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立军 《中华魂》2014,(6):25-25
正我正在西伯利亚的高原休息,隐隐地听到来自东南方向的呼唤:你快回来,我们已经承受不住了!那是预测到雾霾锁城的气象工作人员无奈的呼唤,那是戴着口罩在小区广场晨练者急切的呼唤,那是一群看着PM2.5爆表而无能为力的环保者无助的呼唤,那是被困在屋子里不敢开窗不敢上街的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痛苦的呼唤……他们要我去帮助他们!我不是上帝,也不是佛祖;我不是超人,更不是"来自星星"的那个他。我是风,祖籍西伯利亚的西北风。您也许听说过我的"恶名",  相似文献   

2.
电视     
庞玉生 《山西老年》2008,(11):14-14
那是1982年,在我村插队的插队生故地重游,他们在我家的土炕上睡了一个星期,临走,我妈对他们说:"你们退下来的电视如果不看了,就给我留着。"几天后,大哥拿着200块钱去了太原,搬回了全村第一台电视机,而且是个进口货,日本"三洋"牌的,12英寸。  相似文献   

3.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是一个学生给我这个老师上的。那是上学期初夏的一天中午,骄阳似火,天气热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吃完午饭,老师们陆陆续续离开餐厅回寝室休息了,留下了我要在食堂值日,中午我得洗碗,收拾饭桌"残局"。正当我装好汤水准备洗碗时,目光触到包着创可帖的右手中指,那是昨天切菜时不小心被菜刀割的一道深深的口子,村医给伤口敷了些消炎药还包上了创可贴,并叮嘱我这几天伤口未愈合,千万别沾水,否则天热伤口容易受感染发脓。我犹豫了,这是我的"工作"呀,不洗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沾水了,不知何时才能愈合。我望着远  相似文献   

4.
曾伟林面前,五百馀名伟林学生神情严肃、齐刷刷地望着他。曾伟林身後,空荡荡几间教室,他们才租用几天,几分钟前却不得不退还。"孩子们,我们不能在这里上课了。如果你们跟我走,我就带你们到其他教学点学习;如果你们不愿意,我立即把学费退给你们。"曾老师,我愿意跟您走!"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马上响起。"曾老师,我也愿意!"我愿意!"我愿意!"……七零八落的声音渐渐汇成一股热烈的声浪。望着可爱的孩子们,一行清泪悄无声息地从曾伟林饱经风霜的脸上滑落下来……“用煤气烧开水”,只讲“听、说、读”不讲“写”,英语角、夏令营打…  相似文献   

5.
正非洲黑哥们儿捷盖,汉语说得"倍儿溜",一开口立马京味儿十足。接受采访时,他却总是一副中式矜持谦虚:"哪有啊,我还差得远着呢!"活跃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非洲喀麦隆人捷盖,2003年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后。2005年拜相声艺术家丁广泉为师学习中国相声,曾在央视"同乐五洲""星光大道"等节目中取得骄人成绩,在2011年央视戏曲春晚上展现风采。他说:"我在北京"跑江湖",带着一个媳妇儿两个娃过日子  相似文献   

6.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9,(3):40-41
把账单给我父亲医生:"对你的抱怨我无能为力,那是遗传病。"病人:"那请你把账单给我父亲吧。"Send the Bill to My Father  相似文献   

7.
《新天地》2007,(10)
那是1970年发生在我所在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团的悲剧。那一年,我们都是20岁。男青年席牧林为情所困,杀死了自己的女友胡美平。20岁,是青春四溢,是美丽花季,然而,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美平是来自上海的漂亮妹妹,身材修长,最抓人也最让男青年不能抵御的是她迷人的笑容。她总是不说话就先笑,两只眼睛眯缝成细长,就那样盯着你笑,一点儿邪念也没有。别说男青年喜欢她,全连队上下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她。  相似文献   

8.
林育英是林彪堂兄。1942年3月6日凌晨1时45分,林育英在延安中央医院逝世。林育英临终留下遗言:"我不行了,革命二十年如一日,未能看到革命胜利,深以为憾。我死后,请组织上将我葬在杨家岭对面的青年文化沟桃花岭上,使我能天天望着党中央、毛主席……"1942年3月9日上午,毛泽东在林育英公祭大会上,亲笔为他题写挽联:  相似文献   

9.
正《西游记》剧组的人都认为我是"西天取经"的最大赢家,不仅取到了"真经",也娶到了媳妇。也有的说,取经结束后,我就把取经路上遇到的美女"抢"到花果山做压寨夫人了。妻子于虹最早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是1982年,那是在三里河四机  相似文献   

10.
获奖前后     
李悦 《新少年》2011,(Z1):29
我有一本精美的日记本,翻开日记本的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百特外语培训中心奖"几个大大的红字。这是我在少年宫英语班得到的奖品。那是一个星期天,上课前,英语老师说要进行期末测试  相似文献   

11.
秋天的树叶     
正夏,太烦闷;冬,太刺骨;春,百花争艳,固然美丽,但秋也有自己的绚丽色彩。要么怎么会出了这样一句"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呢?秋为我们带来了凉爽,让人心旷神怡。"哗哗哗——"听,那是"演奏家"叶子们在深情地歌唱。我随妈妈来到"秋的公园"。林荫小道两侧全是枫树,  相似文献   

12.
又见枫叶红     
易新华 《老友》2010,(4):17-17
那是2000年深秋的一天,我正在整理案卷。一个中年男子来到办公室,问:"你是易同志吗?""是,有什么事吗?"我让他坐下,给他沏茶,告诉  相似文献   

13.
正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其实那是一种理想,现实常常是,不断有人告诉甚至裹挟我们,要么喜欢萝卜,要么喜欢青菜。所以,在母亲节的时候,有在朋友圈刷屏晒孝心的,也就有反讽说"孝子都在朋友圈"的。那么问题来了,尽孝究竟晒不晒朋友圈呢?对此,我的回答是:晒。  相似文献   

14.
1 时常问自己,我究竟是谁?其实我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用两条腿走路的人而已. 我努力在改变"此在",而追寻着"彼在"的自我,可是"彼在"的我又在哪里呢,又会是什么模样呢.追寻的旅途中,我黯然伤怀.那是对父母的感激,对帮助过我的人的感恩.  相似文献   

15.
我珍藏著一支红、蓝、黑三色圆珠笔。虽然它非常普通,却能使我经常想起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感人故事。那是4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神田的一间居酒屋里打工,每天都要和许多日本客人打交道。有一天,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看到我胸前林的名字一便主动与我搭话。“你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中国人。”“中国的什么地方来的?”“哈尔滨。”老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眼神,似乎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我也去过哈尔滨。”老人显得很激动。“不过,那是50年前的事了。”老人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无限回忆Z中。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老…  相似文献   

16.
夏令信 《老友》2012,(9):69-69
《老友资讯》中的《资讯快车》和《资讯ABc》是我最喜欢阅读的两个栏目。因为这两个栏目中的信息很多来自各大报刊和网站。是我们一些老年人难以得到的。我今年已八十有二,但身体很好,头不晕、眼不花、背不驼、腰不弯,走路快捷,还能经常到河边垂钓。  相似文献   

1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格言,一直伴随我的读书历程。此外,"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的言论,更让我感触颇深,虽时过几年,仍记忆犹新,备感惬意和舒心。那是2009年的"世界读书日",百忙之中的温家宝总理与读者交流心得,讲了这样的一段话:"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很愿意提倡全民读书,希望看到人们乘坐地铁的时候手里能够拿着一  相似文献   

18.
张捷 《中华魂》2011,(9):46-52
来信张捷老师:您好!我在《中华魂》的"忘年交书简"栏目上读到您的《如何认识百年来俄罗斯走过的历史道路?》、《谈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杨福久 《新少年》2012,(12):24-25
甲动物和人的趣事就是多。乙今儿唱唱小狼和小东郭。甲(白)东郭先生和狼?这都老掉牙的了,谁没有听说?乙(白)那是老狼和老东郭,现在唱的是小狼和小东郭。甲(白)那妥,俺配合您唱好小狼和小东郭。不过,我得唱主角小东郭。乙(白)我就唱小狼不唱小东郭。只是这"二人转"的角色是根据剧情随时变换的——有时候您就不只是唱小东郭。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美术学院深造的那几年,朱国朋真正开始遨游于书法的世界。那时的课余时间,他迷恋唐诗宋词,日日吟哦;后来他又转向四书五经,爬梳剔抉。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没有国学基础,所以只有自觉刻苦地学习,不断地弥补,才会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搞书法的人来说,目标不应该是仅仅只成为一个写手,所谓粗浮在心,必陈浊在笔,我觉得那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