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九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近代报刊将报刊评论引入中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自己的报刊评论诞生,并出现了报刊评论文体——新文体。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报刊评论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得到很大发展,为二十世纪报刊评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之梅 《文史哲》2002,(3):159-164
南社成员在我国近代新闻报刊业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05年以前,南社人崭露头角。在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国内以中国教育会为纽带,创办了一批有革命倾向的报刊,这些报刊大部分由南社人主办和编辑。1905年到1911年的革命高潮中,南社人成为革命派在新闻报刊界的主力军。革命派在日本创办24种报刊,其中南社人创办、编辑的9种;革命派在上海出版报刊15种,其中由南社编辑撰稿的11种。民国成立以后,南社成员汇聚于上海的新闻报刊业,一些报纸清一色由南社人编撰。南社成员在保卫革命果实、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提高新闻报刊业水平诸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1840年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政治、文化的深层次上,这一转型过程恰好与近代报刊的发展形成了因果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为近代报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近代报刊的存在与发展,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财经报刊是报刊的一大重要类别,随着财经报刊数量的不断增加,传媒学者对于财经报刊的研究越来越关注。近13年来“财经报刊研究”主要有财经报刊源起与发展研究,财经报刊内容生成研究,财经报刊广告经营研究,财经报刊特色化研究和财经报刊品牌营销研究五大方面,同时呈现出研究主题不断发展具体、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财经报刊研究与财经报刊发展同步、财经报刊研究者数量多但不集中和财经报刊研究文章发表载体集中等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5.
赵建国 《学术月刊》2023,(6):193-205
1900年,《亚东时报》发表《海上权力要素论》,标志中文报刊正式接触和译介马汉海权论。随后,各类报刊援用海权论,讨论海军建设,呼吁海洋主权,报道渔业、海界和海岛纠纷,有力推进海权观念的传播,形成“中国在20世纪对海权论的第一次大发现”。海权论的引进,有助于建构近代海洋知识,促使国人海权意识日益觉醒,拓展对海军、海洋与海岛的认知,说明报刊是知识转型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报刊退出实践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报刊退出实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初步尝试期(1949~1966年)、运行梗阻期(1966~1976年)、恢复完善期(1978-2005年)、常态化与机制化期(2005年至今)。梳理我国报刊退出实践,发现其中呈现出四大规律性现象:即从行政化手段主导,到行政化与市场化手段综合运用;法制逐渐健全;从被动清理、整顿到主动退出;退出逐渐走向机制化。我国报刊退出机制应符合报刊业实际,建立起政治主导的报刊退出机制与市场主导的报刊退出机制。同时报刊退出机制应是一个综合体系,包括退出标准、退出渠道、事后处理机制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前,少儿报刊的广告尚未引起重视,在开发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资源未充分开发,广告量少;单纯的平面广告效果欠佳;缺乏专业人才,广告缺少创意.对此,应拓宽资源,建立稳定的客户群;构建互动平台,增强广告效果;培养、引进专业广告人才,加强广告策划.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传播方式,报刊的出现对中国文学有着“范式转移”般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早期申报馆的小说刊载这一实例说起,阐明“文艺报刊”与“报刊文学”两种研究范式的偏失,进而确立一种由新闻运作所主导的报刊和文学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对于近代西方各国而言,报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和重要的舆论表达渠道,尤其在法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财政等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报刊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法国百余年的右翼报刊的变迁历史说明,法国右翼报刊与支撑其存续的政党与利益集团息息相关,它们同样起到了喉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兴豪 《云梦学刊》2009,30(2):83-85
维新报刊在其特定历史环境下,发挥了舆论先导的政治功能:维新报刊是政治变革的“喉舌”,是监督政府、议论朝政的舆论利器,向读者宣扬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王文锋 《云梦学刊》2008,29(1):151-153
报刊发行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具体表现在报刊社、广告商、读者受众、经销商及邮局在拥有报刊发行信息的量和质上存在差异.根据分析的不同角度,报刊发行经营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王文锋 《云梦学刊》2010,31(3):149-151
报刊发行经营中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这些信息不对称导致报刊发行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失效,产生逆向选择问题;激励报刊社虚报发行量,破坏报刊广告市场资源的效率配置;导致读者和广告客户的消费者剩余损失;加速地区性报刊市场垄断趋势,造成社会剩余的无谓损失等诸多危害。  相似文献   

13.
张巨龄 《云梦学刊》2006,27(5):145-151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和人员大改组。回族报刊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封建主义尚未根除,民主意识已见端倪。丁宝臣、丁竹园、刘孟扬等回族先进知识分子和王浩然、王友三、张子文等开明宗教领袖的两支队伍形成。这为以新闻传媒形式开启民智,唤起回族人民爱国兴教提供了组织准备。《正宗爱国报》、《回文白话报》,以及《清真学理译著》等回族报刊的出现,显示了回族人民参与社会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是其自我教育,逐步提高民族素质的保证,为此后回族报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末民初回族报刊,是我国少数民族报刊史,以至中国报刊史上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报纸“政党化”特色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芳 《云梦学刊》2004,25(6):24-26
中国近代报刊诞生之际就承担了“救亡”重担,创办近代报刊是政治家们从事政治活动的重要方式,因而中国最初的新闻人,从一开始就过分地强调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利器”这一特质。这在当时有一定合理性。但媒体过多地承担宣传鼓动功能,过多地介入到政治斗争之中,势必削弱了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报刊是出版业的特殊群体,其兴起和发展与中国教育大发展构成的特殊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近年,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进行报刊整顿,报刊经营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教育报刊应尽快走出行政依附的怪圈,着眼市场前沿,追踪市场趋势,适时抓住机会,在市场经济中重现辉煌。  相似文献   

16.
论电子商务对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梦飞 《云梦学刊》2005,26(1):61-63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商务模式,以强大的生命力冲击着传统的商业结构和贸易方式,推动着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给市场营销理论带来新的挑战与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效益,同时伴随有高投入、高风险,这使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要建立一种新型投资体制。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进器。湖南省风险投资业起步晚,且政策措施不得力、法律体系不完善、中介服务不到位、投资渠道不顺畅、投资人才不齐全,不能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培育主体、创造条件、培养人才,发展风险投资业,支持湖南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田青 《云梦学刊》2001,22(5):79-80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的原因,传统舞蹈的发展呈衰落之势,但戏曲的兴盛,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戏曲舞蹈的产生是这种影响的最直接而且是最重要的产物.戏曲舞蹈对后世舞蹈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相似文献   

19.
刘晖 《云梦学刊》2008,29(1):117-118
社会环境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等举措是解决社会环境消极影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