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粮食税》和《论合作制》真实记录了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2.
列宁《论粮食税》与中国改革发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雅难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31-34
本文通过对列宁《论粮食税》的历史考察,寻找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理内核,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发展的起点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从《论粮食税》等著作看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杭园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Z1)
本文主要阐述了列宁在晚期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的可贵探索 ,在《论粮食税》等著作中 ,列宁对“过渡时期”划分、特征、本质、长期性与必然性 ,特别是对“过渡时期”的“间接过渡”策略作了符合俄国国情的分析 ,这些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粮食税》和《论合作制》真实记录了列宁搜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5.
柳礼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保证 ,一是保护耕地 ,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是制订措施 ,尽力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是依靠科技 ,着力寻求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 ;四是依靠投入 ,努力增强粮食生产的后劲 相似文献
6.
李海镜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1918年5月,列宁在谈到苏维埃俄国如何实现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问题时,有一段重要论述,1923年在《论粮食税》中再次强调了这段论述:“社会主义的导师们之所以说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要有一整个过渡时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强调新社会诞生时的那种‘长久的阵痛’也不是没有缘故的,并且这种新社会仍然是一种抽象东西,只有经过一些想建立某种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各样的尚不完善的具体尝试,这种抽象的东西才会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列宁在这里强调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要有“一整个过渡肘期”,有“长久的阵痛”,并且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多次尝试的历史过程。这是列宁晚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丰富和 相似文献
7.
俞良早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5-12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提出,改变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要从农民方面开始,即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放在首要位置。当国内的资本主义成分不断增长时,他提出不要禁止和堵塞资本主义发展,但需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他还说,从苏俄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以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以发展生产力。列宁的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在《哲学笔记》等著作中,列宁精辟地阐述了辩证法和诡辩论的对立与联系,揭露了诡辩论反辩证法的手法和实质,划清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界限。今天重读列宁有关批判诡辩论的论述,对于我们分清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诡辩论,坚持辩证法,发展辩证法,促进改革,加速四化,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毓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1,(4)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同一,是三个东西具有统一关系呢? 还是同一个东西所具有的三个方面? 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有分岐。本文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看法,望得到同志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张水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保证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因素。邓小平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看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把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提高到中国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高度,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呢?邓小平于1982年10月14日同国家 相似文献
12.
樊树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个从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提出和全面论述“具体真理”,反对“抽象真理”的哲学家。列宁在《哲学笔记》这部著作中,批判地吸取并以唯物主义改造和发挥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不同方面科学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真理论。在这里他对具体真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作了较多的、深刻的分析。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所表现的全球视野,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侧重分析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导出的是社会主义首先一国胜利说。列宁全球视野与国际上流行的中心外围论相比,存在着方法上的区别,列宁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方法,而中心外围理论者没能把马克思的历史方法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思格斯到列宁的发展》(以下简称《发展》)一书,为王元津教授所著。这部专著思想内容丰富,写作方法新颖,文字表述深刻,富于启迪性,读后深感受益匪浅。《发展》一书第一个特点:思想内容丰富。马克思、思格斯、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无论从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史的基础理论建设的角度上讲,还是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实践的角度上讲,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经济学理论工作者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一有一些成果还是颇有特色的。但是,必须看到,仍… 相似文献
15.
蔡云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6):16-19,36
列宁科学的揭示了帝国主义存在停滞腐朽与发展或迅速发展的可能性两种趋势。两种趋势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加剧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从而推动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向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过渡。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的一面。但是,由于其本质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保持着寄生、腐朽、侵略、掠夺本性的一面,最终改变不了向新的、更高级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过渡。但当代资本主义灭亡的规律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陈铁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说:“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即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但理论界有些同志却持不同看法,认为统一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他们把对立和斗争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认为“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差异性和斗争性是一个意思”。我们认为,对立与同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对立与斗争是不同的概念,不容混淆。斗争不是矛盾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对立性和同一性这两种基本属 相似文献
17.
林家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1)
一百年前,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下的划时代巨著《资本论》,仍然是我们今后继续前进的指路明灯。学习、研究和传播《资本论》的精神,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在隆重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现就我学习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论述,联系学术界讨论的有关问题,谈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8.
薛文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4)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是一部批判的战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今天重读这部伟大著作,对于我们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林彪、“四人帮”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肃清他们在认识论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流毒,坚持和发扬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振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Z1)
列宁的著名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一九一五年,是列宁一年多来研究辩证法问题和反对国际社会的沙文主义的诡辩论的总结。全文共分两大部分,首先论述了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其次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揭示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诡辩论根本对立的关键。该文内容丰富,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发展观。今天重新学习这些理论,对我们在实现“四化”的征途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提高认识真假辩证法的能力,作好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袁占钊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谈到诡辩论与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时指出:“概念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实质所在。主观的运用的这种灵活性=折衷主义与诡辩。客观地运用的灵活性,即反映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灵活性,就是辩证法,就是世界的永恒发展的正确反映”。(《哲学笔记》第112页)列宁在这里讲的概念的灵活性,指的是概念之间的联系和概念之间的变化。他认为概念的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