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1985年10月7日至12日,由中央戏剧学院、南京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十一个单位发起的“中国话剧文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期间,曹禺和夏衍讲了活。曹禺认为,话剧首先是艺术,艺术的价值不等于政治价值,因此,有时候话剧不一定跟政治太紧,有些已经被作过不少宣传的题材,里边不一定有多少艺术价值,不必急于把它们搬上舞台。他认为话剧应该有争议,允许有争鸣,争议有时需要靠时间和观众才能得出结论。夏衍同志在闭幕式上说:“现实主义是中国话剧文学的传统,中国现代话剧历来都是与人民生活,与现实斗争密切联系着的。但是后来受‘左’的思潮的影响,没有处理好政治与文艺的关系,以至过分强调了话剧的宣传作用,使  相似文献   

2.
历经对传统戏曲的语言形态及其艺术形式的摒弃,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索,中国现代写实话剧确立了自身的语言范式.通过对中国现代写实话剧语言范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戏剧形态的确立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从一个侧面去准确地把握中国现代话剧语言及其形式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3.
袁联波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123-125
话剧最先被作为与传统戏剧对立的启蒙武器引入中国,然而,为了赢得观众,最初却不得不向中国民众所能接受的传统戏剧的表演方式靠拢。五四某些学者对民间传统可以转化为现代性因素的看法,使中国的话剧对民间传统的吸收成为可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中国话剧创作者们对民间的态度是复杂的,对民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当代,民间强烈的反叛精神,自在的原始文化精神,使话剧有意无意地回避着政治意识形态的思维定势,对中国话剧现实主义艺术品格的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下中国话剧只有以开放兼容的艺术胸怀,在与民间文化艺术精神的交融之中,才能在目前的危机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中国现代戏剧语言最初状况的分析,探讨了语言变革的要求如何改变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基本形态,催生了以话剧为主要形态的中国现代戏剧.中国现代戏剧是伴随着当时新出现的新的话语资源、新的话语方式而诞生的,从文明新戏等戏剧创作开始的戏剧语言的革新和变化,为中国现代戏剧形态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中国现代戏剧语言最初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戏剧形态的确立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去准确地把握中国现代戏剧艺术和文体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的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散文诗、杂文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  相似文献   

6.
以经学为框架的政治思维方式是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崇圣尊经”成为国人不可移易的思维定势 ,“大一统”成为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政治国家观念。文学是民族心灵的结晶 ,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世纪的中国 ,外族入侵 ,内部纷争 ,四分五裂 ,生灵涂炭。“大一统”的政治国家观念再次显示出强韧的生命活力 ,建立一个统一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成为现代中国最根本的问题 ,也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所隐含的一条基本线索。高扬爱国主义 ,表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文学呈现着“一体化”趋向。世纪末“一体化”逐渐解体变为多元共生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作为戏剧主要媒介和要素的戏剧语言,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产生出意义的不同模式与可能性范畴。本文从戏剧文体学的视角,用二元思维看待戏剧语言,将戏剧语言的口语化和文学性作为一对变数,围绕戏剧对话的文学属性和口语交际属性进行探讨,最终发现戏剧语言在不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模式。对戏剧对话模式的类型划分,有助于理解话剧语言在口语化和文学性这一对具有剧场符号和文学符号双重属性的变数作用下,在中国现代话剧语言发展不同阶段中,所呈现的不同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范畴,它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推动下,对旧戏曲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上,吸取欧洲近代戏剧创作革命精神之后产生的。从1917年至20世纪末,随着现代话剧艺术的发展,中国话剧演剧艺术研究,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现代话剧诞生和初步发展时期(1917-1936)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使中国现代话剧艺术从文明戏胚胎里诞生出来,而且还哺育了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出现了第一批有影响的优秀剧目。与此同时,我国现代话剧导演体制的奠基人洪深以及熊佛西、陈大悲、汪…  相似文献   

9.
话剧与戏曲属于不同的戏剧类型,有不同的艺术规范。近代对话剧艺术规范的认识是伴随着对西方文学性演剧方式的误读及误读成分的消减同时展开的。在比戏剧这一文艺体裁概念更切实、具体的话剧和戏曲的文类层面来探讨中国现代戏剧体式的嬗变,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梳理现代戏剧变革的取向,也对认识当代的戏剧发展和现代戏曲文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话剧史研究仍须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该说,百年话剧研究是和百年话剧的实践一起成长起来的。百年话剧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教训,百年话剧研究也收获了相当可观的学术成果。集大成者当推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和葛一虹主编的《中国话剧通史》。前者以中国戏剧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为主线,遍览本世纪前半叶话剧文学萌发,生长、成熟、变异的过程,力图从精神审美的角度给中国话剧进行文化定位。后者则以戏剧运动的兴衰嬗替为中轴,重点展示“文革”以前60多年中国话剧艺术形态的两大要素,即演剧与创作之间的互动和制约关系。二者的区别主要不在于时限…  相似文献   

11.
汉文化的胜利是楚文化的胜利。李长之认为:“原来就政治上说,打倒暴秦的是汉,但就文化上说,得到胜利的乃是楚。”①这大体上道出了汉代文化传承实际情况。秦末,陈涉在大泽乡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并建立了号为“张楚”的第一个农民政权,稍后,项羽、刘邦集团──以楚人为主体的政治集团将推翻暴秦的起义引向深入。这些都在客观上推动着楚文化由地域性的文化走向全国。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虽然承认楚文化对汉代文学的哺育之功,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习惯于用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楚辞作品来评估楚文学与汉代文学的关系,这…  相似文献   

12.
杨迎平 《齐鲁学刊》2012,(5):145-148
当中国现代话剧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方法作为话剧的唯一创作方法的时候,老舍却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的戏曲与曲艺,并将中国传统艺术融进中国现代戏剧。《茶馆》便是老舍将中国传统艺术融进话剧的典范,目的有两点:第一,为了"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第二,将传统的"玩艺儿"保留下来。继承古典戏曲的象征性与舞台假定性,并向传统曲艺学习语言,特别是将相声的表现方式运用于话剧中,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话剧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上,现代的概念一向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的。一个是通常意义上的时间角度,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30多年的历史。①一个是思想发展史观上的意义角度,指的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各个领域内所建构起来的现代性或现代性质素。作为一种历史观念,这种现代性意义的时间划分方法和思维方式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在这种现代性文学史观的视域中,中国文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是从清末民初开始,在  相似文献   

14.
杨洪承 《齐鲁学刊》2003,4(5):89-95
选取政治文化的视角,透视20年代中国文学本体世界的生成,探寻文学自身形式的结构演变,会更加凸现现代文学与现代政治演绎的密切关联。如政治的焦虑与现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内涵;情感空间的徘徊与政治激活的现代诗文体式;社会政治结构图式的移植与现代话剧的探索。现代作家的文体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样式问题,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文体的个性特征、创作观念与政治文化因素的内在渗透中,揭示出那段文学史另一方面的复杂形态和丰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走向文学的探索与启示──论周扬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周扬的批评思想是在其最初的选择中就基本确定了的。《周扬文集》的前三篇文章是《辛克来的杰作批莽)》,《巴西文学概况》,《绥拉菲莫维奇──(铁流)的作者》。在第一篇中,周扬十分赞赏辛克来的名言“一切的艺术是宣传,普遍地不可避免地是宣传;有时是无意的,而大底是故意的宣传。”周扬在批评中主要担心不是文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而是文学是否能够具有宣传鼓动的力量。在第二篇中,周扬介绍的是巴西的文学,其思维显然是以政治为轴心而运作的。近代巴西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殖民地,独立国,共和国,周扬认为它的文学史亦可仿此而…  相似文献   

16.
在思想层面,西方文化在“五四”时主要-是以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精神重构了“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话语。白话除了在语言形式和思想思维方面参与建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以外,从是否使用白话这方面我们也可看出“五四”时期文人学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相对于因救亡把文学当作武器的革命文学对于文学性本身的忽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更注重于文学本体、文学审美的追求。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除了对于创作主体自由和文学本身独立的要求外,自由原则与自由文学本身的位置和立场必然表现出对主流政治文化的疏离以及反抗和批判。本文把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话语分为四种表现形态。此外,中国近现代自由空间没能强大和持续的原因是:中国的近现代民间发言场所是兴起于报纸杂志的,民间报纸杂志成为主流文化传播基地的角色转变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没能开创一个完善的批评空间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新青年》的激进传统使“五四”知识分子构造的文化空间容易被知识分子对于价值选择和文化选择的道德性、时效性所覆盖。本文是第一次试图从白话、文学独立意义、批评空间的开创三方面阐述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话语之建构。  相似文献   

17.
李城希 《江淮论坛》2003,(2):135-138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原因,历来认为是西方思想影响的结果,近年来又有人将视野转向中国文学,把现代文学视为近代文学的必然发展.这种思维的单向性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现代文学是多元文化影响的结果与表现,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及西方思想影响密切相关,只有在多元文化视域中,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原因才能获得完整的显现.  相似文献   

18.
白先勇小说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艺术是构成白先勇小说独特风格的重要特质。白先勇禀承象征型思维的天赋,继承发扬中国文学传统的象征艺术,并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象征手法,使其小说的象征艺术体现出东方为本、东西方嫁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人物形态,大约可分为扁平型、立体型和准立体型三种。扁平型人物是指围绕着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用粗线条勾勒出来的只具有两个维度的艺术形象。立体型人物是指源于生活原生态并凭借丰富而微妙的细节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它在个性气质和心理动因方面都具有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呈现出的夏杂性和变化性。准立体型人物是指介于扁平型与立体型之间的艺术形象,它虽然也源于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但是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到性格的复杂性与变化性。由于话剧人物配置的特殊规律,次要角色主要是为塑造主要角色和协助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中国古典哲学在审美方面的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运用非常广泛,其特有的审美心理对它们各自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探讨中国古诗词与现代标志中的古典美学法则,不仅有利于吸取古诗词的审美经验,将文学抽象美转化为艺术形象美;而且有助于发掘现代艺术形态的丰富性内涵,提升现代艺术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