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中日长篇小说《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堪称世界古代文学双璧。曹雪芹和紫式部两位作家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她)们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建构了一个理想世界——“大观园”与“六条院”,随着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观照,他们的理想又走向了破灭。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的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楼梦》的意蕴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是《红楼梦》的悲剧性。本文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作家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他的《红楼梦》就是一部“有情之天下”被吞噬的悲剧,是一部“冷月葬花魂”的悲剧。《红楼梦》的第三个层面是《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和感叹:对人生(生命)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这是《红楼梦》意蕴中的形而上的层面,是一个最高的层面,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不被人注意的层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红楼梦》艺术结构存在着两种互为对应的艺术空间:描写荣宁二府的“凡世”与展示大观园的“乐园”.作者有意安排这两种艺术空间的对应,以表现自己的人生“心史”.“大观园”作为作者的理想人生境界,杂揉着东方文士风雅情趣和乡间田园韵致的文化品性.《红楼梦》两重艺术空间的崩塌与幻灭的悲剧是一种处于封建时代晚期的智者与诗人所感受到的世纪末悲哀——现世已经弃绝,理想却正在迷失的,“梦醒了无路可走”的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4.
班扬和弥尔顿的教育背景不同、经历各异,但对天堂的向往是他们作品共同的精神基调。在《天路历程》和《复乐园》中,作者都基于对现实的不满,建构出了一个理想空间——天堂。这一理想空间,或是超越于现实世界,虽遥不可及,但基督徒们却愿意历经艰险、穿越"天路"加以追求的天国;或是在黑暗、邪恶的现实之上,在想象中建立起的人间乐园。天堂书写寄寓着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女娲补天神话不是《红楼梦》的引子或楔子,而是《红楼梦》的原型。因而,女娲补天神话的解读对理解《红楼梦》就显得极为重要;女娲补天神话利用了“互文”与读者的“前理解”,实际上暗示了女娲神话系列;女娲神话系列所表现的是在男性主义文化对女性主义文化代替的大背景中,人们对女性主义文化“永恒回归”的强烈愿望。女娲补天是“永恒回归的神话”。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宝玉”置换为贾宝玉进入现实的人生故事,是女娲补天“永恒回归神话”的置换变形,“宝玉”既是已经逝去的女性主义精神的象征,又是补天原型的象征;曹雪芹以女娲补天神话为原型讲述贾宝玉“永恒回归”的故事,意在表现要用中国文明之源的女性主义精神改造现实男性主义“甚荒唐”的“反认他乡是故乡”。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说过:“在一个学究教授看来,人对自然的关系首先并不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而是理论的关系”(《马恩全集》第19卷第405页),“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即自在自然——引者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即人化自然——引者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马恩全集》第23卷第560页)。因此,既然文化世界这一我们所生存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依赖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既然它处处都烙有  相似文献   

7.
曾昭阁 《南都学坛》2007,27(5):49-52
《红楼梦》中,"顽石——灵玉"中心意象是构建全书审美意蕴和艺术结构的重要手段,它含蕴着中国古代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审美理想。曹雪芹对这一意象创造性的成功运用,使得《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终结性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约距《红楼梦》产生半个世纪,在中国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镜花缘》.倘就艺术水平而论,勿庸讳言,《镜花缘》远远不能与《红楼梦》相比,倘就作品的思想倾向而言,《镜花缘》在许多方面都可以说是《红楼梦》的继续和发展.它在较为拙劣的艺术形式之中,包涵着一系列崭新的、闪光的、令人感到惊异的思想内容.这种内容与形式之间的不平衡性,构成了《镜花缘》一书的显著特点.它在“论学说艺、数典谈经”之中包藏着一整套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虽然这种理想充满着浓郁的乌托邦色彩,然而它在某种程度上却提出了《红楼梦》所没有提出的问题.它较为准确地对生活作出某种天才的预言,虽然这些预言最终以极其可悲的方式实现,然它所预见的方向却不能不说是非常准确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通过现实世界、理想世界和神话世界亦即大观园、太虚幻境和大荒山三重世界的彼此交融,错乱其年代,虚拟其时空,实现小说的虚化,将一连串极具表意性的审美意象序列凝聚起来,又辐射开去,富有诗意地上演了《红楼梦》的三重悲剧。对这些具有浓郁的象征性、甚至神秘色彩的审美构体——水、石、花、花园及其一系列变体进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三重悲剧世界。  相似文献   

10.
清代旗籍作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历来被研究者认为是一部“反《红楼梦》”性质的作品,本文从小说中文康本人对《红楼梦》的评论、文康的性情观、文康的写作动机等方面反驳了这一观点,认为《儿女英雄传》并不是一部“反《红楼梦》”之作。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家族自叙传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人经历为隐线,以家族生活为背景,从而拓展出人生与社会的画面,是《红楼梦》“自叙传”写作模式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为现代作家所继承与发展。巴金的《家》是典型的以大家庭为题材的“自叙小说”;曹禺写《雷雨》,不仅受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影响,也深受《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影响;张爱玲是《红楼梦》迷,《金锁记》折射出《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影响是在心灵深处,而不在简单的笔法描摹。巴金、曹禺、张爱玲等一批现代作家,凭借“第二自我”披露出自我情感的隐秘,并以多元的人物性格折射出家族衰败的必然命运,从而带有《红楼梦》影响的自叙家族史话痕迹。  相似文献   

12.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姐妹。”《红楼梦》这部由天才作家曹雪芹著述的天才著作,正是这方面显示了他的天才。 诚如著名红学家蒋和森在他的《红楼梦艺术论》中所说:“许多人都感到曹雪芹具有精雕细刻的手腕,但在那种细致入微的描写里。还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简洁。”蒋和森同志是把简洁作为《红楼梦》的一种艺术特色来加以论述的。我们如果从用语的经济来理解这一特点,无疑也是正确的,不过从文法的角度来论析,曹雪芹用语的简洁,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省略上。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创作动因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叛逆”说、“补天”说,把它提到作家理性自觉的高度,衍生出脱离作家作品时代特征与文艺特性的评判,庸俗社会学观念乘虚而入,种种别求深解离真实更远。“知人论世“——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理论执着的回归,它与马列文论”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一脉相承。《红楼梦》植根于作家深刻的生活体验,它的成功靠的是感性的强度,而不是知性的深度。“形象大于思想”,其意蕴内涵来自作家心灵所融汇过的一切。不要为地拨高,也不必着意去掩饰。唯其如此,才可以撩开面纱,还其面目。  相似文献   

14.
世界著名德语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与中国文化渊源颇深,不仅中国元素在其作品中俯拾皆是,对中国小说书评也展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共鸣。黑塞青睐中国文化,是为遭遇人生危机和身处困境中的自己寻得一种慰藉,也是在为没落的西方社会竖起一面对照理想范式的镜子。在对《好逑传》、《二度梅全传》、《金瓶梅》、《红楼梦》和《水浒传》等几部中国古典小说的书评中,黑塞展示的用他的眼光和情结打捞中国文化风采,让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被打动。  相似文献   

15.
寻找理想和现实的和谐——铁凝小说创作心路历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凝近作青苹果画和小说《世界》的母亲梦发人深省,上溯《哦,香雪》以来的小说创作,可发现她的心路历程:《哦,香雪》中充满温馨的理想世界——《玫瑰门》中恶梦般的现实世界——《笛声悠扬》中苦难记忆与少年悠扬笛声的较量——《对面》对爱的能力的重新寻找——青苹果与对满树青苹果的渴望——《世界》展示的现实和理想的和谐。铁凝终于寻到现实与理想和谐的世界,具有了大涵大度的强健心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外译典籍是中国文化复兴和“文化走出去”的一面旗帜,外译可以使中华典籍不朽生命在异邦文化中得以延伸和继续.《红楼梦》具有丰富充盈的文化包容量,从中几乎可以看到整个中国文化,特别是我们民族的人文意识和人文传统.然而,《红楼梦》在世界各国的传播、译介和译文研究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诸如译道渐芜、外译传播范围有限等问题制约着《红楼梦》外译的成效.基于这一现状和问题的思考,《红楼梦》外译“走出去”的真正实现需要新设想予以支持,以期推动《红楼梦》对外译介、传播及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史求真同志在《论<红楼梦>的人的主体意识》文中,从人是《红楼梦》的美学和历史意蕴的主要载体、主体对象,和作家及其人物的主体意识,以及“人性的深度”和人物性格,等等方面,论证了《红楼梦》的主要美学意蕴是:“在作品所创造的人物形象体系及其人的主体意识的描写中,表现出人性的纵贯历史的深广度和横贯当时现实的丰富度,从而使作品充满了人性的魅力、充满了百读不厌的美学的魅力。”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见解,它抓住了当前《红楼梦》内容争论中的关键所在和症结所在。本来,构成历史的主体是人,让会的主体也是人;文学艺术描写的对象是人,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一种虚拟的承载着作家独特人生、审美理想的文学化的形象世界。因此 ,它不是一种真实的客观性存在 ,而是主观性叙事。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形象世界的意域 ,成为具有意义和价值的象征化的符号世界。这个符号世界具有独特的语码、内存和符号化的表意体系 ,形成了一套符号语法体系并具有相应功能。同时 ,作为符号存在的“湘西世界”与作家的符号化思维、情感、意志具有复杂的同构体系 ,最终成为超越现实世界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虚热的红学讨论中,一种以“秦学”命名的红学研究,正在危害着读者对于《红楼梦》这一古典名著的文学阅读,将《红楼梦》“宫廷秘史”化,正是鲁迅当年所批评的“流言家”式的研究。与这种流言家式的研究相配套,出现了许多邪说谬说,集中表现为对《红楼梦》原著的不尊重,对作者的不尊重,比如将作者修改过的人物形象重新“风月化”等,这严重损害了《红楼梦》阅读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终点,《狂人日记》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承继关系。首先,《红楼梦》伤时骂世,《狂人日记》感时忧国,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士人精神。其次,《红楼梦》第一次把"情"提高到形而上学的水平,以"女儿"作为理想世界的中心,对传统文化发起天翻地覆的革命;《狂人日记》则弃绝传统文化,渴望以"新文化"战胜"旧文化",把"孩子"看作"新文化"的希望。最后,《红楼梦》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前者进行精神探索,后者开始勇猛呐喊,孤独与分裂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