向正是合资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不确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安佳 《理论界》2006,(12):118-119
伴随着农村村民自的开展,“社区”作为城市公共管理的一个“试验田”已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城市社区化公共管理将是推进整个城市管理体制民主化、法制化的基础工程。本文从城市社区化公共管理兴起的社会背景入手提出社区化公共管理的创新模式,并通过与现行模式的对照,探索有效可行路径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社区共建模式”的组织功能框架。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创新过程已成为多层次资源利用的过程,对获取创新资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组织内部单层次发展、积累获取,到组织内、外部共同获取、协调整合的过程。资源外取是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资源外取包括供应商关系和外包、创新网络等模式。获取资源的特性和企业的“遗传特征”构成了企业选择外取模式的内因和外因,是企业选择资源外取模式时所应参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自世界银行发起“东亚奇迹”的讨论以来,东亚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雁行假说”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品内分工,直至东亚生产网络,都试图对东亚贸易高速增长模式做出解释.基于要素禀赋分工的全球价值链刻画了后发工业国融入全球贸易格局的路径.然而,当前的东亚生产网络并非垂直分工的线性结构,而是复合了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的网络结构.当生产工序分解后形成了碎片化生产,生产片段的再组织将打破原有的线性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多节点的、非线性的网络形态.跨国公司领导的企业间的契约合作是东亚生产网络的制度特征,也是东亚生产网络迅速成长的微观动力.推进和引导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应当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4.
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社会组织如何在激烈的竞争角逐中获取发展空间,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鉴于此,以西部地区Z文化机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购买为例,借助案例研究法探寻资源困境下社会组织的发展逻辑。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经历初定服务方式、采取多元策略、拓宽发展空间三个发展阶段后,以合法性建立为契机,逐步积累社会资本,建构关系网络,在重塑自主空间的过程中获取了额外的资源支持,破除了发展困境。结合实践分析,基于杠杆理论建构“借势而为”的分析框架,即社会组织通过合法性与社会资本的双重“杠杆化”利用,借势撬动发展机会,突破资源壁垒,呈现出社会组织“以小博大”的自主发展逻辑。该理论框架为理解资源困境下的社会组织内在发展行为逻辑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存在就业压力情况下,技术溢出系数、研发成本、本国私企数量和就业压力等因素对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和对东道国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在本模型中,跨国公司和东道国政府都更倾向于选择兼并进入模式.随着本国私企数量的增加、技术研发成本的提高、技术外溢系数的上升和就业压力系数的增加,兼并进入模式和直接进入模式对于跨国公司的差异越来越小;同时,随着本国私企数量、技术研发成本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系数的减少,两种进入模式下东道国社会福利的差异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6.
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跨国公司实力的不断壮大,海外直接投资将成为占领国际市场的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是指跨国公司在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选择适当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适当的投资模式,是对外直接投资重要决策之一,关系到跨国公司的投入规模,企业控制程度以及赢利水平等方面,甚至影响到直接投资项目的成败。中国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时,除应借鉴国外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及发展趋势,还应根据中国的文化特点、产业特点、企业产品组合、市场需求状况、企业战略目标、经营水平、政府政策和法令制度等综合因素,制定适当的…  相似文献   

17.
肖林 《江汉论坛》2007,(6):35-37
市场进入管制和信誉是普遍的经济现象.本文认为,市场进入管制具有信号发送作用,经济主体通过市场进入管制这一信息渠道,可以了解交易对方的实力、能力、资质、质量等方面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市场进入管制构成信誉制度赖以建立的合法性基础,将一次性博弈转变为重复博弈,并依托政府组织网络,推动市场信誉机制的形成.因此,市场进入管制在企业建立信誉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企业建立信誉过程的不完全替代.  相似文献   

18.
全球粮食危机推动了农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增长,跨国公司主要通过质量标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农产品出口、垄断世界高质量农产品市场来实现买方与卖方的双向垄断定价.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加强对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生产活动的监管,帮助小生产者强化议价能力,获取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19.
试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合法性论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  林志 《理论界》2007,3(1):154-156
“合法性论据”是探讨“服务型政府”或“政府职能服务性转变”诸多问题中的一种研究路径,也是应当继续、深化的研究。在该路径为依赖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经典作家”、“指导思想”和“理论价值”等角度,但把东西方谈“合法性”结合起来的还不多见。即使在谈论西方“合法性”时,对“主权在民”这个西方关于政府设立目的的假说也关注不够,显然这样的立论仍然有其价值。究竟构建服务型政府有无“合法性论据”,可以从“主权在民”和“当家作主”的理论论据,从“经济全球化”、“政府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解决突发事件”等的现实需求,得到说明。毋庸讳言,构建服务型政府具有合法性论据。  相似文献   

20.
受到竞争环境动态性和经济主体有限理性的影响,企业竞争力体现为一个过程性范畴,是其在市场环境中通过“惯例、搜寻和选择”等几个阶段进行演化变迁的动态过程.竞争力演化的外部动力机制与内部动力机制之间体现为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内、外部动力机制的协调作用下,企业竞争力的演化路径体现为“突破惯例——搜寻优势——重新选择”这三个动态变迁的阶段.我国企业应该进一步突破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遵循企业竞争力演化的科学路径,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培育并保持企业动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