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卫军 《学术论坛》2003,(6):131-134
宪法以根本大法形式对人权确认和保护,需要行政法治的全面细化和实施。探讨行政法具体制度对人权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日益深化,合作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需要建构有效的法制保障平台,离不开软法的引导和规范。我国应充分发挥软法的治理作用,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着力解决区域合作中的制度供给和机制设计与运行的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公共管理实质上是政府治理方式上的制度变迁,即打破原有行政区行政的制度安排,重塑利益格局的制度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从而最终形成新的制度——相关因素充分博弈后的契约格局。这些博弈关系主要包括治理理念的"博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在这些博弈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博弈困境提出树立合作的"重复博弈"思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以及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斩断地方政府与社会经济主体的利益连带关系;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是建立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有效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小珺 《理论界》2004,(4):101-102
随着现代行政的发展,传统的依法行政原则发生了新的变化,行政行为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恪守现行的法律、法规,而不问法律、法规内容是否合乎社会正义的理念。行政行为不只是依据形式上的、静态的法律条文,而是要恪守法的理念即人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法的精神,即从依法行政走向法治行政。  相似文献   

5.
从“行政区经济”到“区域政治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区经济理论对我国因行政区划给予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区域分割现象有很强概括力,但在其理论与实践、目标与手段之间陷入了双重矛盾.将矛盾提升为理论,即用非市场手段达到市场经济的目标,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理论研究中从行政区经济转向区域政治经济,从我国区域政治经济拓展到世界区域政治经济,这将对研究东欧转型国家、欧盟以及跨区域组织等世界区域政治经济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从政府治理形态的历史演进来看,受特定的政府生态环境的影响,政府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方式迥然有别,由此生成不同的政府治理形态.传统的政府治理形态,是基于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行政区行政模式.伴随着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行政区行政模式日益暴露出它内在的局限和缺失,必须呼唤一种与之相辅相成的新的政府治理形态--区域公共管理.本文提出,传统的行政区行政模式和现代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应该成为行政区域内外社会公共问题治理的"双元"形态.  相似文献   

7.
行政组织是承载公共行政职能的载体,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公共行政职能的履行及其效果。行政组织法的缺陷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行政组织结构的优化,构成对公共行政管理的不利影响。适应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需求,应完善现有的行政组织法律体系,建构有效的责任与监督机制,为行政组织结构的优化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是资源大区和边境贸易大区,独特的地缘资源优势决定了其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环渤海经济圈建设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第一个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其中经济自治权将成为这些优越条件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并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稳健、持续、高效、和谐发展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中,为了解决诸多区域治理难题,逐步实现了从行政区行政向区域行政的转型.但是,通过对近年来两个三角洲区域行政的评估.表明其在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同时,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并未破解区域合作的迷局.由于两个三角洲的区域合作是一种缺乏治理的地方政府间协调与合作,所以无法有效治理区域发展中诸多公共性问题.因此,要提升两个三角洲区域整体竞争力,应该适时从区域行政向区域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0.
郭飞飞 《理论界》2013,(9):28-30
包容性发展与排除性发展或歧视性发展相对,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公平地共享社会发展的权利、机会和成果的一种发展,它包括社会包容、经济包容、政治包容、文化包容等多个方面。实现包容性发展,离不开经济法治保障: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包容性发展的基础;法治的宏观调控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语言权是由国家给予保障,使权利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其实现取决于立法的有效供给和政府活动的法治化.在行政法治框架内审视民族自治地方对少数民族语言权的立法保障问题,要突破现有体制和传统思维固有的局限性.民族自治地方在立法保障的路径选择上,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民族自治立法建设,二是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权行政活动的监督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2.
行政法治思维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运用行政法治的基本原理、精神与逻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内涵是要求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中要具有依良法行政理念、权力制约和权利本位思想、民主行政精神、正当程序意识、责任行政观念等思维品性。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法治思维行政有助于转变行政方式,有利于提高行政主体化解矛盾、降低风险的能力,能保障依法行政的常态化以及促进法治政府的建设。我们应当通过普及行政法律知识,从增强行政法治观念与意识,培植行政法治文化,强化行政法律责任等方面来促进行政主体行政法治思维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民生的法治保障,是指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等环节,来确保公民的民生权利获得最终实现.加强民生法治保障的途径包括:通过健全立法保障民生,通过严格执法保障民生,通过公正司法保障民生.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治是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在我国面向新世纪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完善行政立法是实现行政法治的基础,健全行政执法机制是实现行政法治的关键,强化行政监督是实现行政法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在1999年举行的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 ,中央指出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 ,在依法治国宏伟工程中 ,依法行政居于核心关键地位。本文就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念谈一些法律认识  相似文献   

16.
17.
构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的慈善监管仍然表现出强规制性,这种特征在很多方面阻碍了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最佳行政理论的内蕴和慈善法治发展的目标之间有多方面的契合。最佳行政状态中的政府不仅能作为慈善法治秩序的基本构建者而存在,最佳行政的理念也可以产生弥补政府在提供慈善公共服务不足缺陷的效果。最佳行政目标的树立与具体制度路径的建立,有助于慈善行政环境的改善并助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使我国慈善事业走上一条专业化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解释是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在行政法适用过程中对行政法规范的理解、说明和应用活动,是行政法适用的主要机制。行政机关只有正确地理解、解释和应用行政法规范,才能使其行政执法行为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因此,如何使行政法解释具备合法性,便成为保证行政执法正当性的关键。行政法解释随着行政法治的兴起而呈现其意义和价值,但是行政法治主义也规定了行政法解释的原则和功能目标,中国的行政法治要实现真正的依法行政的目标就不能无视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9.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具有有利于政府科学管理的精华部分,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制约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时代趋势下,在行政文化建设中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矛盾和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圈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长江三角洲向泛长江三角洲的空间扩展是顺应都市圈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区域优化整合的必然路径.泛长三角正朝"沿江"、"沿海"两个基本方向扩展,然而越来越多的行政区的加入会产生更为多元、复杂的行政区利益矛盾,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都市圈经济与行政区经济运行规律的差异性.泛长三角一体化需要都市圈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协调与整合.健全市场机制、实现市场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共赢、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区域合作组织、建立区域共同治理的政策法规体系等,是促进都市圈经济与行政区经济一体协调整合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