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公元8年,中国历史上迎来了一个奇怪的瞬间——外戚王莽代汉建新。说它奇怪是指此次朝代更迭既没有血雨腥风和刀光剑影,更没有暗中较量和阴谋诡计,一切似乎是那么的自然平和、水到渠成,这与封建王朝皇权不容染指、殊死反扑的特质相去甚远。建国后王莽  相似文献   

2.
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他不仅以卓越的武功重新恢复刘氏政权,开创东汉王朝近二百年的基业,而且还是一位颇具治国才能的贤明君主。 汉光武帝即位以后,采取了许多拨乱反正、体恤百姓的措施。如他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先后下了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随意杀害奴婢的命令,废除王莽时期的各种苛刻刑罚,并多次下诏减免赋役。这些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评价是三句话: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自王莽改制,天下大乱,刘秀随大哥刘揭竿而起,到他当上皇帝,仅用了3年时间(公元22—25年),继之仅用11年时间即翦灭群雄,削平地方割据集团,铲除敌对分裂势力,最终完成东汉帝国的统一大业。作为开国皇帝,这一建国速度在中外  相似文献   

4.
东汉时宦官专政,宫廷政治之下,皇帝用人,不是所亲,就是所爱。故外戚和宦官在宫廷政治中,是有天然优势的。为了聚敛钱财,灵帝想出了种种卖官鬻爵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很多历史学者说过,皇帝虽是天下的共主,但他并不能独个儿治理天下,还得需要一些人或集团代他共治,所以有东汉、唐李以及朱明三个朝代“与宦官共天下”的说法,这是很正确的。明代的宦祸大概是最厉害,其人  相似文献   

6.
开创了古罗马黄金时代的奥古斯都,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他最慷慨时,一次宴会上三到六道菜,没有不必要的奢侈。他的节俭帮助他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使他在晚年可以自豪地宣称,“我得到的是一座砖土的罗马,而我交出的是一座石头的罗马。” 精神崇高的罗马皇帝奥托的“伟大气质”令人感动,当有人为了与他争夺皇帝宝座而发动内战时,他自杀了。  相似文献   

7.
刘秀的柔性管理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秀敏 《领导科学》2004,(12):44-45
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残虐天下,面对民不聊生、群雄并起、战乱频仍的乱世危局,刘秀依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由小到大、以弱制强,推翻了王莽,扫平了封建割据势力,重新完成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史称“光武中兴”。面对历史的辉煌,我们要借鉴其管理上的卓绝智慧,应是刘秀自己总结的:“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用现代管理学发展的前沿理论予以说明,就是实施柔性管理。仁德宽厚,泛爱容众刘秀认为,在管理中应示人以柔,即对人仁德宽厚、广施…  相似文献   

8.
将军与驴子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皇帝手下的一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以他的长久服役为理由。“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报告,“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相似文献   

9.
《决策探索》2008,(12):F0003-F0004
泰山石产于山东省泰山,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历代皇帝对泰山顶礼膜拜,仰慕备至、先后有106个皇帝对泰山进行封禅.封禅泰山是国家昌盛、政治稳定的象征,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泰山石有着独特的身份和地位,在神州大地上有“镇宅之宝”之称。  相似文献   

10.
陈然 《领导文萃》2009,(14):104-107
抽取“导行费”,开办“商业街” 汉灵帝对做买卖感兴趣,与他的出身有关。他本是一个小小亭侯的儿子,属于落魄的皇族,要不是运气太好做了皇帝,也就相当丁民间一个小地主。不过他虽然做了皇帝,却不忘本,依然保持着乡下小地主的作风。皇帝号称天下之主,富有四海。但在灵帝眼里,这些都太虚了,觉得这钱要攥在自己手里才行。  相似文献   

11.
张鸣  韦成 《领导文萃》2006,(3):134-138
史上中国人想做皇帝的人很多,从农夫到将相都有。自从小亭长刘邦见了秦始皇说“大丈夫当如是焉”,和种地的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大家好像突然都醒过来了一样,只要有点机会,就幻想着能当上皇帝。曹操扫平中原之后,很有点自负,说是如果没有他的话,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话其实不假,黄巾余党不说,袁术家四世三公,深受汉室大恩,还不是私藏了传国玺,一不留神就想当皇帝。而曹操自己也未必就心地纯正,按陈琳的说法,此公属于“阉竖遗丑”——宦官没有割干净生下来的,门第虽然比袁家差得多,但他之所以没有逼汉献帝“禅让”,只不过…  相似文献   

12.
贵人在哪里     
“贵人”在狭义的解释是指:拉拔自己的那个生命中的好人。也可能在广义的认定中就是指一切能够帮助自己的人。其实,“贵人”在古代是皇帝的嫔妃之一,身份次于皇后。看当红的电视剧《甄媛传》里面就很容易找到这样的角色。古代也把杰出人士或者身份高、地位显赫的人称为“贵人”。现代就以能够让自己发家致富或者能够“一言惊醒梦中人”的,统称为“贵人”。  相似文献   

13.
磨坊的故事     
最近,翻阅介绍德国的历史书籍,读到一则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久以前,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经在波茨坦建起了一座离宫。有一天,皇帝来到波茨坦视察,住进了这座雄伟壮观的宫殿。当他兴致勃勃地登上高处,要一览城市的全景时,不料视线却被一座“大煞风景”的磨坊所挡住。皇帝颇感不快,决意要“拆迁”它。他来了一个“先礼后兵”,派人找到磨坊主,说想把磨坊买下。出乎威廉一世意料之外的是,无论手下的人怎么说,磨坊主人就是一口咬定不卖,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钉子户”。他的理由并不难理解:磨坊是世代传下的祖业,寄托了特殊…  相似文献   

14.
“皇帝心理”是什么?恐怕做过皇帝的人最有发言权。手头就有这样一个资料:我国末代皇帝溥仪“文革”期间曾对在一块接受“劳动改造”的著名演员新凤霞说:“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并现身说法.称自己这个末代皇帝“也有过这种唯我独尊的独裁心理”。他举例说,当年在宫里,曾有一个小太监姓黄。叫黄立金。“听了这个名字,我当时心里就反感。好像他姓黄本就不该,他还叫立金。黄和金都应是皇家专用的”。于是,溥仪就“随便”给他改了个名.叫“黑小三”。但又不许他说姓,只能叫“小三”。溥仪笑称:“现在想想,也真太可笑了。”  相似文献   

15.
曹操不称帝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宝座罢了。  相似文献   

16.
用人的奥妙 汉高祖刘邦,原只是沛县(今属江苏)乡间一个无赖平民。尽管无聊文人也给他找了个显赫的祖宗,但是,他们弟兄三个(刘邦是老三),名字就叫作“伯”、“仲”、“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可见这个家庭有多少文化教养。 刘邦的“邦”字,前人推测是他做了皇帝才起的。因为“邦”的意思就是“国”。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这位皇帝未曾发迹时的行径,大抵如在家不肯干  相似文献   

17.
寒鲲 《领导文萃》2022,(3):81-84
"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严重内乱,先后有皇后、外戚、太子、宗王、士族、寒门等不同势力参与其中.可以说,这场除了皇帝,西晋几乎全部上层实力派参与其中的内乱,把西晋王朝的元气消耗殆尽.  相似文献   

18.
刘文彬 《领导文萃》2008,(12):125-128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刘邦战胜了一度强大的项羽,成为汉朝的皇帝。任何职业都有一个适应期,就是当皇帝也不例外。刘邦刚刚“晋升”皇帝那会儿,地位并不十分稳固,过去跟他共同经历血雨腥风的文武功臣.让他颇费了一番心思。  相似文献   

19.
德国统一后,俾斯麦一下子成了人们无比崇拜的民族英雄,这促使他欲望的烈火熊熊燃烧。他根据自己的“身段”,定做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第一部宪法,把宰相规定为“一人(皇帝)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权独揽者。他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对议会两院低头,议会不能提出对宰相的信任或不信任的决议案。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07,(5):123-123
德国著名医生罗伯特·科赫医术高明,医德也好,为人善良正直,医德备受赞扬。 有一次.普鲁士的皇帝病了,把他请去给皇帝治病。皇帝一见科赫便焦急地对他说:“我希望你能以对待你病房里的病人更好的态度替我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