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河北省农民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现状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提高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加强舆论宣传的有效引导、提高文化服务体系的的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河北农民更加健康的思想道德观,是优化河北省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素质的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2.
农民的政治参与对农村的政治发展意义重大。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 ,不断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使农民利益的表达制度化、有序化 ;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尤其是农村政治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水平 ;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 ,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要尽快提高我国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农村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湖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不理想,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身体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偏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强有力的主体。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需要加大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引导部分农村中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拓宽职业教育办学渠道,鼓励企业开办职业教育;培养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识,提高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主动性;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虹 《云梦学刊》2010,31(6):70-73
培养我国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农民中却存在着一些生态伦理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生态伦理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农民的适度消费、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村以及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意识。要切实培养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农民的生态伦理教育和宣传,而且要引导农民加强生态伦理自律,还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民生态道德是指其在生活生产中树立起来的尊重自然、自觉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道德观念.它包括与生态环境平等观、生态环境建设观、代际平等观、生育节制观.农民生态道德作为现代化新型农民的一种必然道德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培养农民的大局观念、长远观念,使农民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引导和组织农民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为农民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创立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生态先行。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农民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其生产生活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生态环境。因此,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培育农民的生态意识,以农民良好的生态意识助推乡村的全面振兴。当前,培育农民生态意识还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开展农村生态实践活动,引导农村生产生活新方式;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农民生产生活行为;方能有效提高农民生态意识,以农民生态化的生产生活行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注重规划先行,强调以人为本,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重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共性与特色兼容的多元化创建模式。福建省在建设美丽乡村进程中也存在诸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意识、政府包办过多、农民主人翁意识弱、"村两委"作用发挥不够、缺少资金等等不足与问题。稳步推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顶层设计;落实"村两委"的主体责任和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及今后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是战略性的调整 ,是大农业的调整。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要针对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对策 :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全面优化农产品品种并提高其质量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搞好配套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要想成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注重农村的道德建设,大力提升当前农民的道德素质.当前提升农民道德素质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题中的应有之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的必然举措,是实现农民自身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当前农民道德素质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部分农民旧的道德观念根深蒂固,道德准则发生偏移,家庭伦理出现混乱.当前提升农民道德素质应主要从以下路径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农民道德建设环境;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兰州学刊》2010,(3):102-105
公民意识的养成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相对薄弱,有待提高。进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农民的责任观念、民主法治观念和自由平等观念。为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村“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完善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制度建设,唤醒农民的权利自觉和主体意识,必将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维护农村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11.
郭聪惠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79-182
当前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究其原因,既与社会机制不完善、学校德育存在缺陷等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知耻感有很大的关联。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耻感观念和意识;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加强以德修身;营造良好氛围,抓好大学生知耻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决议体现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从目前农村实际来看,农民自身的素质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二是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失衡;三是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四是封闭的小农文化意识浓厚。提高农民素质,要以加大教育投入为突破口,以荣辱观教育为契机,以加大物质投入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论领导干部道德素质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认为,加强领导干部道德素质修养的主要途径有:强化道德追求,践行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加强道德培养,陶冶领导干部道德情感;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领导干部道德境界;完善监督体系,强化领导干部道德意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道德行为;加强道德教育,塑造领导干部道德形象.这对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水平.进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偏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中对新型农民的要求,提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策略,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二是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三是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农民不仅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是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有机统一体。实现农民的主体地位,需要强化制度创新,确保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连 《兰州学刊》2006,3(8):163-165
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事关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事关农村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目标的全面实现。然而,现阶段农村道德建设还面临部分农民精神空虚,理想信念淡化;个别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农村权力道德腐败,影响干群、党群关系;农村社会风气滑坡,社会治安状况堪忧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需要正确把握农村道德建设的运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道德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7.
略论我国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农民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法治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决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对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应完善立法,为农村法治建设创造有法可依的环境;改善农村执法、司法状况,树立良好的法律形象;协调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深入普法,培育和提高农民的现代法治观。  相似文献   

18.
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存在着权利意识不均衡、民主意识不清晰、法治意识不深刻、公德意识不牢固等意识缺憾,影响到了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在网络向农村广泛普及的历史阶段,应该借助网络加强针对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推动农民参与现代社会的实践,进而培育我国农民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切实维护农民民主权利,促进农村发展。为此,应切实增强农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建立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贯彻实施三公原则,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扩大农民政治的有序参与;加强民主监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农村改革的新序幕,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经济形式,使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等不断提高,他们求知、求富、求美、求新、求乐等意愿,越来越强烈了。而原有的农村群众文化的内容、形式、设施已满足不了新时期广大农民的要求。在这新旧体制交替的关键时刻,各级领导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的领导,使其走向正确的道路,以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一、必须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群众文化道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体制虽然由原来的“一大二公”变成了分散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